海棠文

分卷阅读2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君子要逑 作者:夏久久

    分卷阅读26

    不如吟诗一首,再喝酒一杯,如何?”

    众人皆看向这位妇人,见是府衙赵师爷的夫人,从小便喜读诗书,颇有些才气,众人又齐望向太子妃,太子妃开口笑着说道,“金菊盛放,如此美酒,哪能没有诗词助兴,此提议甚好。”

    吴夫人也笑着直说好,凉亭里的众人便开始你一首我一首的吟了起来,有几人吟完诗喝到酒,小口小口地抿了起来,凉亭内渐渐热闹了起来。

    朱宁儿三人逛了一会儿,听见凉亭有阵阵笑声传来,便往回走去看个究竟,听到里面正有人咏诗,“凉意霜露风起时,正是金菊展风姿。”话落,一位年轻的妇人便自行地拿起了一杯酒,众人皆笑着看着她拿起酒杯,轻抿了起来。

    三人走进去,也找个地方坐好,朱眉儿此时也跃跃欲试,拉着朱宁儿的衣襟,小声地说,“姐姐,我也想试一试。”朱宁儿同意,然后朱眉儿就站了起来,“我也试一首。”众人又把目光转向她这边,她朗朗开口吟道,“清香朵朵立倩影,不共群芳傲风霜。”

    有人认出是朱府二小姐,都纷纷夸赞朱眉儿年纪虽小却有胆有才,刘氏在一边有些自豪地看着朱眉儿,嘴角是掩不住的笑意。吴夫人命人给朱眉儿拿了一杯酒,朱眉儿小心地接过,小口地品了起来,又递给朱宁儿尝了一下,朱宁儿在一旁欣慰地喝了一口。

    李明珠也站了起来,吟了一首,然后和朱眉儿你一句我一言地谈论着酒的清醇。

    一会功夫,两个酒壶的酒就见了底。

    ☆、表白景言

    这时,吴夫人开口道,“各位夫人小姐,今日请众位前来一是让大家有机会见识一下太子妃的风姿,二是共赏菊花盛宴,品菊花醇酿,三嘛,还有一事,需要大家鼎力支持。”说完,顿了一下,又看向太子妃,太子妃颔首,然后吴夫人看见众人都在静静地等着她开口,便又说道,“大家想必也有所耳闻,城内近日出现了几起流浪乞儿扒窃事件,令官府和百姓都很是头疼。如今由官府出面,打算建造一处场所,收容这些无家可归的乞儿,但是官府的能力也有限,所以还请众位夫人小姐能踊跃出力,捐钱捐物,让这些可怜的孩子能有个居所,能有书读,不知众位夫人小姐意下如何?”说完,还轻身对众人鞠了一礼。

    众人听完,静默了片刻,然后便有一位面容慈蔼的老妇人出声道,“我钱家虽只是一介商户,但也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淮城此次受灾,我钱家必尽一份心意,愿捐一千两纹银。”众人有些吃惊地望着她。

    片刻后,众人便也反应过来,多数人都知道钱夫人常年吃斋理佛,所以对于她此番做法倒也不算太过惊讶,太子妃此时点点头,赞道,“钱夫人深明大义,我代这些可怜的乞儿感谢钱夫人。”话落,钱夫人忙站起身,回道,“太子妃客气了,该事乃我淮城众人应尽之事。”

    刘氏随即站了出来,说道,“我朱家也愿尽一份力,愿无偿为孩子们新建院所,而且以后运转所缺的银子,我朱家会全部承担。以后有孩子愿到我朱家店铺学徒,我们也愿提供学习机会,如果店铺招工,也首先考虑这里的孩子。”

    众人又都吃惊地看着刘氏,太子妃和吴夫人都齐声称好。

    这时,又有一位夫人也站了出来,捐了三百两银子,陆陆续续地众位夫人都站了出来,多则几百两,少则几十两,还有的把珠钗手镯等从身上直接摘了下来,放到桌子上,一时间已捐出近三千两银子。

    吴夫人连连点头,太子妃也交口称赞众位夫人的义举,一时间众人脸上都带着大义和兴奋之色。

    宴会后,众人陆续散去。

    刘氏三人回到朱府,见过朱世安,朱眉儿就叽叽喳喳地将情况抢先说了一遍,朱世安笑着点头。朱宁儿又问起要建的院所,朱世安说朱家在城郊有一处农庄,大小合适,重新修葺一下就可使用。

    二人又说了一下细节,决定第二日去驿馆找太子商谈此事。

    第二日,两人吃过早饭,便和卞济一起去了驿馆。太子妃、宋景言和吴知府以及两名太医都在,三人走进去,一一行过礼后,太子妃很亲切地招呼朱宁儿过去说话,太子看着也好了一些,已能轻微地在床上活动,手里正拿着一份奏报在看。

    宋景言还是坐在桌前,吴知府看着脸色放松了不少,不再如前几日世界末日一般,此时看见朱世安进来,笑的很是灿烂,朱世安也连忙问好,并对宋景言施礼,宋景言淡笑着让免礼。然后朱世安把农庄改动的想法就和二人说了起来,吴知府听着也似很赞同。

    卞济过去给楚昭恒把脉后说,身体养护的很好,气血通畅,差不多月余就能完全恢复,楚昭恒听了很高兴,把奏报放到了床边,太子妃温婉的脸上也露出笑意。

    朱宁儿取出针具,楚昭恒高兴地自已挽起了衣服,两名太医站立一旁搭手。

    朱宁儿几下扎完了针,然后去了外间。这时吴知府已经听完了朱世安的想法,跟宋景言商议了一下,都觉得可行,便走到里间楚昭恒床前,又说了一遍,楚昭恒也赞同,令他们就按此想法即刻实施。

    几人在外间开始商议起来,决定下午就去农庄察看。

    施完针后,朱世安三人离去。回到府中,朱世安立即召来何叔,让他亲自去农庄准备一下,下午几位大人要一起去农庄,何叔领命离开。

    吃过午饭,朱世安便带着朱宁儿坐着马车到了驿馆,宋景言和吴知府也已经走了出来,带着府衙的一个管事,几人一行去了城郊。

    农庄外面,何叔已领着农庄里的几个人守在门口等候,见一行人到来,忙上前带路。

    庄子前面是大片的整齐的麦田,刚刚播种了冬小麦。几人跟着进了庄子,里面面积很大,已有两排房舍,周围还养了一些猪、鸡、鸭等。

    朱世安把改造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在原有房舍周围再加盖两排,可用作授课、餐堂、以及补充宿舍所缺。原有的厨房,厕所也需再扩大一倍。另开辟一处空地作孩子们玩乐的场地,庄子里还有大片的农地,孩子们可利用空闲时间下地劳作,自已自足。另外庄子里原有的下人可继续留用,做饭、浆洗衣物,照顾生活起居等,也问询过他们意见,愿意留在庄子里。

    宋景言和吴知府很满意,吴知府让管事负责此事,和朱世安共同把庄子尽快改造好,管事连连点头答应。至于聘请夫子教学的事,管事说起城里有个教书的陈老先生,颇有些名声,只是前年唯一的儿子病死后,和老伴一直郁郁寡欢,整日待在宅中不出,不如请他来,和众多的孩子做伴,他们夫妇应该也会开心一些,此事应当会愿意的。

    宋景言点头觉得可行,并说

    分卷阅读2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