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5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奸妃重生上位史 作者:彭小仙

    分卷阅读57

    在榻上滚作一团,险些压着了阿雪。朱翊钧趁势压上去,挠着她的痒痒,顺带把阿雪给挤到塌下去。

    《酒色财气四箴疏》?早不知道忘哪儿去了。

    湖北蕲州

    这是陈矩第三次敲开李家的门了。

    第一次,领路太监因李时珍婉拒圣旨而出言不逊,二人被赶出李家。

    第二次,李时珍不在家,其子李建元告诉陈矩,父亲前往城北的龙峰山寻找蕲蛇,不知何时归来。

    陈矩也没说什么,直接租了李家附近的一所宅子,直接等着。

    这日,李时珍终于外出多日后归来。花白的头发有些蓬蓬的,人晒得黝黑,却极有精神,身上穿的短打遍是干涸的泥巴,双腿的裤脚卷起,斗笠挂在背后,草鞋的鞋底几乎被磨穿,手里拎着一个竹篓子。

    陈矩站在窗后看得分明,沉吟了一下,还是推开门,前去李家打搅。

    李时珍的心情很不错,他将坐在院中,打开竹篓,细细观察篓中的蕲蛇。片刻后,取了墨笔和粗纸,字迹潦草地快速写下东西。

    笔方停,粗黄的纸上便投下一片阴影。

    李时珍抬起头,眯着眼睛认清来者。

    “陈公公。”李时珍朝他笑笑,态度谈不上坏。他行走民间为医多年,见过不少内监拿着皇令当令箭,处处为害百姓。自己无官无权,管不了,但心里到底不忿。

    陈矩几番上门,给识人不少的李时珍留下不错的印象。但他知道对方多次打搅的缘由是什么,态度可以好,但口却不能松。

    “李公。”陈矩拱手,也不顾院中黄土灰尘,就在李时珍身旁坐下,“看来李公出门一趟,颇有斩获。”

    李时珍捋着胡子,呵呵笑道:“不求甚解,非行医之道。”他望着满院晒着的药材,“行医数十载,疑难杂症举不胜举,许多尚无法医治。我到底上了年纪,终有一日故去。只望能替子孙留下点东西,盼着后来人能解百姓之苦。”

    陈矩听出李时珍话中之意,心中略有猜测,越发仔细起来,“李公德高,咱家佩服。”

    李时珍摆摆手,将竹篓仔细收好,摆在墙根下,“陈公公几番上门,我都不曾好好招待,今日不妨留下吃个便饭。”

    “善。”陈矩眼尖地看到李时珍手中纸张一角露出的字来,轻声念道,“本草……”

    李时珍见陈矩留心到,大方地拿给他看,“我欲著书,取名为本草纲目。”

    陈矩皱眉,“李公本意大善,只书商重利,此书怕是难以刊发。”

    李时珍长叹,他何尝不知道呢。“罢,不提这些,陈公公随我一同进屋吧。”

    李家今日的午膳吃得尤为畅快。李时珍与陈矩二人性格相合,一人走南闯北,见识非凡,一人有心奉承,真心钦佩。兴浓时,李时珍叫儿子拿出存了多年的药酒,与陈矩饮。

    膳罢,陈矩归家。

    药酒有些冲头,连陈矩这个千杯不醉之人都有些上头。但他神智还是清醒的。想起临出京前,张宏对他说的话,不禁暗下决心,定要请得李时珍进京。

    张宏近来觉得自己年岁渐长,该是要退了。后继之人倒叫他有些犯难。以他的脾性,断容不得奸佞小人身居高位,留在圣上身旁。多年观察下来,只有史宾和陈矩二人可堪大任。史宾与翊坤宫关系不错,张宏原是更偏向他,可到底在司礼监的年份不长,岁数也小,恐压不住人。

    最后,选定的乃是陈矩。

    此次让他出京请李时珍出山,也是有意让人在朱翊钧跟前露脸。

    烦乱思绪搅得一时睡不着,陈矩索性起来去院中的贵妃榻上躺着。

    晴空碧朗,白云飘浮而过,繁茂的枝叶挡去大部分的阳光,在树叶间隙洒下细碎的光芒。

    微风习习,吹散了陈矩身上的几分酒意。

    本草纲目。

    陈矩沉吟几分,最终决定写书一封,叫人快马送回京城。若可行,自己说服李时珍的把握就大多了。

    京城与湖北两地迢迢,书信往来甚久,过了月余,陈矩才收到张宏的回信。信上只有一个字。

    可。

    陈矩信心大增,推开门就上李家去。

    这一个月里,他和李家上下打成一片。原本最反对父亲上京的李建元,最后竟也成了陈矩的说客。只李时珍还犹豫不定。

    “李公若愿进京替殿下诊治,咱家可帮李公刊行《本草纲目》。”陈矩目光灼灼,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李时珍狐疑地看着他,“陈公公何出此言?”

    陈矩笑道:“我月前修书入京,已得陛下首肯。待李公整改完后,便由翰林院与李公一同纂修《本草纲目》,而后由宫中内府刊行。李公,意下如何?”

    极大的诱惑,从天而降,就摆在李时珍的面前。

    日思夜想的美梦触手可及。

    李时珍大喘了一口气,摆摆手,喃喃道:“容我想想,容我想想……”

    陈矩又道:“即便李公对殿下之疾束手无策,书还是照样刊发的。”再加一把火,“李公,医者父母心,中宫为着殿下的病日日以泪洗面,李公于心何忍。”

    李时珍一咬牙,“待我收拾好书稿,即日启程。”

    陈矩大喜,朝李时珍行一大礼,“多谢李公!”

    李时珍摇摇头,将人搀起来,“担不起此礼,担不起。”他整了整仪容,肃然道,“有劳陈公公为某费心。”

    “李公行医,心系百姓。咱家不过举手之劳,当不得。”

    二人商议了出发日期,李时珍就着手整理行囊,将所有书稿小心翼翼地装在香樟木箱中。

    李建元在窗边看了会儿,推开门进来,“爹,你真的要去京城?”

    李时珍点点头,既然已经答应了陈矩,那这趟是必去无疑。

    先前父亲咬死不点头的时候,李建元一直当着说客。但如今见父亲真的即将踏上行程,李建元又有些希望父亲可以留下来。他对自己没有自信,无法管好父亲留下的医馆。

    再者,李建元细思后,觉得父亲北上入宫,难免会卷入纷争之中。

    李时珍一边收拾,一边道:“为父总是入宫做过太医的人,你无须过多担心。”他直起身子,走到李建元的身边,语重心

    分卷阅读57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