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5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穿越之檀清承志 作者:灵台净明芝兰玉树

    分卷阅读154

    大概算得上是这个社会最大的资本家,她也不曾想过冲锋陷阵在第一线。

    她只是要慢慢把手里一些以前扣着的东西放出去,至于何时酝酿出动荡变化来,她自己也很难说准。

    只不过……大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的标志,苏檀清曾经害怕骤然放出会造成很多人生计没有着落,但是在道路修的差不多,移动不难的现在,这个也不是很大的问题了。

    而且……蒸汽机已经出来了,苏檀清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放出来,也在犹豫要不要建议造铁路。铁路的高速度与大运载量是不可替代。

    这些东西在知道这是划时代的人的眼里,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是在那时候,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这些钢铁洪流会带来什么呢?

    更何况苏檀清本来就时不时提出一些精巧的构想,拿出这些东西一点偶读不让人觉得意外。

    而苏檀清的书院本来就是兼容并蓄的,有些东西假托教习或者学生的名义放出也没人会知道。

    自苏檀清决定要限制皇权开始,一些原本没这么快出现的东西提前出现了。而作为舆论的控制方的报纸,上面的内容也慢慢增加。

    一些破除封建迷昧的东西开始被慢慢扩散,然后……潜移默化……

    皇帝不再是皇权天授,天,也不再可怕莫测,一切的一切的面纱开始慢慢剥落。

    苏檀清把手里的种子洒在了合适的拥有阳光雨露的地方,然后适当地施加一些肥料,此后的事她就不再时时关注了。

    总有一天,这种子会成为参天大树。

    只是……现在最难办的就是武栋明了。

    若只是一个没有交际的人,不见她就是了,何必膈应自己?可偏偏感情已经产生,师徒名分已定,苏檀清也不太想就这么直接抛开她。

    而且……说到底,君主立宪制损害的更多的是武栋明的利益而不是武明德的,虽说……大概是武明德更难受。

    然而,苏檀清不会因此停手,更不会出手制止。

    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开阔她的视野和心胸了。

    在苏檀清原本所在的世界的不丹王国,国王就是在国内不曾有什么革命动荡的时候,自己按照世界的进步走向,推行君主立宪制。

    在如今,不丹的王室在群众的支持率高到不可思议,大概影响力比原来还有再上一个台阶。

    苏檀清既希望武栋明不要把一家一姓看得那么重,也希望她明白社会进步的不可逆,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来。

    而武栋明现在在武明德的强势态度下,其实对皇权并没有什么好感,对‘囚禁’她的权力‘牢笼’也愿意挣开。

    只不过人心易变,苏檀清又怎么能确定她日后会怎么想呢?曾经的她又怎么知道当做知交的武明德会做这种事?

    所以……现在未雨绸缪也不为过。

    于是,武栋明跟着苏家的‘游历’计划出现在武明德的面前。

    武明德对此没有丝毫怀疑,承志书院的学子本来就提倡在毕业后出去游历,而武栋明的游历不过是提前了一点而已。

    更何况,苏檀清也向来是习惯做出了一件大事就避嫌。

    武明德还以为这是苏檀清这段子放出了许多代替人力的机器,所以觉得自己应该避嫌,所以就顺带带着武栋明出去了。

    所以武明德很快就命人安排好了相关事宜。

    与武栋明来说,她并没有察觉到苏家的变化,只是对跟着师父一家出去颇为期待,也很开心。

    而杨十一娘,在跟苏檀清说开以后,其实也不难接受武栋明,一来她只是在意苏檀清的反应,苏檀清没反感她也不会很在意。

    二来杨十一娘毕竟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对于有着苏檀清血脉的人的接受度是很高的,只要苏檀清并没有背叛之类的行为。

    三来她们养弟子本来就是像养孩子,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再说了,以血缘方面论,大概杨十一娘对武栋明的感情比苏檀清对她武栋明的感情还多了点血缘情分,苏檀清是完全不管这些的,单看有没有相处而已。

    杨十一娘唯一膈应的就是武明德了,可是杨十一娘是不会生出什么弑君之类的想法的。

    本来在‘追妻’的苏毓敏忽然接到老爹要扔下她出去‘游山玩水’的消息,原本觉得可以找老爹支招的苏毓敏整个人都不好了。

    【说好的支持呢?】

    只不过……任她再怎么腹谤,也只能自己苦哈哈地想办法把心上人‘拐回去’。

    ☆、第110章

    十五年之后……

    -----------------------------------------------------

    很多人都知道,在明德陛下传位之前,曾经召集多位重臣到大明宫议事,其中多是清流宿老,但也有一位格外‘格格不入’的勋爵——雷郡王。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在想办法应对继位大改带来的变化,所以这点事在被发现于现状无改之后,也就被抛开了。

    苏檀清知道这一天终究会到来,却没想到武明德会如此倚重自己,居然真的相信自己是大公无私的,把自己诏到这种会议来。

    会议的主题是:大周有些尾大不掉了,怎么办?

    其实说起来是能拿到的利益越来越多,皇帝已经慢慢没办法满足勋爵大臣们的胃口了。

    随着物资基础的积攒,时机成熟的话,大周都会适当的扩大地盘。

    但是由军功进爵的人也越来越多,而那些已经到达郡王的人也封无可封,这倒还没有什么,武明德毕竟是一代铁血君王,也可以驾驭他们。

    但是底层的矛盾也开始慢慢浮现出来,交通的发展让商业不断扩大,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大财主凌驾于官府之上的态势了。

    而这些新兴的资产阶级,则一直在想方设法谋求自己的权益。武明德是强大不容侵犯不错,也没有人敢直略锋芒也不错。

    但是人家只是用某些措施鼓动基层的情绪,甚至他们自己都损失不少。武明德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杀了。

    更何况随着国家面积的增大,在治理的人手上也有些不足了。人人都有私心,经济发展得越快,变化也就越快。

    武明德还是很有手段的,至少这些事都只是小打小闹。

    但是国内矛盾的加剧就不得不想办法转变为外部矛盾,对外战争开始频繁起来。

    在一次次胜利与大量的咱利物品的运回的背后,武明德敏锐地察觉了这些外扩军团的快速壮大。

    她在时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等武栋明上位之后呢?能否驾驭他们?就算可以驾驭,当这些人封无可封的时候呢,怎么办?

    武明德十分敏锐,看出了这个欣欣向荣蓬勃日上的帝

    分卷阅读15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