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4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绮罗香 作者:蒜苗炒肉

    绮罗香 作者:蒜苗炒肉

    在迷惑,只见流景已忽地坐了起来,手指在地上迅速划了几道,细看之下,竟是薄言今日画的西北驻地的简图,流景指定一处,“或者先取这里?”

    宁慧凑过去细看,却是灵西以西,旧朝辖地陈山县,心里略微一转,尚有些迟疑,“除非灵西军军需……”

    流景郑重点头,“正是如此。”流景原未想到此处,只是宁慧提及以后两人或可在西北安宁度日,心里不觉把西北诸地都过了一遍,才想起陈山虽小,却是个交通要道。

    两人心里都有些激动,战事陷入死局,攻灵西或救南地,正是相持不下,转往陈山或有生机,又怎能不激动。

    论起正事来,两人都神色凝重起来,流景指着陈山与灵西相接之处,“灵西军所需粮草,必然得经过陈山县,再往灵西供应,我听镇安守军大人的意思,是军需不足,咱们不如去抢一把,灵西军必然会乱,到时便可乘机出军。”

    宁慧略略沉思,“抢一把……粮草……”她眼眸一亮,“着人漏液潜行,佯作攻陈山县,陈山既是粮草必经之地,灵西军定然出兵援救,到时便可进灵西,得城池!”

    “回去,回去详细计议!”宁慧说着站起身来,整理衣衫。

    流景仍旧像来时那般,伸手搂着她的腰身,几个起起落落之间,已靠近营地,两人就着月色进了宁慧宿地,卷耳和衣而卧,此时听到动静,倏然起身,“先时守军大人来寻过公主!”言毕眼睁睁望着两人。

    不知怎么,两人都微觉尴尬,流景若觉尴尬,便是一张平静无波的脸,一言不发,倒是宁慧神色自若,“军情胶着,与流景商议些公事!着人去请守军大人和薄言先生来议事。”

    卷耳瞪了两人一眼,却也并未反抗,自是出门去找人了,待她出去,宁慧便开门开窗,“好浓一阵酸味,你闻见没有?”

    “你……”流景以为她说正事,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一时竟是语塞,但看宁慧还是含笑看着她,不由在她额上戳了一指,“你啊!”细听外面无人,便将人搂进怀里,“哪里是卷耳有醋味,是你才有。”

    宁慧笑了一下,“她有,我也有,只你没有。”

    “我……”流景带要辩驳,但她待卷耳并无逾越之想,一时也不知从何辩起,只得将宁慧搂得更紧,“你别有醋意,谁也没用的。”

    耳听得外面脚步声响,宁慧轻轻挣开她,“也只卷耳那个笨丫头有醋意,我才没有!”

    宁慧整一整自己衣衫,又替流景整了一整,两人形貌端正之时,薄言与镇安守军恰到了门外。

    作者有话要说:  看看以前的章节,内容提要多正经!现在的内容提要止不住地往歪路上走,作者君挡都挡不住,真是十分忧伤`````

    ☆、兵行险招

    卷耳多点了几盏油灯,又给每人沏了一杯浓茶,才自觉出了门。

    行军途中诸事简便,茶叶也是粗劣,只有一股艰涩的苦味,不见茶香。

    薄言酌了一口便放下了,他虽旅途劳顿,此时又被半夜拖了起来,但精神尚好。

    镇安守军不似他那般矍铄,只把半盏茶喝尽,才睁开恹恹睡眼,打了老大一个呵欠,“公主簧夜召集,有何急事?”

    宁慧等他这个呵欠打完才慢悠悠道,“既然灵西与南地皆难攻下,不如去攻陈山县。”

    “陈山?”镇安守军倍感惊讶,“单攻陈山又有何用?”

    西北大半在新朝手中,如今被旧朝三皇子率军围困。另一半在旧朝手中,毗陵别国,若攻陈山可算孤军深入,正夹在西北守军与三皇子军队中间,若三皇子率军来救,便是死局。

    薄言却微微捻须,眉头微蹙,只是看了宁慧一眼。

    “旧朝大军粮草需从陈山转运而来,若攻陈山,他们必然回军来救,届时便趁机收复灵西,得了灵西,再救南地,战事便有转圜之地了。”宁慧不急不缓。

    薄言心里赞许,却依旧不自禁地蹙眉,“既然是佯攻,便要趁夜行军,一面人衔枚,马摘铃,拖上树枝扬尘,虚造声势。一面暗中散布消息,叫灵西军知晓他们的粮道要断。”

    “只是,若灵西军回军来救,佯攻者定然寡不敌众,这批人只怕要折了。”薄言宽怀仁爱,在安定县率民兵抗击凉人时便极爱惜自己手下,此时若按宁慧计策,却是明知是死地,并暂无逃脱之路,且还要派人前去送死了,当下心里便有不忍。

    “选身手矫健敏捷者,若有可能,设法运些粮草回来,若无可能,就烧了他的储备,即刻撤退。”宁慧似无所动。

    行军打仗必有牺牲,且宁慧性子冷,她心里将这等事视为自然,根本没有薄言那等凄然哀伤的心思。

    兵者诡道,她只想尽可能多的打胜仗,得城池,好叫哥哥早日一统山河,那时她和流景军功在身,才能立稳脚跟跟哥哥争一争。

    安抚民心也好,玩弄人心也罢,终究只是她达成此等目的手段,工具。

    却不想她这样冷漠神色,薄言看了却是一阵心寒,不由眉头紧蹙。

    他归降一事,虽是卷耳反复劝说,却也诚然是从黎明百姓身上考量——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旧两朝终归要有一方得胜,他心里虽不愿意承认,但旧朝确然已在当今圣上手里伤了根本。

    而新朝却是立国未久,百废待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若他能为百姓福祉尽绵薄之力,最好是选择新朝。

    而况那时宁慧日日谦恭谨慎,尊崇有加,他心里便对宁慧很有几分改观,一时便应了下来。

    如今看来,宁慧那些虔敬尊重,也是一种手段罢了,这个人心里并没有半分慈悲念头。薄言愤恨之余,却又有几分担心。

    人心难测,若只是像宁慧这般,收起坦诚,将人心作为手段,玩弄于鼓掌之间,必难长久。若新朝皇帝也是这般心性,那他……

    薄言心里起伏难定,再看宁慧,沉静稳重,正与镇安守军和流景三人详细商议着佯攻事宜,油灯照出这位公主的侧脸,清雅里偷着几分冷酷。

    直到天色将明,才将诸事定了下来,命众人偷偷砍伐树梢,以做疑兵,又布局散布消息,叫灵西军得知夜袭粮道之事。

    他们四人几乎一夜未眠,白日便都倒头大睡,已备晚上行事。

    傍晚时分薄言已将地形地势与流景交代清楚,流景率领两千轻骑,夜色四合时出发,出兵陈山。

    她心头牢记宁慧嘱咐,若有可能,便将旧朝囤积粮草烧尽,因此一路紧赶慢赶,不曾歇息,四鼓时候已到陈山城外不远处。

    他们马屁股后面拴着树梢,跑起来尘土飞扬,气势宏伟,原是为迷惑灵西军所设,但这一路赶来并未见灵西军身影,不知是他们行军太快没赶上来,还是出了别的变故。

    流景也无暇细想,秋日天亮的尚早,若是再行耽搁,他们必然曝露在城防之下,到时弓矢箭雨下来,他们原形一露,区区两千人还不足别人塞牙缝。

    她令众人解下马匹后的树梢,先打马观察一番,果见如薄言说述,西南不远处有座矮山,树木茂密,藏身的好去处,当下令人潜行过去,待进了矮山,马匹难行,都下了马,牵马而行。

    此时流景倒心里安定下来,纵使灵西军赶来救援陈山,他们已在林子里躲得不见踪影,没了灵西军这一后患,她只需尽快找出粮草囤积之地便可。

    两千人分先后接近陈山县,流景先四处探查,却见陈山县虽是偏漏,却守军森严,若想偷偷烧掉粮草着实不易,她思忖一尚,决定冒险而行。

    四鼓刚过不久,正是起床前睡得迷糊的时候,就听城中鼓声堂堂,守城将士迅速穿行,火把照亮暗夜,却是有敌人攻了过来。

    睡眼惺忪的百姓惊醒之后,都有些茫然无措。

    新朝军攻击西北诸城,他们早有耳闻,战火绵延甚广,他们也是无处可逃,便只得在城中苟安一时。

    后来又听说新朝军队军纪森严,攻城之后与百姓秋毫无犯,且免赋税三月,便有些雀跃有些期盼。

    谁知新朝军只打到灵西,并未过来。

    后来旧朝军又来,百姓们确实惶恐了一番,谁知这次旧朝军也是纪律严明,并不侵犯百姓,且又得令,叫百姓好生居住,继续农事生产,不可恐慌,也免赋税三月,只有一条,若有异动,死守城池。

    一时之间陈山守军多了许多,平日进出城门盘查严密,一副严阵以待的迹象。

    对百姓来说,守那边不是守,在谁手下不是讨生活,如今在旧朝军辖下,便只有乖乖听旧朝军的话了。

    因此茫然过后,都穿衣整帽,拎起锄头犁头铁锹门闩,准备起来。

    果然片刻之间就听外面锣声四起,征集民兵的人来了。

    然而出门之后却又有些茫然。

    陈山县虽小,却也有四座城门,这时便见四座城门有三座近处都是火光四起,敲锣的人急着冲他们喊,“水,水,快灭火!”

    百姓们便都扔下耕锄工具,齐齐跑去换了锅碗瓢盆木桶夜壶,端着水朝着最近的城门去救火。

    秋日干燥,微风助着火势,临近地屋宇烧成一片,一时哭喊声四起,乱成一团。

    三个城门近处已遭了火灾,却并未见敌军,只有正门北门未见火势,只怕敌军是故布疑阵,要着重去攻北门,守城将士将大批人马派去北门,却也不敢轻敌,在各门留了三千人防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