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5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穿越之檀清承志 作者:灵台净明芝兰玉树

    分卷阅读59

    清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再次拿出一块碎银推过去,“指条明路。”

    “说难也不难,”衙役再次收下银子,脸上更满意了,“你只消找到一个人替你,然后带上孝敬给师爷,让他把名字一改就行。对了,胡师爷已经不干了你得找新来的钱师爷。”

    “哦……成,我这就找,只是不知道这钱师爷好不好说话?”一听幕僚姓胡苏檀清哪里还能不知道是谁?

    事情是不可能从胡兴坤那里解决了,苏檀清只是想继续问问,看看能不能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名册上。

    “师爷呢,那是读书人,你不能就像现在这样这么大刺刺地给银子,要怎么给呢,看你也不笨,就说自己改名字了,麻烦师爷了,这是买纸墨重改名册的银子。懂了吗?”

    “懂了,懂了,两位先慢用,我去找人替我。酒是自家酿的,如果还能入口就带上两葫芦路上解渴。”

    “去吧,小子够机灵,就是运气不太好。”年长的衙役说完挥挥手继续喝酒了。

    苏檀清一回到书房就憋屈地摔了个杯子,两个衙役还以为是她不经事慌乱地摔坏了东西。

    倒是杨十一娘闻声也到书房去了,“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吗?”

    苏檀清压下心里这种无力的屈辱感,“虽说事情有些出乎意料,但这事不太可能是因为李克一事引起的,不然根本没必要搞这么多弯弯绕绕的。”

    “那是那个胡先生的记忆没处理好?他对我们有印象?或者是以前李克就跟他说过?”杨十一娘疑惑。

    “不像,听他们的意思是,李克在他那出事,县令虽找不到证据说跟他有关,但有些迁怒,那之后他就不是幕僚了。他是没机会再加我的名字的。”苏檀清摇摇头。

    ☆、第43章

    “那是按他们说的拿钱找人顶替吗?”杨十一娘也没想到曾经是堂堂当朝阁老的嫡幼女的自己也有为小吏的刁难烦恼的一天。

    “先试试吧,不知道新上任的幕僚有没有胆子做这样的事。只是这里有没有实施过税收方面的改革?如果有过这样的律法就好办多了。”苏檀清问杨十一娘。

    “这……我不太关注这方面的事……”杨十一娘皱眉凝思回想父亲和哥哥说过的话。

    “一条鞭法?两税法?摊丁入亩?鼠尾册?十段锦法?均平银?纲银法?征一法?亩……”苏檀清把自己记忆里相关的政策说出来,以便杨十一娘对比。

    “等等,征一法跟均平银似乎有些熟悉,我可能听过。”

    “嗯?能记得确切的名称吗?或者是实施的地区,或者是推行的官员,都行。”苏檀清停下举例问。

    “嗯,想起来了,征一法是我爹爹在江南的时候推行的,均银法是我听见他说的一个好友推行的,好像姓李。现在就能想起这么多了。”杨十一娘无奈地说。

    苏檀清本来只是想让她想到差不多的税法,没想到真的有一样的名字,不过这样也好,确切一些不容易露馅。

    苏檀清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果然如她说想。前任胡兴坤刚刚被撸,新上任的胡幕僚兜着圈子就是不答应。

    于是她只能换目标,看看能不能见到县令。

    说实话,县令不是想见就见的。他是这个地方的最高长官,要忙的事肯定很多,而不是像电视那样每天等着升堂断案。

    就是在权利已经分散的现代,县长都很忙。有些人终其一生也见不到本县的县长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在古代,县令要管的比现代的县长多得多,权力也大得多。权力大的人就更难见到了。

    原本苏檀清要见县令是不太可能有人愿意引见的,不过她也算刚好撞上一个时间点。

    李克原本来这里的原因就是想着能不能再这边混一个童生。现在他傻了,县令在找原因的同时,还要找一个人来考试。

    虽说这方面不是官员年考的主要项目,但一个县也是要有读书人走出去的。

    原本这里就比较落后,开化程度不高,但识字的人多了也算是教化之功,在考评的时候也是很有优势的。

    县令虽没有被上级指定要多少人考上秀才,但总归是多多益善的。

    而恰巧就是即将童生科考的时候,苏檀清的出现虽然不是县令急需的,但也是可以让他开口换了苏檀清的徭役了。

    钱幕僚也是想到这一点,所以在苏檀清跟他绕了许久圈子还没有词穷的时候就大概知道苏檀清很有通过童生试的可能了。

    于是他就把苏檀清引见给县令,不过名义是,找到一个参加考试的人。

    苏檀清也很快从钱幕僚的暗示里清楚了这一点,暗暗思考着应对之策。

    “李大人!”

    “县尊大人!”

    “请坐!”

    他们拜见的理由很美好,说是找学识渊博的县尊讨教学问。不过大家都知道县尊可没那么闲到处指点别人。

    不过样子还是要做做的,李县令随口说些句子让苏檀清释义。苏檀清本来就不是很弱,再加上杨十一娘让她不间断的“进修”。

    不过苏檀清毕竟不是早就在准备科举的人,在他们眼里,苏檀清的知识量跟本事不差,就是行文不太适合考场的风格。

    但短短的时间里也不能就这么贸贸然下结论,毕竟苏檀清也是有自己的师父老师的。

    因为刚刚苏檀清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了自己师父给自己起名苏檀青,老师赐字泊明。【说十一娘是自己的老师也没有错嘛。】

    “苏贤侄,尊师可有指出你的不足之处?”

    “不曾,两位看我的字就知道师父老师对我的期盼了。取自非淡泊无以明志。”苏檀清适时露出“年轻人”的“跃跃欲试”。

    “如此,老夫就托大了,苏贤侄的文章还是要加一些时事才好。”

    “这我倒也听说过一些,比如征一法跟均平银之类的,就是我自己不太能弄明白,怎么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推行的?”

    “各地略有不同,苏贤侄不曾游学,弄不清是正常的。待苏贤侄取得功名前去游学自然就知道了。”

    “那本地是怎么个治理的?”苏檀清追问。

    李县令摸了摸胡子,知道这就是今天的正题了。不然不应该子啊自己说了以后还追问。

    “此地自然是均平银,不过徭役工役还是不曾取消的。”言下之意就是看我心情。

    “原来如此。”苏檀清一副温良恭俭让的样子拱拱手,“受教了。”

    “苏贤侄可有下场的打算?”

    “这……”苏檀清‘面色挣扎’,“虽说师父不曾言明,但想来他觉得我可以下场的时候才会让我下场吧?”

    “此言差矣。我看苏贤侄必然可以拿到功名,尊师不过是谦虚而已。再说苏贤侄下场亦可检验自身

    分卷阅读5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