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长白山下好种田__6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长白山下好种田 作者:长白山的雪

    长白山下好种田__67

    <!--go-->

    一些东西了,至少要会管家,人情往来要懂。好在静雅识字,所以学这些也应该不难的。

    “静涵,为什么我要学这些啊?家里有奶奶,有娘,哪里能用的着我啊?就算是你们上山了,家里也会留一个长辈的,不可能让我们这些小辈的单独留在镇上啊?”静雅有些不明白静涵的意思。自己一个小姑娘,哪里轮到自己管家呢?

    静涵叹了口气,自己这个姐姐还真是单纯,就这样的,要是嫁到那种大家族里,还真是够呛的。静婉在一旁都听明白了静涵的意思,“大姐,二姐的意思,是让你为了以后做准备。你都要十四岁了,该是考虑说亲的时候了。”

    静雅一听,脸上立时红了起来,瞪了这两个妹妹一下,“你们两个别胡说,小小年纪的,知道什么是说亲啊?”静雅突然想起来了昨天的那个男子,脸上就更红了。

    “这有啥?你看小叔叔和小婶子这不也是成亲了么?姐姐,你也该是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了。从明天起,早晨和我们一起练武,上午咱们念书。我跟奶奶说说,以后家里的账目交给你,你要好好的看着。”静涵决定了,要好好的训练一下姐姐。虽然现在没啥条件,不能把姐姐调教成琴棋书画俱佳的才女,但是也要是个贤惠干练的小女人才行。

    ☆、第九十九章静雅管家

    静涵她们在蘑菇房里面呆了一阵子,然后就回到她们的屋子去了。静涵姐妹四个,住在后院的西厢房里,静雅和静婉都回屋做针线去了,而静涵却又来到了前院。

    这时陈氏和志祥两口子也唠了半天,有点乏了,再者志祥夫妻也是新婚燕尔的时候,所以陈氏就让他们回东跨院去歇着得了。志祥领着婉婷走了,陈氏就歪在一个靠枕上头,想要眯瞪一会儿。

    静涵正好这个时候进来了,“奶奶,我有点事跟你说。”

    陈氏一看是静涵,就坐了起来,冲着静涵招招手,“来,静涵,到奶奶这来,这几天忙得,也顾不上你们这几个小家伙了。”

    静涵坐到炕上,看着奶奶的满头白发,心里有点发酸。“奶奶,跟你商量点事,咱家以后让大姐管账行么?”

    陈氏一愣,“为啥啊?你大姐怎么了要管账?”

    静涵往奶奶的身边靠了靠,“奶奶,你想啊,我大姐眼瞅着就十四了,还能在家呆几年?不得赶紧让她学学管家管账的,那以后嫁了人,可要怎么办?咱家以后,定然会比现在好,那我大姐的亲事,多半也差不了。现在不学一学,难道等以后啥都不会?”静涵也不管这些话是不是她一个小女孩该说的,直接把话说了出来。

    陈氏听静涵这么一说,立时来了精神,“呦,可不是么,我还真就没想这个事。对啊,这大户人家的事情可是多的很,要是一点不懂,以后定然要吃亏的。行,你这话奶奶明白了,晚上就跟你娘说,正好咱家这次办喜事的账目还没拢出来呢,就让静雅帮忙。她识字,这些也不难办。”陈氏看了看这个小孙女,没想到这个小人儿竟然能够想到这些,估计是有什么事启发了她。“静涵啊,你为啥要这个时候让你大姐学管家呢?到底是怎么了?”

    “没啥啊?就是看见小叔叔成亲,然后就想起来了。如今咱们家和县城里的陆家有亲戚,我小叔叔才不过二十四岁,就在州同知身边做事,谁敢保证日后我小叔叔不会做官?毕竟陆大人可是成了小叔叔的舅兄了。这样想的话,咱家的女孩,以后可能都会有一门好亲事的。那么就得好好的学学东西才行啊。”静涵知道她的这些话不像是一个十一岁女孩能想的倒的,可是为了大姐的幸福,她必须说。“其实咱们这里也没有什么教习嬷嬷啥的,要不然,还真就应该让大姐跟着学学。”

    陈氏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些事情,她还真就没想过,光是高兴着儿子的事情了。不过,一个小女孩竟然能够想起这个来,就有点不太对劲儿了吧?“静涵,你跟奶奶说实话,你怎么想到的啊?”

    静涵眼珠一转,就说道,“昨天小叔叔成亲,有人在那说的。就说小叔叔以后前途必定很好,还有许家的女儿以后可是难得的媳妇人选啥的。都是我听别人说的。”这样应该能够混过去了吧?

    陈氏这才恍然,“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嘛,你个小屁孩,能够想到这些?行,这事奶奶记着了,就听你的。”陈氏也知道,这是关系到许家几个女孩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也很上心。“去把你娘叫来,我和她有话说。”

    静涵答应一声,下地就去找薛氏了。

    不多时,薛氏过来,和陈氏两个人在屋里嘀咕了半天,然后才出来。中午吃饭的时候,陈氏就让静雅下午帮着把这次志祥成亲的账目拢一下。静涵一听,知道是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了,心里暗暗高兴。等姐姐渐渐的接触东西多了,就不会想现在似的,一点主意都没有。女人可以温柔,可以贤惠,但是不能一点主见都没有。

    家里人虽然也有点奇怪,但是都没说什么。从这以后,家里的账目,就有静雅来负责了。渐渐地,就连每日的需用,也是由静雅做主,这是后话,自然暂且不提。

    二十这日,是志祥和婉婷回门的日子,可是这县城太远了,当天定然赶不回来。所以陈氏就说,让他们在县城里多住几日,不用着急回来。于是志祥夫妻,带着那两个丫头,还有一个车夫,拿了好多的东西,回县城去了。

    这眼瞅着要过年了,家里又刚刚办完喜事,所以就更忙了。志新和薛氏忙着采买年货,静雅就正式开始管理家里的账目,每一项的钱款,都要由她往外发放。买回来东西,也要记账啥的,一样样的,都弄的很明白。

    今年是搬到镇上来过的第一个年,也是志祥夫妻第一次在家过年,尽管家里为了志祥的亲事花了不少钱,陈氏依旧让好好的置办年货,过个好年。志祥成亲的时候杀了两头猪,还有不少的肉没用上,都冻了起来,这回过年正好了。

    静涵的蘑菇这阵子长得还不错,所以又恢复了每天往外送蘑菇,这样,一天还能有一两来银子的收入。这就不错了,大冬天的,上哪去挣一两银子去?临近过年了,静涵就让文成告诉百味楼那边,年前的蘑菇,只到腊月二十七,然后就不送了。年后酒楼什么时候开业,就再恢复送蘑菇。

    孙管事那边回了话,说是年后十二酒楼开业,到时候先少送一些就行了。

    静涵也没说什么,这些菌木也出了两个多月的蘑菇了,如今出的蘑菇就不太多。估计是该要差不多了,正好歇歇也不错。临近年关,家里每天都忙忙活活的,发面蒸馒头、烀肉、炸丸子干果,每天都是弄一些好吃的。

    过年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刻了,不用干活,还能经常是好吃的。男孩们每天除了起早练武,白天习字以外,就是帮着志新劈柴烧火,毕竟家里的房子多了,都要烧火的。“爹爹,年后是不是还会有采伐啊?那样咱们还得多拉柴禾呢。”文翰一边帮着摞柴禾,一边问道。

    “是啊,今年还真得多弄些柴禾呢,等咱们不在山上看参了,到时候捡柴禾就没那么方便了。”志新在那用斧子劈柴禾,抽空说道。许家已经在山上看了三年的人参了,那地方看样子也就没几年的发展了,好地方都被弄成了参土,剩下的地方都零零碎碎的,不成片。估计也顶多再有一两年,就得另换地方再开一片参场子了。到那时,许家自然也就是把现在这片地方看完就算了,不会再到别处看参的。

    “那咱们还真得琢磨琢磨呢,要找个地方,买块地啥的,要不然,以后这种地什么的都挺愁人呢。爹,其实咱们参场子的附近要是有合适的地方,咱们买上一片林子,也不用太大,自己家慢慢地发展这种参种地的也不错。再说了,你看咱们养的那些大鹅、猪,还有静涵弄的那个柞蚕,不都是得在山上的么?虽然离着镇上远了些,可是又上哪找那种合适的地方去呢?”文翰把自己能想到的,都说了出来。

    志新一听儿子的话,心里特别的欣慰,这儿子可真是长大了,知道给家里打算了呢。“行,你说的爹知道了。等过了年,闲下来的时候,爹爹跟你爷爷他们说说。是该早点做打算了,要不然到时候还不得麻爪么?”这些事真的就得提前考虑,要不然谁知道以后啥样啊?

    志祥夫妻腊月二十六才回来,今年又是二十九就过年,所以一转眼,除夕就到了。今年志祥在家,所以老爷子就领着四个儿子一起去村里上坟。

    今年陈氏发话了,让志德和庆年两家也过来过年,今年要好好过个团圆年。于是等男人们走了,女人们在家就开始忙碌了起来,这样那样的预备着。

    婉婷嫁过来的时间虽然短,可也看出来了,许家是一个非常朴实的家庭,也是一个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一家人日子过得虽然不是很好,可是都很认干,也乐在其中。婉婷非常喜欢这样的气氛,也愿意和他们一起干活,一起分享那种乐。所以婉婷就带着两个丫头一起跟着大家忙活着,尽管她没干过这些,只能弄些简单的活计,可是依旧很开心。

    老爷子他们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做好了饭菜。于是大家在会客厅里摆了三桌,大人一桌,孩子一桌,志带回来的下人和婉婷的两个丫头一桌,大家热热闹闹的一起吃年夜饭。

    老爷子今天很开心,好几年了,一家人终于团聚了一次。“文翰,给爷爷拿坛酒来,爷爷馋酒了呢。”

    今天的菜十分的丰盛,鸡、鱼、肉、蛋的都有,每一样菜里面都有肉,还有各种炸的丸子、鱼、干果、蘑菇等等,一共有十六个菜,摆了满满的一大桌子。

    老爷子让大家都倒上酒,就连女人们也都到了一杯。老爷子举起酒杯,“来,大家都先干了这杯酒,难得咱们家这么齐全。庆年啊,前年在你那过的年,今年上这边来,咱们都是一家人,也用不着那些虚头巴脑的话,吃好喝好了就行。”老爷子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第一百章柞蚕丰收

    吃过了除夕夜的饺子,静涵就又长了一岁。小孩子们最是喜欢过年了,不用干活,还有好吃的。不过许家的孩子,每天早晨依旧坚持着跟志新一起练武,不是为了有多好的功夫,只是为了强身健体。

    正月里也没啥事,就是一个走亲串友的时候。今年就在镇上,离着村里也近便,这天闲着没事,陈氏就领着家里人回到村里玩去了。先去了老爷子的堂哥家里坐坐,之后静涵就领着静雅她们去了林家。已经好几年没看见玉梅了,静涵有点想她。

    也巧了,玉梅今天正好在家,几个小丫头一见面,有着说不完的话,叽叽喳喳的,聊得这叫一个欢。

    玉梅看见静涵,自然是亲热的不得了,拉着静涵的手就不撒开了。“静涵,你又长高了好多啊。比以前也好看了呢,就是不算太白,是不是山上的风太大了啊?”

    静涵心里这个无语啊,为啥人家一看见自己就说自己黑了的问题呢?难道自己真的很黑不成?“玉梅姐,我真的挺黑的么?为啥你们一见到我都这么说啊?”

    大家一听静涵的话,就全都笑了,玉梅笑的最厉害,眼泪都出来了。“静涵,不是你现在很黑,不过是没有以前白了。其实你现在的脸色很健康的,别在意,我们也是关心你。”

    静雅在一旁也抿着嘴笑着,“都说了让你注意些,你非得成天往外跑,这会儿咋样?”

    玉梅的娘从外边进来,手里端着糖果和瓜子、榛子等东西,“来,静雅、静涵、你们吃点,这从你们上了山,真是难得见上一回呢。今天中午在婶子家里吃饭,不许走啊。”说完,就把东西放到炕上,然后出去准备饭菜去了。

    “婶子,你可别忙活了,我们一会要去大爷爷那边吃饭的。”静涵喊道。他们回来,要是不在大爷爷那边吃饭,老人家就好不高兴了。

    玉梅娘听了也没回头就说道,“让你爷奶他们在那吃,你们小的在这边吃吧。子轩和子文跑出去玩了,一会儿也能回来,然后把你家那几个男娃一起叫过来,小孩子在一起也自在些。”

    静涵刚想再说点啥,就听见院子里有子轩的声音,“文翰,文成,你们今天中午在这吃吧。估计静涵她们也都在这,等会儿我去跟许爷爷说,咱们小辈的在一起吃饭,不和他们大人搀和。”

    说话间,人已经进了屋,子轩往这屋一探头,就笑了。“怎么样?我就说静涵她们一定在这吧。行了,中午在我家吃。娘,中午预备点好吃的呗,文翰他们难得来一趟。”

    那边玉梅娘赶紧答应,“好啊,我都开始预备了。我刚才就说了,让她们在这,静涵还不干。”

    长白山下好种田__67在线阅读

    <!--t;

    长白山下好种田__67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