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9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仙茶观记事 作者:巫羽

    分卷阅读98

    头插着一柄绿色的长簪,挺特别。

    “我看看。”

    另一位阿婆将脖子上挂的老花眼镜拿起,夹在鼻梁上,她仔细将苏宝真的照片端详。

    “苏家人都不住村里,搬走很多年了。”

    绿簪阿婆边撬海蚵边说话,她那动作相当地熟练。

    “苏北庄家的对联是谁贴的?”

    “在村里还有亲戚。”

    “阿婆能跟我讲下他亲戚住哪吗?”

    柯师成耐心地询问,他压低身体,很恭敬。

    “阿朝家,在海边,从这条石路下去一直走,路上问下人就知道了。”

    绿簪阿婆也是知无不言,毕竟柯道长特别礼貌。

    这时候,一直在看手机的老花镜阿婆,突然“啊”地一声,把绿簪阿婆吓了一跳,说着:“你这是怎么了?”

    “拿走……太吓人了。”

    老花镜阿婆把手机还给柯师成,手还在一直抖着。

    “阿婆,你认识她吗?”

    “不认识,我也才六十五,她这是去世的人,看着吓人。”

    也不知道老花镜阿婆在照片上到底看到了什么,只见她匆匆摘下眼睛,继续手里的活。

    柯师成告别两位老人家,跟向绛翻译阿婆们的话,带着向绛朝海边走去。

    “要不我们找村里长寿的老人问问?”

    向绛走在路上,不时四处张望。

    “先去阿朝家。”

    柯师成闻到了海潮的气息,离海已经很近。

    向绛看着柯师成在前面快步行走,她迈开步子跟上,她觉得这位柯道长对阿婆们明明很有礼貌,待她则有点清冷,也许是自己想多。

    两人在村路行走,走过一条陡峭的村路,终于来到海边。

    海边的情景出乎向绛的意料,一大群电台记者在采访渔民,还有不少围观的村民和几个游客模样的人。

    向绛询问其中一位游客,这里出了什么事。游客兴奋说:“你不知道吗?昨天网到一只怪鱼,有六米长。”

    柯师成凑过身去,见到记者在采访几位渔民。柯师成从记者和渔民的交谈中得知,这些渔夫不是当事人,他们只是跟当事人一样,从事捕鱼行业。

    “请问,阿朝家在哪?”

    柯师成询问围观的村民,他问的是一位抱着婴儿的年轻妇人。

    “你找阿朝吗?他就在那里。”

    妇人指着正接受采访的一位渔民,这位渔民三十多岁,浑身黝黑,非常强壮。

    柯师成和向绛待在海滩,等待采访结束。

    从周边人的议论,柯师成已经知道昨日捕到怪鱼的大致情况,并且还通过搜索当地新闻,见到那只怪鱼的真面目,长得很猎奇,像条带鱼按上四肢。

    鱼捞上来还活着,所以似乎是给送到市里去做研究。

    不过这些记者一窝蜂涌到渔村里来,也属于奇怪之事,一条怪鱼而已,大概是最近没有什么夺眼球的新闻。

    柯师成看到阿朝结束采访,朝海堤方向要走去,他跟上,向绛看到柯师成离开,她也跟上。

    “阿朝。”

    柯师成在对方登上海堤石阶时,将他喊住。

    阿朝瞪着柯师成,疑惑问:“我认识你吗?”

    “你好,阿朝,我们找一个人。七十年前住在苏北庄蚵壳屋里,她叫苏宝真。我们听说你是苏北庄的亲戚?你认识她吗?”

    向绛跟阿朝说着话,阿朝用心听着,不过他脸上的狐疑表情加深,他说:

    “到底是要干么,苏北庄那都八九十年前的事情,现在才找来。”

    “麻烦你帮忙看下,我这里有她照片。”

    向绛将照片拿给阿朝看,阿朝看了一眼,连忙挥手:“不认识。”

    “谁会认识?”

    柯师成看阿朝还是壮年,他不认识也很正常。

    “我说你们也是古古怪怪,你们要找她做什么?这么多年,人早死了,又是女的,谁知道她嫁哪里去?”

    阿朝见多了游客,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怪异的外来者。

    “我师父说,如果不能找到她,你们这个渔村会有灾难。”

    向绛一本正经说着,神色凝重。

    “你师父是半仙哦,那他怎么不算算要找的人在哪里。”

    阿朝嘲讽一句,转身离开。

    “现在怎么办?”

    阿绛挺绝望,她在山里长大,虽然也有网络有wifi,但她生活简单,不擅长和人交流。

    “去老人会问问。”

    柯师成记得来海边时,经过一栋楼,一楼挂着牌匾,是一处村子的老人协会。

    苏宝真应该还在人世,否则紫清真人不会要求找到她。由于她是女子,很可能嫁出村,嫁去了什么地方,由此渚村很少人认识她。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新副本开刷

    第64章

    村里的老人协会, 其实就是一处老人活动中心, 柯师成和向绛进去的时候,老人们正在玩牌。柯师成拿着照片询问一位七老八十的老婆婆, 老婆婆口中没牙, 凹嘴, 说话不清晰,柯师成好会才听懂老婆婆说的话:“伊去清水庙, 几十年啦, 可能过世了。”

    终于打探到苏宝真的消息,她在清水庵。柯师成知道清水庵, 是当地一座尼姑庵。

    “你们是为什么要找宝真姐?”

    老婆婆听到苏宝真这个名字, 仿佛被拉回了遥远的青春时代。

    向绛听不懂老婆婆的土语, 她问柯师成是什么意思,柯师成做了翻译。向绛回答:“老婆婆,是她的一位老朋友要找她,有一件极要紧的事。谢谢老婆婆告知她去处。”

    向绛说的是普通话, 老人家听不懂, 柯师成只能帮着翻译。

    “宝真姐, 人可好了,那时候大家都很穷,宝珍姐带我去海滩挖蚵,捉螃蟹……”

    老婆婆还在回忆往昔,难得有人跟她提一位消失几十年,仅存在她记忆里的人。

    “无衣短裤去捕捞, 一日三餐蕃薯糊。”

    老婆婆念了一句当地的俗语,纵使当年很穷,年少时的时光,总是令人追忆。

    这位老婆婆,老人协会里的人都称她翁婆。根据其他老人的说法,翁婆还不是渚村最老的妇人,还有一位将近百岁龄,不过卧病在床,不出门。

    柯师成和向绛辞别翁婆,离开渚村,他们下一站,将是清水庵。不过柯师成还有事,他接到一通来自永平镇的电话。

    柯师成把向绛载去清水庵,自己则是前往永平镇。

    抵达永平镇时,已经是黄昏。

    蔡智全早就将委托的钱支付给柯师成,而柯师成这趟过来,算是“售后”服务。蔡智全希望柯师成帮个忙,帮王知远超度。

    “我小时候见过他,我跟蔡头问清楚了,王家小孩背着个小书包,短裤白衬衫,就是他。”

    站在王家楼的

    分卷阅读98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