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长白山下好种田__1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长白山下好种田 作者:长白山的雪

    长白山下好种田__15

    <!--go-->

    说太麻烦了。

    老太太和薛氏领着家里的这几个女孩在厨房里忙活着做饭呢,今天可是个喜庆的日子,当然得做点好吃的庆贺一下了。下午的时候,陈氏打发文翰和文成去镇上卖了些肉回来,晚上不少菜里面都放了肉。

    老太太从厨房里出来,看见老爷子还坐在那里,就问道:“村里的人呢?咋没留人家在这吃顿饭?”

    老爷子把刚才村长说的话学了一遍,陈氏听了,就说道:“你看看这事办的,应该是咱家请客才对的,这可倒好,成了村里来请了,这份情咱们可是欠下了啊。行了,以后要是村里头有什么事,咱们家可得在前头。”

    老爷子点头称是,正好饭菜也都做好了,薛氏带着女孩们把饭菜全都摆到了桌子上,“爹,娘,饭菜都好了,咱们吃饭吧。”

    文宣和文昌从外面回来,怀里抱着个小号的酒坛子,这是薛氏让他俩去村子里的杂货店买来的。村子的东头有间杂货店,平常用的东西都有,只不过这庄户人家过日子,能省就省着,买的就少些。可是整个村子差不多一百来户呢,就那么一个杂货铺还是很挣钱的。

    陈氏看见两个小孙子抱着酒坛子回来,赶紧的接了过来,“好,都能帮着爷爷去买酒了,咱们文宣和文昌都长大了。赶紧进屋吃饭去吧,今天晚上放了不少的肉呢。”

    两个小男孩听了,就赶紧的去洗手吃饭了。

    大家围坐在桌子前,老爷子、志新和志祥三个人喝着酒,剩下的人就吃饭。老爷子端起酒杯,美美的喝了一口。“哎,真是舒坦啊,没想到,咱们志祥能考上举人,咱们许家的祖宗保佑啊,老四是秀才,老五又成了举人,我这辈子也算是值了。来,老五,咱们爷们喝一口,老儿子,好样的。”

    志祥赶紧的举起酒杯来,“爹,儿子能有今天,都是您老的功劳,要是没有您老,哪有儿子的荣耀啊?再说,还有大哥呢,这些年要不是大哥担待,我哪能一心的读书?大哥,五弟在这谢谢大哥了。”志祥举起酒杯来,敬了父亲和兄长一杯。

    爷三个把杯里的酒都干了。老爷子也对志新说道:“老大啊,说起来爹是有些对不住你。你从小就聪明,可是那时候咱家穷,爹爹没那么大的能耐,就没有让你去读书。要是你也能读书,恐怕会比老五考的还好呢,哎,是爹耽误了你啊。”老爷子想起往事来,就有些难过。

    志新赶紧劝老爷子,“爹,你别这么说,我是长子,就应该担起这个家来。如今咱们不是也挺好的吗?爹,你看我,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咱们家现在的日子也不错,以后会更好的。爹,我知足的很。”

    陈氏听了志新的话,也是有些难过的。这个大儿子,从小就懂事,做啥事也不用家里操心。当时也是家里艰难,老大才十岁就跟着上山下河的干活,耽误了读书。后来到了老四,家里强了,才让老四老五去念书的。说起来,这老大、老二、老三就有性亏了。尤其是老大和老二,老二为了家里去服了兵役,结果却死在了外面。老太太想着这几个儿子的好处,就忍不住的掉下了眼泪。

    薛氏一看这样,就知道老太太可能是想二儿子了,赶紧的劝了劝老太太。“娘,今天是咱家老五的好日子,可不兴哭的。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咱们家以后可要抱成了团,齐心把日子过好了。您这还有四个大孙子呢,一个个的都聪明的很,说不定哪个能考上进士呢。”

    陈氏听了,抹了抹眼泪,笑着说:“可不是,我还有这几个大孙子呢,让他们好好的念书,到时候考个功名回来,那咱们许家可就真的算是光宗耀祖了。”

    一旁的文宣赶紧往奶奶的身边靠了靠,“奶奶放心,孙儿将来,一定比五叔还强。到时候把奶奶接到厩里去住,奶奶,你说好不好?”

    文昌听了,也挨到陈氏的身边,“奶奶,还有我,还有我呢。”

    陈氏一手搂着一个孙子,在他们的脸上各自亲了一下,“好,我的好孙子,奶奶等着你们接我去厩呢。”

    ☆、第二十二章

    九月初四这天,老爷子带着家里的男丁全都去了山上给祖宗上坟,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到了九月初五,村里人在祠堂办了酒席。这种酒席,就是每一家都拿出些东西来,大家凑在一起,然后做出些酒菜来。当然,村子里有公用的银两,村长会拿出来一部分,往酒席上填补一些。

    这一天,祠堂里原本念书的孩子全都放了假,然后村子里的一些妇女都回来帮忙。大家一起动手,共同来庆祝村子里的喜事。许家自然是拿出来东西最多的,这可是他们许家的喜事呢,怎么能不多拿点呢?

    陈氏找人往镇上和县里都捎了信,志德就带着韩氏和孩子回来了。志明回来的晚些,领着朱氏,两个人一路上走的很急,等到家的时候满头是汗。陈氏看见他们两个那个样子,也挺心疼的,就赶紧让他们先歇会儿。

    “娘,我们不累,村子里这么忙,我去帮着干活去了。”朱氏还是老样子,眼里有活,一来了就赶紧的去干活。走到那边搭好的一溜锅灶那里,正好看见薛氏在那忙着炒菜呢。“大嫂,还有啥没弄得,我来。”

    薛氏一听就知道是老三媳妇来了,头也没回,“你帮着把那些菜都切了吧,还有肉啥的。你的刀工好,切出来的肉片薄还均匀,咱们村里还没有几个能有你这手艺的呢?”

    这朱氏的娘家,原来就是开饭馆的。朱氏的母亲死的早,后来父亲又娶了一个媳妇来,这朱氏的继母对朱氏不好,每天都让她干一大堆的活。饭馆里面从来就不雇伙计,朱氏一个人全都得忙,还得帮着切菜什么的,也就是因为这个,才练出了一手的好活。朱氏在娘家养成的习惯,就是眼里非常的有活,从来没有偷懒的时候。

    朱氏到了案板前,拿起菜刀,唰唰的切着那些菜蔬,没多会儿,就全都切完了。然后又切那些肉,只见她切出来的肉片,薄薄的都要透明了,而且非常的均匀,让人看了不得不佩服她的手艺。

    “哎呀,许三嫂,你这手艺可真是绝了。这要是哪家有红白喜事,你去帮工,一样的材料,你能比别人多切出半盘来,可真是给主人家省东西了。”旁边的一个年轻媳妇看了,佩服的不得了。

    “俺就是指着这手艺吃饭的,这就是熟练的事,要是你也在人家帮工,你的手艺也能好的。”朱氏笑了笑,继续低头切东西。她在县城里的一家饭馆里帮工,每天就是干这个,哪里能切不好啊?

    村里的很多媳妇都在这帮忙,大家各忙各的。锅灶那里,有三个媳妇在那炒菜,旁边一大摞的盘子,炒好一样菜就往往盘子里盛,然后那些专门往上端菜的人就会往每个桌上端菜。

    村子里一共有不到一百户人家,总共开了三十桌酒席,小孩子都是跟着母亲一起的,并不给他们单开。桌子当然是从各家借来的,碗盘也是,都在反面用红笔写了字,到时候按照后面的姓名还回去就行了。这里办喜事都是这样的,要不然谁家有这么多的家什啊?往上端菜的,都是一些半大的孩子或者是年轻的媳妇,来来往往的,热闹非凡。

    村长来看了看,菜已经差不多全都炒出来了,那边的锅里也焖了米饭,点点头,“志新媳妇啊,我看着活也差不多了,你领着大家伙全都过去吃饭吧,就等着你们了。”村长发话了。

    薛氏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虽说已经是九月了,可是一直呆在这灶上,也是够热的了。“行,周叔,我们这就过去,您先领着人开席吧,我再把这几个锅添把火,。要不然这饭熟不了。”

    村长听了,就往酒席那边走了,来到中间的地方,看了一下这些村民,“各位乡亲,今天是咱们村许家的老五许志祥考上了举人,咱们村子里特意给他庆贺庆贺。咱们村子啊,可是有些年没有考出个举人了,这以后咱们出去,人人脸上对有光啊,咱们村可是除了个举人了呢。来,大家今天就高高兴兴的吃喝,好好的热闹一番。”

    村长说完了话,自然是要请志祥过来说两句的。志祥从人群里走出来,“各位父老乡亲,志祥只是个后辈,也没想到能考上个举人,多谢各位乡亲的厚爱,在这里还给志祥摆了庆功宴。我许志祥在这里谢谢各位乡亲,他日有用的着我的,定然不推辞。”说着,志祥给大家鞠了个躬。

    村长一看,就赶紧的说,“好了,开席。咱们今天敞开了吃,咱们村子今年棒槌长得都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大家一起庆祝一下吧。”

    这些村民一听开席,就全都拿起筷子吃了起来。男人们的桌子上还有酒,大家这一秋天也都忙的够累了,难得今天有这么个机会歇一歇,还能吃吃喝喝的,谁不是放开了吃啊?一时间,整个祠堂里面那叫一个热闹。

    薛氏领着那些帮忙的媳妇们也都坐了下来,“今天可得谢谢各位姐妹了,要不是你们帮忙,这酒席还真就办不起来呢。”薛氏是许家的长媳,这个话必须的她说。

    旁边不少的媳妇就笑着说道:“嫂子这么客气干嘛?许家的人缘好,村里不管谁家有事,嫂子都过去帮忙,我们感谢你还来不及呢,以后嫂子家有什么事情,就尽管找我们好了。”

    一顿饭就这么热热闹闹的吃完了,许家老爷子今天也喝了不少的酒,红光满面的,见人就笑。志新兄弟几个也都没少喝,尤其是志祥,人家全都来给他敬酒,哪能不喝?于是这么左一杯,右一杯的,就喝多了。

    陈氏看着自己家的丈夫和儿子都喝的有点多,就让文翰和文成扶着老爷子,一路送回去。然后陈氏就带着这些媳妇们收拾桌子,桌子上也没剩下什么,盘子里面都是空空的。今天的菜里面可是都加了肉的,平日里哪里能见到油腥?有这样的好菜,就是撑死了也得吃进肚里。庄户人家,看不得一点浪费的事情。

    把所有的盘碗全都摞起来,抱到水井旁边,然后就有不少的媳妇在那刷碗。一边刷,旁边有几个识字的孩子就按照底下的字把碗盘分开,一会儿好给各家送回去。

    文翰和文成把老爷子扶回了家,就领着一帮半大小子一起往回送东西。林子轩和文翰要好,自然干这活是少不了他的,另外还有二狗子,铁牛等孩子,也和他们差不多大,大家平日里相处的也很好,就一起干活。

    好不容易把所有的事情都忙过了,大家这才离开了祠堂,回各自的家。

    静涵今天也帮着摘菜,刷碗什么的,对于一个八岁的女孩来说,也够累的。于是回到家里,静涵就趴在了炕上不想动弹。“静涵,你可别睡,这都下午了,要是你这个时候睡觉,晚上就好睡不着了,来,过来咱们聊会儿。”静雅一看静涵趴在炕上不动,就怕她睡着了,赶紧的让静涵起来。

    旁边的静婉和静娴上来拉起了静涵,“姐姐,你别睡了,咱们到外面的园子里看看好什么好东西没弄回来吧?”

    静涵无奈的从炕上爬起来,“好吧,咱们去园子里。”

    来到了园子,地里现在并没有多少东西了,只剩下白菜和萝卜没起。一棵棵的白菜都包着很大的心,今年的雨水不错,白菜长得非常好。静涵领着两个妹妹去拔了两个萝卜,这种萝卜比较特别,里面是红色的。“来,咱们回去吃萝卜去,这个时候的萝卜已经很好吃了。”说着,拎着萝卜的叶子就往家里走。

    回到屋里,用刀把萝卜的叶子全都切掉,然后打了些水把萝卜洗净,切成一片一片的。“来,静婉,静娴,来尝尝,这是今年新弄来的种子,以前都没见过的。”其实这萝卜就是后世称为心里美的那种,味道很甜,没有那么辣,吃起来口感不错。

    农家孩子,平日里也没有什么零嘴,吃块萝卜也觉得非常好吃。静婉和静娴长在县城里,更是没吃过这么新鲜的萝卜,又脆又水灵,越吃越想吃。“姐,再给来一块呗,好吃。”静婉说着。

    静涵就给再切了一块,递到静婉的手里,“吃吧,咱家这东西多得是,咋吃都行。”

    静婉接过萝卜,没几下就吃完了,本来中午吃的就挺饱的,这会儿又吃了萝卜,真的是再也吃不下了。摸着小肚子,“姐,你看我的肚子,都鼓鼓的了。真好玩。”

    静涵看见就笑了,也不说什么,又切了不少的萝卜,送到了陈氏和薛氏她们的面前。“奶奶,三婶,四婶,娘,我们去拔得萝卜,挺甜的,大家都尝尝。”

    陈氏赶紧接过来,“这是今年新弄的种子,说是生着吃最好。都尝尝,要是好,就给你们多拿回去点。”这里的水果并不多,人们都愿意种很多的萝卜,冬天的时候,闲着没事拿出来生吃,也算是一种零食了。所以哪家要是有那种不辣的萝卜,都会留很多的种子,分给

    长白山下好种田__15在线阅读

    <!--t;

    长白山下好种田__1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