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回到1981 作者:绣锦

    分卷阅读11

    亮就起来走了。

    等我睡醒的时候,来帮忙干活儿的村民都到齐了。陈队长带队,一共有六个劳力,四个年轻小伙儿和两个年岁大些的老汉。我赶紧冲出来跟大伙儿打招呼,陈队长给我介绍了这几位帮忙的乡亲。

    两个老汉都姓陈,比三叔还大一辈儿,但瞧着挺精神。一位叫七爷,平时在队里看看鱼塘什么的,另一位大伙儿都叫他车老把式,村里唯一的一辆马车就是他的。我赶紧唤了他二人一声,又从兜里把昨儿买来的烟递上。两位老人家瞧了一眼,不肯要,说是没味儿。

    另外几个年轻小伙儿也都是陈家年轻一辈儿的,名字也非常的富有农村特色,分别叫狗剩、二柱子、铁顺和三牛。我又依次把烟递了一圈儿,这回他们收了,还乐呵呵地道:“咱们不是七爷那样的老古板,这带嘴儿的可轻易抽不上。”

    一伙人说了几句话,我简单地说了下要求后他们就去开工了。我这才赶紧回屋去准备唤小明远起床穿衣服,一进屋,才发现小家伙早就已经穿好衣服起床了,一瞧炕上,连被子都叠好了……这懂事的,还是三岁的娃儿吗。

    不过我还是坚持抱着他去洗脸刷牙,显示了我作为姑姑的责任感。

    因为来的人比预料的多,三婶这会儿已经忙着开始准备中午饭了,见我还拉着小明远嘻嘻哈哈地说着话,赶紧过来打断道:“大妹子啊,你还是去那边屋里瞧瞧吧,看什么地方要动要改的,都得先跟他们大老爷们儿说一声。”

    我被她一提醒,马上想起厕所的事儿了,一个激灵跳起身,闪电一般地冲到屋里去。一会儿,托着个便盆出来了。

    说起来这时代什么事儿都好适应,就是厕所让我想哭。八十年代农村的厕所啊,就是挖个坑,然后搭两块板子……算了,我还是不说了,免得晚上吃不下饭。

    这再一次说明了我的准备是多么的充分,对于到底是买蹲式还是买坐式的,当时我还犹豫了老久呢。

    “大妹子,这盆儿真大,要放在过年,一整锅粉条都够放啊。”三婶对这个白呼呼的大东西迟疑了一下,开口问道:“不过这好好的底下怎么开一口?”

    我顿时有种想哭的冲动,想了想,还是仔细地跟她老人家解释了一番,等听我说这家伙什居然是个马桶,三婶笑得合不拢嘴,哈哈地直跺脚道:“你们城里人真是有意思,咋个茅坑还弄得白花花亮光光的,瞧这干净利索的,真蹲上去了,哪儿拉得出来呀?”

    我只嘿嘿地笑,手里头使劲,想把东西给拖过去。三婶估计是看不惯我这幅要死要活的样子,赶紧过来给我搭了把手,又不住地问我这家伙什打哪儿买的,怎么装?

    我哪里敢说自个儿带的,只往刘队长身上推,至于安装么,这还真难不倒我。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家还住带小院的房子,我那时候就瞧见过我爸装马桶。外头挖个坑,再用大石棉瓦盖上,里头用水管子接上,也不用自来水,提桶水放着,每次用完冲干净就行。我要是没经验,也不敢随便把东西往这里带呀。

    小明远是个跟屁虫,我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小家伙儿还有模有样地伸手过来帮忙,小脸憋得红红的,瞧那样子分明用了大力气。

    我那房子离三婶家本来就不远,不一会儿就到了。大伙儿对它果然也表现出跟三婶一样的态度,哈哈地笑了我一阵。不过见我坚持,大伙儿还是按我的说法把东西装在了后门外的小院子里,又给搭了个小茅棚。

    装马桶的时候出了点小问题,我就记得带配套的水管了,没想到还缺水泥,更没想到这地儿居然连水泥都没得卖,最后还是陈队长把自家屯的半袋子水泥借我用了。不过陈队长让我别跟别人说。

    大伙儿干活儿特别卖力,不一会儿屋顶就给换了,顶上的梁都重新换了一根。是陈七爷让那几个壮小伙儿从他家里头给搬过来的,顶好的松木,怕有六七岁小孩儿的腰粗,我琢磨着估计得值不少钱。给他他老人家又不肯要,我想了想,还是等房子修完了,再送一条猪肉过去。

    中午三婶炖了一大锅猪下水,大伙儿吃得热火朝天。小明远怕我捞不着,还使劲地帮我夹菜。那认真专注的小模样,大伙儿都说一瞧就晓得我们俩是亲戚。

    车老把式一个劲儿地夸我的伙食弄得好,弄得我特别不好意思,加把劲儿赶紧道:“等明儿,明儿把房子弄好了,请大家吃猪肉白菜饺子。大活儿把家里人都叫过来,俺们一起热闹热闹。”

    大伙儿听着都拍手叫好,陈队长连连点头道:“钟家妹子就是实诚。”

    只有三婶在一旁苦笑。

    下午我把昨儿买来的东西整了整,除了三婶托我买的布和白糖外,我还买了一大堆的生活用品,当然从空间里也搬了一大堆出来,瞧得三婶一阵眼热,尤其是对着那热水瓶挪不开眼。我二话没说就送了一只给她,这东西在现代也就二十块钱一个,这几天我光吃馍馍就不止这点钱了,还不算小明远的呢。

    县城里没大米卖,我就算能变出来也没辙,就跟三婶说我跟北京的朋友打电话了,托他给我买了几百斤大米和油,过十天就送到县里来,到时候我去城里接。

    三婶听了,一个劲儿地夸我本事大,罢了又提起刘队长的事儿,满脸骄傲地说道:“那个俺们队里坐轿车回来的,你是头一个。大婶就晓得妹子你是个不一般的。”

    我特别不好意思。

    大伙儿一直忙到了天黑才收工,点着煤油灯吃了顿晚饭。晚上我怎么也不让三婶炖猪下水了,割了几斤五花肉红烧,放了几个土豆一块儿炖着,到了揭锅盖的时候,大伙儿脸都红了。就连我也忍不住吞了吞口水,这日子过得,好几天没正经吃一顿肉了。

    虽说三叔三婶对我如此浪费有些责备,不过一旦上了筷子,就没一个客气的。陈队长把他们家两个半大的小孙子也叫了过来,吃得都红了眼,临走的时候还跟我说,“钟阿姨,明儿我们还来吃饺子啊。”

    三婶子一声吼把他们给吓走了。

    晚上躺在炕上给小明远讲故事,从现代带来的看图识字的故事书花花绿绿的,小明远特别喜欢,抱着小册子翻了一遍又一遍。我就哄着他教他认拼音,小家伙乖乖地点头,嫩着嗓子一个音一个音地跟着我读,十二份的认真。

    第二天大早上,他就已经能把二十六个拼音字母背

    分卷阅读1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