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十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夜挽回天下春 作者:深宵

    (十七)

    苏少白没有直接带不闻回家,他不知道该如何向哥哥嫂嫂解释,难道要照实说:“全是这家伙害的我……”这肯定会让大哥伤心,也保不住让自己动怒。

    他将不闻带到了空屋那里,房子是修好很久了,家具却尚未弄好,屋子里也十分凌乱。

    可不闻看到房里的架子床还是欢叫了一声倒在上面:“知道人家有多久没睡床了吗?”

    苏白冷着脸走上前,揪着他的耳朵:“给我起来,这里不是给你睡的。”

    也不知道几个月时间没剃头,他的头发竟也长到齐肩,用头绳胡乱绑着,闻着一股子馊味,苏白一气之下,拎着他的耳朵将人撞撞跌跌的带到小河边,“你该好好洗个澡了!”

    已是寒冬腊月的天气了,南方的河水也一样刺骨,不闻哆哆嗦嗦的:“水好冷,我能不能提回去烧热了再洗。”

    苏白叹了口气,松开手靠在树边:“这都是你自找的!”

    “相公,人家千里迢迢的来投奔你,你不能这样对人家啊!”不闻可怜兮兮的说。

    又来了,又来了,苏白低下头压抑自己很想揍人的感觉,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将对方乱揍了一顿之后,对方说不定会拍手叫好,想到这里深深的挫败感让他顿觉无力,“小和尚,到底怎么回事,你今天若不一五一十的说明白,就别怪我不客气。”

    “相公,你知道什么?”一天才吃了那么一碗饭,不闻早已饿了。

    “从头开始说。”苏白干脆往地上一坐。

    “嗯,可是我饿了。”不闻试探着说,苏白听到之后指了指河水,“要我帮你吗?”

    “不用了,相公,我说,我说。”不闻连连摇头。

    “相公你知道我法号不闻,但其实我本名叫东方不败,我爹叫东方朝云,他是个很会做官的人,传说我姐姐出生的时候家里飞来一只凤凰,后来她就进了,我出生的时候什么都没来,可是他说要我为皇帝祈福,所以我就当了和尚,我姐姐就当了贵妃,算是皇帝的第二大老婆……”

    苏白想起来了,一个家里是皇后,一个家里是贵妃,好死不死的两个冤家!想到自己的遭遇,恨恨的骂道:“贵妃了不起啊,宰相了不起啊!”

    不闻见状接着说:“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爹才是真贵妃,我姐只是个傀儡,拿来装样子的。”

    “啊……”这下苏白的嘴巴张的能放个拳头进去。

    “废话,不然怎么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嘛。你不信?我小时候亲眼见他们做那事呢,呵呵。”不闻眨了眨眼睛,得意的笑起来。

    “你那时候能明白?”苏白咽了口口水,当年自己闷了五年,这家伙还真是神啊?

    不过他看着小和尚笑得欠扁的样子,就知道他又开始扯蛋了,他站起来,踢了不闻一下,“我想你还是应该下去洗个澡。”

    可怜的某人,连连退后,又不小心跌了一跤,终于扑通一声落到水里。他又惊又怕,竟是越挣扎越到深的地方,边扑腾边尖叫:“救命啊,相公!”

    苏白从小在河边耍大的,很清楚冬日的水最高不过齐而已,怎么也淹不过不闻的脑袋的,也就乐得在一边看热闹,“河里有鱼啊,抓几条我们烤着吃,”他优哉优哉的说。

    不闻爬上来的时候几乎冻僵了,两人回去之后,苏白又恢复了冷脸,指着右边的那间空屋说:“睡到那里去!”

    右边的空屋只搭了个灶台,什么都没有,不闻哭丧着脸,“相公你好狠的心。”可苏白却转身走开了,他只好蜷缩着窝在角落里头,不停的晃动身子来找到些暖意。

    苏白回到哥嫂家里,他们都要睡了,以为他是做活计到现在才回来,也并未多问,不过嫂嫂给他留了些饭菜,他热了热,塞饱肚子本来打算睡下的,却始终狠不下那个心,叹了口气,还是用罐子胡乱装了点剩饭,又夹了床被子,到了那屋子,透过月光,看见不闻身上还湿着,又不停的点头,知道他是困了。

    “喂,醒醒,吃点东西再盖个被子睡吧。”他将小和尚叫醒。

    “相公,我就知道你是好人!”小和尚飞快的将湿衣服全部脱去,然后用被子将自己裹成一团,饭也不吃,拖着一行鼻涕就睡了。

    接下来的几日,苏白都没能成功的将小和尚赶走,唯有狠狠的说:“留下来就得做活!”

    于是苏大哥就见到小弟身后跟着一个秀秀气气的男孩子,但苏白却说,这个是捡回来的长工,有口饭吃就行,家里什么活都让他做好了。

    苏大哥有点不习惯:“谁家的孩子,今年多大了?”

    不闻甜甜的一笑:“苏大哥好,我过年之后就满十七了。”

    “唉,没爹没娘就是可怜见的,吃不饱饭吧,个子长得这么矮。”苏大哥叹了口气,倒是先拿出一盘米糕递给他吃。

    不闻看了看苏白的脸色,才敢拿起一个来放在嘴里,还没等他吃完,苏白就说:“走吧,好多活计等着人做呢。”

    江浙地方,过年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就是打年糕,苏大嫂早已将好的糯米和粳米用冷水泡了好几日,苏白将家里的石磨洗的干干净净,接下来就得把米都磨成米粉,往年都是小毛驴推磨,今年换成小和尚来推了,他从未玩过这个,一开始也是极有兴致。

    不过年糕做出来要祭祖,要酬神,要送亲朋好友,每家起码得做个百十来斤的,小和尚推着石磨不停的走啊走啊,这才开始暗暗叫起苦来,最后竟然让他走到浑身发热,从清早磨到中午时分,方才做完这一步。

    接下来就是蒸,苏大嫂早就麻利的将竹蒸笼摆好,堆的跟小山似的高,在里面将米粉一层层整齐的码厚,等大锅的水滚了,就将蒸笼架上去,然后又将柴禾添的旺旺的,一阵子之后就能闻见新糯米的甜香味儿了,蒸好之后,当然是苏白的侄子们一人先分得一小块儿吃着。

    不闻才休息了一阵子,却被告之,接下来又是力气活儿了。他得帮着苏大嫂将熟粉团搬到石臼里头,苏大哥则举起石锤,用力捶打石臼中的粉团,每打几下,就要不闻将粉团不断的翻身,以便于打的足够均匀,他开始总是不敢翻的太久,害怕苏大哥的石锤砸下来,苏白看着好笑,于是自己抢过石锤来抡,又故意做出要砸小和尚的手似的,惹的他哇哇大叫。

    孩子们也乐呵呵的每过一阵子便进来闹腾一番,可是眼看着地上的影子一点点偏西,苏大哥着急了,不能打到晚上不是,于是又抢过石锤来,毕竟还是他的力气大。

    一直打到粉团韧得发亮,不再黏手了,这才又开始下一步,孩子们也帮着一起将粉团搬到堂屋里的桌子边上,上面早架上了大案板,将所有的粉团放在上头,苏白和小和尚分别将一毛竹杠各持一边,用尽吃的力气,不断地进行加压,压薄后又反复折叠起来再压,越压越韧,最后终于压成了一块长方形的大年糕坯子。

    此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可活计还没做完,必须点起油灯来,三个男人在苏大嫂的指挥下,用长长的棉线,将年糕切成一条条的,摆在一边晾干。

    不成形的边角料也不少,当然不能能浪费,苏大嫂很巧的将其中一些用剪刀剪出鱼鳞,再将头和尾点上红色,便是‘年年有余’了。还有些就由孩子们乱捏成小兔子,小马什么的,当然他们少不得边做边吃就是了。

    等这项活计做下来,已经是月在中天了,全家人才简简单单的吃了饭,早早的睡下,明儿一早,还有别的事儿忙呢。

    原本不闻都睡着空屋那边,可今天晚了,苏白只好让他留在这儿睡。可恼火的是不闻死活不肯睡地上,苏白不得不和他两个挤在床上。

    不闻的脚年年冬天都要生冻疮,疼倒不是很厉害,唯有晚上被窝若是很热时,极易发痒,那滋味,不是亲身体会不到,于是他过一阵子就蹭几下,等耐不住之后又蹭,如此这般终是痒的睡不着了。

    此时苏白早已睡的鼾声大作,不闻皱着眉头看着他,‘咦,怎么张着嘴睡觉,’看了忍不住想笑,不闻终究是个小孩子脾气,于是就想:‘哼,白天让人家做那么多活计,该怎么报复你一番才是。’

    他的大眼睛滴溜溜的转了一圈儿,有主意了!

    (十七)在线阅读

    (十七)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