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夜挽回天下春 作者:深宵

    (九)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离会试的日子愈来愈近了,苏少白为了怕家里兄长担心也叫人捎了信回去,让哥哥放心,自己一定会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

    莫东玉今天去拜望哥哥嫂嫂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消息,莫东阳可能将会是莫家下一任的族长。

    “小弟,有道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传到这一代,莫氏已是颓势初显,能否重振声威尚未可知,不过你的老师已经举荐你参加会试,你应该明白若能入朝为官,对莫氏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莫东阳神色凝重的对弟弟说。

    “大哥,莫家旁支血脉不下百人,要中兴也该群策群力吧?”莫东玉觉得很是烦闷,他不敢说自己志不在功名,更不想当官。

    “那些纨绔膏粱,你指望他们干什么?”莫东阳冷笑了一声,“况且论血统贵贱,他们又怎么能登大雅之堂。东玉,唯有你才能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我想去给大姐上柱香,”他今天就是为了这个而来的,“去吧。”莫东阳除了凝重又添一份伤感,他深知小弟其实是个情中人,然而千斤重担还是仍然需要有人挑起。

    莫东玉往祠堂而去,他也没带什么东西,先用袖子擦了擦牌位,然后把自己用玉兰花扎的一个手镯放在前面,因时间久远,他并不悲伤,小坐了一会儿之后就离开了。

    回到屋子之后,突然想写几个字,磨上几下墨水,他站在桌子前头刷刷刷写下几个大字——功名利禄,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心不在焉,字写的软趴趴的,竟不复往日的风骨。苏少白正在院子里读书,看见东玉闷闷不乐,他的心也揪了起来。

    “东玉你可是中暑了?”苏少白想着是不是弄些凉茶来解暑。

    “中什么暑啊,都还未入伏。”莫东玉失笑。

    “也快了啊,不如让厨子做些糖水来消暑吧。”苏少白提议。

    “自己想吃就说啊,总是赖在人家身上。”莫东玉的心情倒是好些了。

    苏少白看着那四个字,突然想起了庙里抽到的那支中签,他也痴了:“东玉,若是我没中你中了,我们会不会就此陌路了?”

    “为何是我中你没中,难道就不可能反过来吗?”莫东玉觉得奇怪。

    “我中不了就得回家种田,你中不了还是世家子弟,那个时候你还会对我这么好吗?”苏少白说道。

    “你现在有何功名?我难道对你不好?”莫东玉恨他那种说法。

    “那你为何对我那么好?”绕来绕去的苏少白终于问了出来。

    莫东玉的脸一红,“光天化日的说什么呢!”

    “我最爱这一抹桃红,东玉不如我们……”最后几个字苏少白是低头附耳说的。

    莫东玉依然是不肯回答,不过他很喜欢不用去书院而是和苏少白相伴读书的夏日。

    夏天其实是很好的日子,多半的时候阳光总是很明媚,院子里的花草也油绿绿的,傍晚的时候坐在竹床竹椅上头,外头买来的瓜果已经用井水湃的凉凉的,苏少白喜欢随手拿起一个杨梅放嘴里,酸甜的汁水从嘴角流下来,然后叫:“东玉,来帮我擦擦。”

    唯一不好的算是天热莫东玉容易没胃口,苏少白走到厨房一看,有新鲜的蛤蛎,海带,五花,凉粉,还有些蔬菜,于是很开心的说,“没关系,我到厨房露一手,整几个家常口味的小菜给你尝尝。”

    大厨一开始当然不肯,自己的活计不能让人抢了哇。不过莫东玉想看看他到底能整出些什么来,干脆放了大厨半日假。

    苏少白先泡海带,也是他没有经验,结果几片泡了一大盆。再把蛤蛎里的泥沙洗净,五花飞一次水,该切丝的不切丁,莫东玉见他做的有板有眼的好生奇怪,苏少白解释给他知道:“小时候哥哥农闲的时候帮乡亲邻里做饭招待客人,我在边上看也看会了。”

    接下来,他将五花炖上海带;凉粉,黄瓜丝还有豆腐丝用芝麻油,白醋和蒜泥一拌;最后用葱,姜,干辣椒爆香加控了水的蛤蛎旺火翻炒;另外切了几片西瓜充数,也算是一个菜。

    莫东玉先夹的海带,苏少白期待的看着他,“不错,浓郁鲜美。”评语很高,于是苏少白又高兴的指着蛤蛎说,“这个有点点辣,但是味道更好呀。”

    也不必就白饭了,这些菜吃下去,若还不饱就喝一碗绿豆粥也够了。

    “怎么突然觉得咱们像在过日子一般?若是不必考什么进士的,就这样多好?”苏少白笑着说。莫东玉咬着西瓜,“听天由命吧,我还羡慕你呢,若是考不中,干脆游山玩水更逍遥!”

    “呸,我肯定能中!”苏少白不乐意了,“游山玩水可以等我名满天下,辞官归故里的时候再去不迟,我还打算画遍各地山水,好歹也留下个名声!”

    “哟,连几十年后的事情都想到了?”莫东玉打趣他,“很多人都去庙里求签,据说六和寺的签很灵验,上签必中!”

    一听到六和寺,苏少白本能的一哆嗦,“只有一个这一个庙灵啊,不是还有飞来峰灵隐寺吗?”

    “可是本城的规矩是考生要拜六和寺啊。”莫东玉解释道。

    三年一会试,杭州城里的考生把大小客栈都住满了,除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种种发愤苦读之外,也有不少的旁门左道,考试内容无非四书五经,听说有人将厚厚的四书缩印成极小的一本完全可以攥在手心里,不过售价可不便宜,要五两银子一本。另外也有卖范文集子,据说还真有人照猫画虎的中了。

    江南贡院有两万多号房,这些年无大灾,所以参加考生的学子越来越多,而能被选中的也就只有一百多人,所以很多人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日他们到贡院外头去拜了先师孔圣人后,莫东玉说,“少白,家兄为我办了晚宴,预祝考试顺利的,你和我一同去吧。”

    “东玉,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现在去你家,风闻不好。”毕竟莫家是世家,莫东阳又在翰林院,的确不是时机。

    “那你先回家温书吧。”莫东玉嘱咐了他一句。

    “知道了,”苏少白应道,他心里还加了句:“现在就开始管我了吗?”

    百中取一的机会,阅卷的主考用的什么标准很难评判,其实苏少白的内心里并非像他所想象的那样充满了自信。

    所以有人来向他推销今科试题的时候他难免有些心动了,只是这试题开价二十两银子,一般考生是买不起兼不相信的,于是那人拿出了那本微型的四书,开价五两,苏少白纯属为了那书印的很是致,他随便看了一页,虽然字比蚂蚁还小,但却没一处错的,就掏钱买了一本,留着鉴赏。

    等他到了巷子口突然有人叫:“苏公子。”听声音不熟悉,于是他继续走,然后又听人叫:“苏少白。”这才回头去看,一个戴着帽子的人站在那里,看起来怪怪的。

    “切,才几天就不认识人家了,”那人又说。

    苏少白确定此人是对着自己在说话,又看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小和尚?”

    可这人明明穿的布袍而非僧袍,最好笑的是还头上戴着一个帽子,不伦不类的。

    “人家已经知道你的名字了,你少装不认识了!”不闻委屈的说。

    “你怎么这副打扮?还俗了?”苏少白这才发现不闻的声音比以前沙哑,所以一开始他没听出来。

    “人家想你了,你都不来找人家玩。”不闻走过来仰头望着他,一双眼睛还是那么清亮。

    “我很忙啊,不是每个人都像你那么有时间。”苏少白还没忘了这家伙是怎么把他的平安符弄丢的。

    “我知道,你要会试嘛,早点告诉我帮你弄试题啊!”不闻见他没有凶自己胆子又大了起来。

    “你少吹牛了,真以为自己是活佛啊!”苏少白懒得理他,准备往回走。

    “嘻嘻,你刚才买那个人的假试题,难道就不好奇我的真试题吗?”不闻赶紧跟上。

    “我可没买那试题,我不过买了本小书玩玩,凭我的能力哪里需要那些伎俩。”苏少白突然一皱眉,“你害我还不够惨的啊?别跟着我了,找别人玩儿去!”

    “可是我知道你会试以后真的特别要来了考试题啊,你不要不是浪费了吗?”不闻急切的说:“别去温书了,陪我玩一天,我就白送给你,算是上次的补偿好吗?”

    苏少白压儿不信他,只顾着自己快步的走。

    不闻追了一段路,越来越吃力了,不由的恨恨的一跺脚,“人家这回是真的啦。”

    很久不见苏少白,整天闷在庙里头哪儿也不能去,方丈大师还特别的请了戒律院的首座出面罚他在佛堂里跪了三天三夜,本来觉得当个和尚也很逍遥的他,第一次有了叛逃的念头。

    (九)在线阅读

    (九)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