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3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穿越之檀清承志 作者:灵台净明芝兰玉树

    分卷阅读134

    杂。”杨十一娘摇摇头。

    苏檀清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顿了一下,觉得好像忘了什么,又拿了一个杯子到给杨十一娘。

    “我只是想让他品味一下女人活在这世间的艰难。”苏檀清喝了口茶。

    杨十一娘听见这类似解释的话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要是以往,苏檀清大概会在后面加上一句:“这个抛妻弃女的人渣。”如今没有这句,就像是解释了。

    越是清楚前后的差别,杨十一娘越是无奈,不由悠悠的叹口气。

    苏檀清不知道她这复杂的情绪从何而来,为谁而发。想想这是这是自己的娘子,看她一眼,开口说:“要是你不能接受……”

    “不是……”杨十一娘摇摇头,“算了,此事日后再说吧。阿清……”

    杨十一娘察觉到了她们之间那种极为客气的疏离,想要跟苏檀清以前那样说不要客气,却又发现不行。

    之前她们不曾表明心意的时候,虽说也这样客气,但是她们都是能够清楚地感知真心还是实意的,相互之间是在接近。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苏檀清可以感觉到她的情绪,却无法推断原因。要是真的不再询问原因,估计就会产生误会,乃至隔阂。

    虽说少了默契与温馨,可总比怀疑与误会好。

    到了时时刻刻都要注意着对方的情绪的时候,杨十一娘才明白,即便苏檀清看起来大大咧咧又随心肆意,但是其实是她更细致地察觉到了自己的感情变化。

    至少即便是在她们相互之间很客气的时候,杨十一娘也没有这种尴尬的感觉。

    杨十一娘回想了一下,苏檀清是习惯转移话题或者插科打诨。要她插科打诨有些难,还是转移话题在这么多年后习惯了不少。

    ……

    “嗯?”苏檀清见她叫了自己一声又久久不语,发声表示自己还在等着下文。

    “此事了了我们去哪里?”杨十一娘还是按下不提这事。

    “随你。”

    “……真挚纯粹的感情,你觉得哪里有?”即便苏檀清现在有些不对劲,杨十一娘也习惯了商量着办。

    “真挚纯粹?”

    “行医!”

    “行医。”

    她们同时想到了太师父留下的行医手札,里面说了不少感触,其中不少事让她们俩啧啧称奇。

    初到某处,知道是游方大夫的村民们的淳朴好客;治愈某种病症之后,闻讯而来的患者家属的急切与恳求;治愈被断言无药可治的病人之后,病人家属与本人的欣喜若狂、感恩戴德……

    种种小事数不胜数。大概因为大夫接触的不少是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所以表现出来的感情就比较纯粹强烈。

    问题是她们两个都易容成男子行医也不难,但是偏偏还有一个苏毓敏,这就不太好糊弄了。

    “不然……先把阿竹送回洛阳?”杨十一娘问,虽说舍不得孩子,但是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的。

    “不必。就扮成道门的一对师兄弟吧,只带了个小徒弟也不奇怪。反正这时候的佛道都会点医术。”苏檀清脑子还是很活络的。

    “小道童?”

    “嗯。她本身就比较聪明,又修炼内力,为人早熟,不要惯坏了。”这话大概是解释不送回去的原因也表明,不会再是这个态度了。

    师父师叔对徒弟,可不是父母对孩子。可以培养她早些自立,顺便让她看看她自小就只是听说的人间疾苦。

    说实话,其实以前还是苏檀清更溺爱苏毓敏一些,看她经常把苏毓敏抱在怀里就知道了。

    虽说大概是小时候温养内力养成的习惯。

    “好。”

    苏毓敏是苏檀清的长女,不出意外就是她袭爵并继承家业。其实按照杨家的教法的话,这时候已经应该搬出内院单独读书了。

    所以杨十一娘并不难接受对她严格些。

    最难接受这件事的就是苏毓敏了,不但离开家里要接受什么的不如家里的环境,还要接受大人态度案牍变化。

    娘亲懒得再抱自己就算了,平时最爱跟自己闹腾的老爹也这样了。

    不但亲亲抱抱没有了,还要自己规规矩矩地行师徒礼!有外人在还要端茶倒水,装作非常客气的样子!

    即便她蹲在一旁浑身上下散发出‘阿竹不开心!爹爹不爱阿竹了!阿竹要亲亲抱抱举高高才能哄回来!’的气息,爹爹和娘亲也没有回心转意。

    苏毓敏只好规规矩矩地好好扮演自己小道童的角色。

    ☆、第96章

    新年过后,承志学院的学员都欣喜地听说书院山长会亲自授课,大家对不见踪影的山长是期盼已久。

    在这样一股好奇心之下,即便是早早就要到学院封闭学习的怨气也小了不少。

    这倒也不是空穴来风的谣言。苏檀清确实有这样的打算,只不过不是一场授课,而是打算来个下马威后再做些改革。

    她们本就答应了武明德年前回来,也就掐在朝廷正式的大典之前回来。这时候的学生们早就放假了。

    而武明德也忙着新年号跟各国的朝贡,新年的大朝等等,就算知道苏檀清回来了也没能抽出时间来。

    而之后的大典与大朝谁不是端着架子,武明德只是匆匆瞥了一眼,觉得没什么变化,之后再也没有多余的心神了。

    至于情报也只是说苏檀清带了几个教习跟一群学生回来,这事又不是什么大事,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大典大朝之后,武明德又要赶着批阅新年积压下来的奏折,还是没什么时间,直到听说承志书院快要开学,武明德才匆匆挤出时间去看看大名鼎鼎的承志书院。

    前世她并没有去看过,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重视,后来声名大噪的时候她已经没有资格去看了。

    只知道苏檀清是出了名的油盐不进。

    而如今……

    门房虽说有些犹豫,但还是立刻去通报了。

    只不过……

    油盐不进的苏檀清还是油盐不进,进了油盐的只是这些未被教导的门房。苏檀清只递过来一个允许进入的意思,完全没有过来迎一迎的意思。

    武明德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本来苏檀清就是这样的,这不正是她视之为友的原因吗?

    武明德让大部分侍卫留下,自己只带了几个人往演武场走,此时的苏檀清正聚集所有的学员在演武场讲话。

    武明德到的时候见苏檀清正站在台上说话。苏檀清的形象完全符合时人对书院山长的想象。

    面如冠玉,眉似远山。眸光明朗,颌下有须。单看相貌就是一个秀逸清雅的‘青年’,而且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温良清贵之意。

    一袭再普通不过的儒袍青衫,偏偏穿在‘他’自有一股魏晋名士的风流肆意。明明他衣物整齐,行进间舒缓

    分卷阅读13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