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8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中宫令 作者:请叫我低调君

    中宫令 作者:请叫我低调君

    你还这么年轻。”

    皇后心里压着一座座山,步履沉重。救桑枝的事情绝不能太明显,不然只怕惹太后不快,反倒给桑枝带去祸端。她必须忍,至少现在,一定要忍。即便心里已经无比焦灼,但皇后的功力就在于不管心底再怎样波折,面上却不能露出半点。

    刚出永寿宫就遇到迎面过来的蔡婉芸。蔡嬷嬷一听说皇后回来,早就在坤宁宫里准备迎驾了。可久等不至,便自己出来迎接。

    永寿宫的事情被悄无声息地压下去,没人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曲折。只是永寿宫突然换了守卫,私下静妃被禁足,太后还特地给静妃换了个侍女代替锦绣。这些事情无波无澜的进行着,几乎没有人在意,毕竟永寿宫这里向来就堪比冷宫。只有皇后和静妃心里清楚,名义上是太后派来的侍女,实际上不过是太后耳目。只不过这个侍女日子也并不好过,左右静妃可不是个任人拿捏的主。约莫三五日,太后就又气又无奈地将侍女撤走,只下令静妃静思己过。

    皇后一直很顺从的模样。既然奉命处理静妃一案,自然就少不得要查探锦绣的下落。但是已经五六天过去,皇后只查到锦绣去了白云观,自此就失去踪迹,这让皇后心里咯噔一下,心生不祥的预感。此外,冬猎回来已经进入十二月,就快过年,宫里各项事宜都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皇后忙得不可开交。锦绣的下落,救桑枝的契机,过年的准备,再加上本就乱成一团的心事——所有的事情都堆积起来,皇后娘娘心力憔悴,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反倒是桑枝,相比皇后娘娘,日子过得竟勉强算尚可。外院无非做苦力,工作强度大却吃得糟糕睡的少,环境还整个就是脏乱差,已然食不能果腹,虽非衣衫褴褛但粗布麻衣只能蔽体却不能御寒,尤其天气越来越冷,日子当然不好过。但好在这里的人都朴实,没什么坏心眼,各自做各自的活计,不会勾心斗角。还有诸如三姑之类的从宫外雇来的临时工,到底少些宫里的沉闷规矩,还会说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桑枝这一个多月过去,整个人都糙了不少。双手就不用说了,一层薄茧早就爬出来,粗糙刺人。脸色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虽不至于面如菜色,但到底也是黑瘦了不少。她唯一能做的也不过就是尽力把自己的床铺和衣物打理干净,可惜几乎每天都要搬炭,衣服每天脏得看不出颜色来,但桑枝始终坚持洗干净衣物。如果不坚持保持整个人干干净净,她怕长此以往下去,自己也会变成如三姑这样的人,只求温饱别的全不顾,她心里绷了根弦,怕自己会被环境同化。

    外院的人都直说她奇怪,还劝她何必白白浪费力气。这里的人就没人衣服是干净的,只有桑枝每天穿的干干净净,尽管这干净也只不过是早晨起来那一会儿。她们当然不能明白,干净整洁对桑枝来说是最后的坚守。不像其他人那样头发又脏又枯,油腻腻的黏成一团胡乱蜷缩在脖子里,桑枝逮着机会就去老宫女那里蹭洗澡,她把头发盘起来,露出光洁的额头,看起来干练舒服。

    虽然和所有人一样衣物一样干活,但她是不同的,她有条不紊,她面带微笑。她看天是辽阔的,她看云是飘逸的,她一无所有跌落谷底时,依然可以享受天地赋予每个人同等的景致。她和她们是不同的,总是不同的。

    当然每天都很累,几乎精疲力尽。天冷了,晨起第一件活就是搬炭。桑枝看着运炭车过来的太监,发现他们站姿都如此统一,好像内八字,不由好奇道,“你们站着的姿势怎么都一模一样?”

    一个小太监得意道,“这可是白云观的道长教我们的!”

    “教你们……这样站?”桑枝不理解,“这是什么名头?”

    “道长说,我们要是每天都这样站着,时间久了就不怕累。”小太监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道,“就这样。”他还特地站给桑枝看,“原来也没觉得,后来站久了,发现还真不觉得累了。”

    见小太监双手虚抱、双足脚尖内扣,曲体微下蹲,桑枝仔细打量一会儿,心中一惊,蓦地恍然,“这是站桩!”

    “站桩?”小太监不是很明白,“那是什么?道长没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只跟我们说,这样站时间久了就不累。”

    桑枝惊喜不已又啧啧称奇,“这是武术的基本功,站桩。要是长此以往坚持下去,自然受益匪浅。我往日只是有所耳闻,并未亲眼得见,没料到这外院里都是会站桩的人!”

    站桩一功,之所以叫基本功,就是因为人人皆可练习。难就难在能不能坚持下去,若是坚持不懈,强身健体自不必说。桑枝忙道,“不知道可否教我?”

    “这不行,”小太监摆摆手,“女人这样站,成什么样子,不行不行!”

    桑枝怎样央求,小太监们都不肯。倒是三姑后来看不过去,过来道,“我教你。”

    “三姑?”桑枝大吃一惊,“你也会?”

    三姑道,“可不是。我常来宫里做活,也常去白云观上香,有个老道姑看我身子不好教我的。我一个乡下粗人,可没那么多规矩,就跟着人家学了阵,你看现在我身子骨多壮!来,我教你。”于是拉着桑枝摆开了架势。

    桑枝目瞪口呆。没想到外院里竟有这些能人!心中哭笑不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高手在民间?只不过可惜,“高手”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高手。不过其实也算不得什么“高手”,只是这些底层老百姓,跟道观接触多,修道之士有悲悯之心,便亲授了他们一些强身健体的法子。

    不过这对桑枝来说,绝对是意外的惊喜。无论怎样,身体总是第一位的。而且桑枝模模糊糊觉得,自从自己安下心来之后,连记性都渐渐好起来,也很少生病。她想,难道是心定所以神安,心神安宁,故而身体渐稳?因而更热衷于每天跟三姑学站桩。

    只是在外院待得越久,桑枝瘦的越厉害,几乎快骨瘦如柴了。她想,不能再坐以待毙,要想办法把自己从这里弄出去。这天,桑枝还正寻思该怎样自救时,三姑忽然一脸惊慌的过来,神神秘秘地把她拉到角落里,小声说,“桑枝,我有事儿要跟你说。”

    作者有话要说:  好讨厌盗文。

    ☆、03

    打眼一扫,三姑双手都有些微颤抖,桑枝不由得皱眉,跟着她到墙角轻声问,“三姑,出什么事了?”

    三姑没有回答,先是四下环顾周遭,见没人注意这里才颤着手从腰兜里掏出一个用粗布包裹着的东西,“给。”

    “给我?”桑枝有些惊讶,“什么东西?”她一边问,一边掀开一层层粗布,直到最后一层,粗布上安静地躺着小半张百两银票,只是银票上腥红一片,上面歪歪扭扭画了一个字符,桑枝看不懂。

    三姑局促不安,“有人求我带给你的,我也不认识。”

    “宫外的人?”桑枝百思不得其解,心想是谁呢?她又不认识宫外的人。便在这时忽然想到,难道是原来桑枝的家人?可是不对啊,记得当初查奴籍的时候发现桑枝家因为实在太穷困,最后不得已把桑枝送入宫里换钱后,就几乎再没消息。她家里原本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桑枝年纪最大,能干的活最多。可惜实在养不起,小儿子病死,小女儿饿死,还剩下个二儿子给人家做奴才,大女儿也送入宫——毕竟桑枝家本来就是包衣奴才。奴籍上只写了这么多,别的情况桑枝也无从打听。

    现在听三姑这样说,桑枝心想,难不成是那个从没见过的弟弟?然而三姑只是摆摆手,连连说,“我不认识,我不认识。”

    “男的?”如果真是桑枝的弟弟,不认识很正常。

    三姑这才凑过来,低声道,“女的,已经死了。”

    桑枝大吃一惊,心里咯噔一下,“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好像是被人勒死的。”三姑一脸不忍心的表情,“昨儿我去白云观上香,路过后山看见的。不知道谁家姑娘被人下了毒手,吓我一跳。我到跟前拍拍她脸竟然没死透,死活拽着我,嗯……”顿了下,没说那人把银票全都给了她,又道,“然后就撕烂半张银票画了啥鬼画符。”三姑道,“桑枝,你认识吗?那姑娘可能看见我手里的篮子,知道我是宫里的,就让我把那东西交给你,还说啥没负你。”

    听得桑枝心惊肉跳,生怕自己再招上什么祸端,恨不能立刻把手里的银票烧掉。可那人是谁呢?这银票上的符号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交给自己?什么不负自己?桑枝云里雾里,脑子乱成一团。暗想,难不成是原桑枝的什么人?按桑枝现在倒霉催的处境,她是绝对不想节外生枝的。可又不由得想,那姑娘到底是谁?万一真是原桑枝的什么人,自己如此鲁莽地烧掉手中的东西就不太合适。毕竟人已经死了。想到这里,桑枝叹息一声,忽然眉头一皱,拿起银票放在鼻下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腥味,桑枝眉心一跳,“血书?!”

    三姑为难地点头,“那姑娘虽然看起来是被勒死的,但脸上手上都是血,怪吓人的。我没敢多管闲事,她说完话就没气了。”

    “……”桑枝久久不能语,心中无比震惊。女人,惨死,血书,没负他……这几个关键词连起来,简直可以脑补出无数冤案来。桑枝心潮起伏,顿时觉得自己手里的血书变成了烫手山芋,不不,应该是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