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23章 追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昭华未央 作者:阿幂

    第223章 追问

    <!--go-->

    </br>

    玉娘见乾元帝叹气心中约莫猜着他心思强咬着牙装个不知情的样来又轻声劝道:“圣上烦恼什么呢?妾愿与圣上分忧。”乾元帝见着玉娘的面便想起阿嫮来一模一样的眉眼甚而笑起来也一般地眼波如水如今一个软玉温香地在他眼前一个早化成一具白骨还不知葬身何处心中又是惋惜又是遗憾不免一声叹息只这样的话如何好向玉娘起便道:“不过想起个故人你不知道的。”

    玉娘如何不知乾元帝叹什么气无非瞧着她的脸又想起叫他赐死的沈昭华来如今知道沈家许是冤枉的可不要叹气了。可那样重大的案子合该三法司会审口供证据桩桩件件齐全了才好定案可从搜出信到下旨不过半个月何等草率。玉娘用了许多力气才没叫手抖又险些咬碎银牙才没在脸上露出哀戚神情来可眼泪又哪里是这样容易忍住的玉娘垂下眼不叫乾元帝瞧见她眼中的泪水做出个顺从委屈地模样道:“圣上何必明妾自知向来愚笨能知道什么呢。”

    乾元帝听着这句娇嗔虽在郁郁中依旧笑了出来握着玉娘的手道:“是前朝的事你不必懂有我呢。”

    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阿嫮自以玉娘的身份到了乾元帝身边叫乾元帝如珠如宝地待着且又有了个女儿其实心肠早不如立志时坚硬。且如今始作俑者已阖家得罪心上愈发软了一层。不想今日忽然揭发旧事再看乾元帝形容一时心上难辨滋味不禁抬头瞧了瞧乾元帝。

    乾元帝看着这样便在玉娘脸上一摸笑道:“傻孩子这样看着我作甚?”还待再什么昌盛来回罗士信带着李演武正在殿外候旨。乾元帝如今离不得玉娘除着上朝实在是不好带她平时就是批阅奏章也常叫玉娘伴在身边。又以为她质朴单纯不通政务就是召见臣子至多叫玉娘避在后殿并不是很忌讳她可今日不知怎么地乾元帝很不愿意玉娘在便哄她道:“这事你不好听的乖乖回去我一会子就来。”

    到底事涉自家玉娘实在愿意在这里旁听可乾元帝即开了这个口虽是言语温和玉娘也深知是不好强的。且若是乾元帝真要为沈家昭雪她稍晚些也能知道是以十分顺从答应了一声从乾元帝怀中起身款款行向殿前到得殿门前玉娘回头瞧了眼乾元帝乾元帝还对她笑了笑玉娘这才转身出去。

    玉娘回道合欢殿因心上悬着大事自然坐立不安不敢叫宫人太监们在旁伺候怕叫他们看着起疑只推要歇息将人都打发了出去又将在皇觉寺那尊两丈高的释迦牟尼佛前供奉了七七四十九日的那串一百单八颗佛珠紧紧握在手上才略略安心。

    却不知那李演武与乾元帝都了些什么乾元帝来时已是掌灯时分脸上也带了些倦色看着玉娘携了一双儿女来接脸上勉强带了些笑容先摸了摸景宁的头一手拖着玉娘一手抱起景琰倒像一家子四口一般一块儿进了内殿。

    玉娘心上急欲问问沈如兰案冤情如何可瞧着乾元帝脸色疲惫不是开口的时机只能强自忍耐。玉娘经了这些年性子已非一般坚韧忍耐竟还能指着景宁与乾元帝笑道:“阿宁明年也要进学了妾便先拿了千字文教他不想才三日就会背了一字不差。”乾元帝听也做个有兴趣的模样笑道:“果然是你的功劳。”

    玉娘那番话一是为着向乾元帝显示她心无旁骛二则也是试探乾元帝的意思。若是平日的乾元帝听着玉娘这话必然是顺着玉娘的话将她与景宁两个一起夸一场今日夸的这句却是十分勉强果然是那李演武了什么要紧的话是以乾元帝不喜欢了。只不知乾元帝这个不喜欢是遗憾沈如兰满门屈死恼恨李家蒙蔽圣听、陷害同僚由此罪加一等;还是还是他不喜欢旧事重提。

    玉娘心中百爪挠心般想知道乾元帝对李演武举发沈如兰受屈一案的处置可到底理智还在强忍着没问乾元帝到得次日乾元帝上朝去了玉娘寻了个由头将昌盛的徒弟如意叫了来若无其事地道:“圣上从昨儿起瞧着就有些不大喜欢你可知道圣上有什么烦心事?”

    如意听着这话脸上就有些迟疑来宸妃这样问他倒也没甚可疑。莫宸妃如今还是宸妃便是宸妃如今已正位中宫也该知道皇帝为着什么喜欢为着什么不喜欢。只是乾元帝不喜欢的那事也太要命了些。便是乾元帝独宠宸妃为着她几乎好算六宫虚设如意也不敢轻易开口。

    原是昨日李演武为着换他妻儿一条活路竟将他所知的李源为何陷害沈如兰如何陷害沈如兰的事事无巨细地在乾元帝跟前招了。

    却是当年为着乾元帝迟迟不肯立李氏为皇后李源趁着西北决战时拿着沈如兰妻子出身做把柄胁迫沈如兰延缓出兵想争个头功也好以此功劳迫乾元帝不得不立李氏这太子妃为皇后。若是李彰武能大获全胜那沈如兰的“畏敌不前”也算不得什么大罪至多功过相抵。不想李彰武竟是中了埋伏虽沈如兰随即出兵李彰武依旧折了性命。

    因此护国公父子立得大功女儿终于做得皇后沈如兰却背了罪名。

    而后李源看着身为沈如兰亲信的赵腾忽然揭发沈如兰有怨愤语乾元帝竟还信用赵腾更遣他为副使便猜着赵腾是乾元帝安排至沈如兰身旁。

    乾元帝即安排下赵腾在沈如兰身边可见对沈如兰早有戒心。李源借沈如兰将自家女儿送上了后位保住了护国公的爵位到底也怕沈如兰心有不甘不知那日就揭发出来早有意斩草除根。故此虽不知道乾元帝为何防备沈如兰却不妨碍李源籍此陷害沈如兰是他重金买通了沈如兰的一个侍卫将那封要了沈家满门的书信藏进了沈府。

    要这样的机密的事也不该李演武一个庶子知道无如李演武同李敦武是同年同月生从儿时起就极为要好常在一起吃酒做耍。

    李敦武少时有长兄李彰武顶在前头凡事得过且过日子极为逍遥不然也不能与个无甚出息的庶子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待得李彰武一没李敦武继立为世子为着护国公府的日后李源便逼迫李敦武学文习武起来。那是李敦武也将二十脾性习惯早已养成一时间哪里改得过来偏李源又是个脾性刚烈急躁的只要李敦武一不如他意轻则叱呵辱骂重则家法处置李敦武本就觉着委屈。

    偏唐氏又常叹:“若是大郎还在便如何如何。”李敦武经着这些事心中自是苦闷难言。也是李敦武是世子李源要教他如何处事如何“要么不做要做做绝”便将沈如兰一事的前前后后都拿来与李敦武了。李敦武听着自家父亲竟就这样害了人满门性命去也是震惊一回吃酒时与了李演武知道。李演武当时也就那么一听倒还劝了李敦武几句道是:“父亲可都是为着咱们呢若是不斩草除根日后沈如兰反口起来岂不是全家受累?”可真到了生死关头为着妻子儿女李演武也顾不得李源当日是为着谁了左右李源都是死罪多个罪名又能如何意欲拿着此事与乾元帝换他妻儿两条性命。

    不想乾元帝听完沉吟了片刻便使罗士信将李演武带回去依旧阖家处斩并不曾宽赦一人。

    在如意看来这案中前前后后总要有四百余条性命血淋淋的宸妃虽是心眼儿多些到底也是个娇弱女子听着这些哪能不怕若是吓出个好歹来便是他师父昌盛也未必能保住他。且宸妃要问这些也不过是为着防备揣摩乾元帝心思好固宠罢了是以只是不敢还劝道:“奴婢多句嘴。这事与娘娘很不相干娘娘不知道还好些。”

    可如意越是这样玉娘便越是急迫听着这话脸上甚至露了些冷厉只道:“我不过是瞧着圣上不喜欢所以白问你句不想你竟这样搪塞我罢了你即不想我也不逼你你自去。”

    如意看着宸妃神色俱厉知道这是真恼了。如意也是个明白人略想了回也就定准了主意宸妃如今是宸妃日后多半儿是要做皇后的很不该得罪她她即执意要知道也只好告诉了她便将事情往和缓里更交代了乾元帝厌恶李演武为着妻儿出卖父兄将他的斩首改为了腰斩。

    玉娘虽早知自家的冤枉李源脱不了干系可这事亲耳听着也似万把钢刀插心一般脸上一片雪白抖着唇问:“圣上是如何处置的?”

    她问的是乾元帝是如何处置沈家一案的不想如意却误会了只以为宸妃听着连不足一岁的婴孩一并被杀吓坏了倒还劝了几句。

    ...

    第223章 追问在线阅读

    <!--t;

    第223章 追问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