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6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穿越之檀清承志 作者:灵台净明芝兰玉树

    分卷阅读69

    是毫无压力。杨悯晔也想起当初苏檀清说过“他”会打猎。

    于是立刻嚷嚷着让苏檀清按六艺里面的标准来。射箭技术要求五种射技: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发之疾,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心里不平衡的他还故意把苏檀清推得离靶子很远,然后给她拿了硬弓。原本是考校的心思,现在却因为吃味想要苏檀清出一次丑。

    不过这些对苏檀清来说都不是事,她都可以射中运动中的动物的眼睛而不伤皮毛,现在射个不动靶只要还在弓箭的射程范围内就不成问题。

    苏檀清拿箭的手都出现了残影,总共十一箭,没有一支出现问题。刹那间是全场都安静了下来。大家都被勾起了兴趣,想看看苏檀清会在哪项败下阵来。

    杨悯晔把自己吃惊的神情收了起来,不服气地拉着苏檀清去御的场地。在他看来这是最难的了,一般人不会干这种马车夫的活了吧?

    转身离开的他们没有发现,围观的人里来了翰林院外的人。不过既然杨悯晔能到,那别人来也不奇怪。

    不过奇怪的是此人虽然惊叹,眼中满是赞赏,但眼底深处却流露出果然如此的味道,而且还夹杂着一股跃跃欲试。

    ☆、第50章

    杨悯晔本来做好的打算完全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了,苏檀清本来就不知道他怎么打算的,只想快点把他应付过去,好不要再被围观。

    “御”这一项对苏檀清来说其实不难,虽说她家里的是牛车,但不代表她没有跟马车打交道。

    特别是家里比较困难的时候,三个姐姐在苏檀清眼里都是柔柔弱弱需要保护的,运东西这种事苏檀清不可能让她们来。

    但是她自己也无法一个人把所有的活的干完,那时姐姐们还没愿意雇人,苏檀清只能买了牛马等牲畜回来。

    不过后来姐姐出嫁的时候,苏檀清把牛马们统统当嫁妆各自分给她们了,就是她现在家里的那头牛也是后来买的。

    不过现在显然她们都不在家没办法照顾这头牛,不知道杨十一娘是卖了它还是送人了。

    看着面前专门用来给生手练习所以格外简陋,坏了也不心疼的马车。苏檀清发现这样正好,她以前驾的就是简陋的自制马车,如果太豪华反倒还是需要适应。

    于是再次被苏檀清打脸的杨悯晔震惊之余终于想到苏檀清的出身,不意外她的娴熟之余,终于想到自己这样可能戳了苏檀清的自尊心。

    看看周围围着的一票人,大感自己又做了蠢事的杨悯晔赶紧再次拽着苏檀清匆匆忙忙离开。他的本意可不是来跟苏檀清结仇的。

    不过苏檀清只是对他半途中断有些意外,根本没有在意这种事。家庭出身这种事不是可以选择的,苏檀清也从来没想过遮掩。

    杨悯晔把苏檀清拽到无人的地方,一向我行我素的他是说不出道歉的话的,只能支支吾吾地说:“那什么,耕读人家最清贵,别人说什么就是在嫉妒你。”

    虽然没头没脑的,但苏檀清也知道他的意思:“我算不上什么耕读人家,但即便我就是农民出身又如何?我在意的人不会在意这些,在意这些的人不值得我在意。更何况我从不觉得我低人一等。”

    杨悯晔松了一口气,想起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很显然“书”这一项没必要了,苏檀清的字是被父亲哥哥交口称赞的。“数”他自己都一头雾水,根本没办法考苏檀清。

    但现在的结果他都不能仅仅用通过来形容了,他简直要崇拜这个小伙伴了,于是杨悯晔果断执行来时的构思。

    “既然这样,那妹妹就交给你好好照顾了。”他严肃地拍拍苏檀清的肩膀说了这话,然后迅速变脸嘻嘻哈哈的,“你能不能教我射箭?马车就算了。”

    “当然可以。”苏檀清好气又好笑,不过偷听的时候就大概猜到他的性格了,因此听见这话也不算奇怪。

    虽说被人当猴看了一次,但至少不是没收获的,虽然翰林院那帮人还是没能把苏檀清邀请到青楼去,但很显然把苏檀清当自己人了。

    自古文武就不太对盘,经过宋朝那个极度重文轻武的朝代,又来到周朝这个想要恢复唐风的朝代,文武冲突更严重了。

    再加上皇帝想要平衡,时不时拉一个打一个,文人们看见苏檀清箭技不凡,心里满满的【谁说我们文人武艺不行?这不就是又一个很厉害的小伙伴吗?那群愚蠢的武夫哪里比得上我们?】

    既然在心里被划拉到同意阵营了,那么不去青楼这一点点小不合群也是可以忍受的,大不了下次听说哪里风景不错再去踏春。

    新晋庶吉士的想法简单点,准确的说他们也算未踏入“职场”的人,而是三年后还有一场考试的“高级进修班”的学生。

    而翰林院那些教习的想法却又不一样了,杨悯晔是杨阁老的儿子,苏檀清跟他这样,总有人会多想,对苏檀清的态度也会不一样。

    在翰林院的主要任务就是熟悉官场,给高级官员打下手,再誊抄些命令文书之类的。

    当然当值的时候也要给皇帝解惑,不够这样的工作很少轮到庶吉士就是了,说话的大多是已经正式成为翰林院官员的教习或当科直接授官翰林院的一甲三人。

    杨悯晔这么一闹,苏檀清意外摆脱了孤立一事,却立刻迎来了新麻烦,只是不知道对方是好意还是恶意。

    很多公文都有默认的格式,这种事在当时都没有准确的章程,家里有人围观自然是在家学,寒门的官员则多数是由带领新人的官员教授。

    但苏檀清的教习却给了他一大堆公文让她自己找出规律来,美其名曰这样记忆更加深刻。

    苏檀清不知道他是想要折腾自己还是真的想用这种方法教导,但对她来说,一来这是对方的教导方式,没什么好说的。二来她本来就善于总结,就算对方不说她也会干这事的。所以也就默默埋头工作,没说什么。

    更何况苏檀清觉得这里面或许还有杨家的考校在里面,杨悯晔是解决了,但家里那不是还有两个没吭声的吗?

    当然苏檀清也不会好脾气到任人摆布,既然是教习,那就有教导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师生的身份,而是朝廷给予教习这一身份的任务。

    苏檀清每总结出一点就写一篇公文给教习,“请求”他改正,反正她习惯了练字,现在不过是换一换练的内容。

    教习也只是兼职,他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既然是他开口叫苏檀清做这事,总不能对苏

    分卷阅读6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