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5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娇娘美如玉 作者:我是浣若

    分卷阅读54

    着他去,咱不着急撵他走。

    至于安敞这个老贼,黄头回纥早死绝了,他永远不可能翻身。

    也罢,你先应付着这小张君,我替宁王送信去,叫他派人趁安敞带玺出寺的时候,夺下来。”

    待月面无表情,僵硬的跪着,应道:“是!”

    *

    天总算放晴了。张君回到陈家村的时候已交四更,此时还是浓黑天色,他一路走的两腿皆湿,站到如玉家院外,便见如玉站在满地桃瓣中,正在低头拿牙刷细细刷着牙齿。她要喂鸡喂猪,雨停了还要干农活儿,所以起的早。

    此时四周再还无人,张君转身进了如玉家的院门,推门进了她所住那西屋,屋中亦未点油灯。张君抹着炕沿坐了,满屋子如玉身上的桂花气息,不过片刻,她默声走了进来,于黑暗中十分熟络的,到炕柜上去摸梳子,摸到之后便坐在炕沿上,解发开始梳头。

    屋子里多了一个人,气息自然不对。如玉才觉得有些不对,张君整个儿便扑压了下来。如玉自然连踢带打,就算于黑暗中,她也一下子察觉出是张君来。安康眼看就要起身,厅屋还睡着个安康老娘,这外乡来的男子大摇大摆竟就进了她的屋子,如玉气的两手捶着,咬牙骂道:“登徒子,泼皮,你比老皮皮还不如!”

    张君被骂成了老皮皮,自尊上有些受不下来,松了手道:“你说过,在我考虑清楚之前,是可以这样的。”

    如玉不清楚这张君是真傻还是假傻,起身才准备要骂,便听窗外安康喊道:“嫂子,我早起不用吃饭,拿块馍就走,你再睡会儿!”

    这小子一路溜出门,连院门都替如玉关上了。

    如玉索性拆散了头发,坐起来道:“里正大人,你如今竟连些微的廉耻都不存了么?我是想依仗你出这陈家村,可还没有到任你鱼肉,随便就会放你入我卧房门的地步,你即刻给我滚出去,否则我就吵嚷出来,大家一起丢脸。”

    张君不像这些乡村人能适应黑暗,他自掏火绒出来点着了如玉置于炕柜上的灯盏,从怀中掏出当日柳生来时所带的银票,悉数压到了那炕柜上,用铜镜替如玉压好了,手指摩梭过她新勾的那株桃花,笑道:“我知你总不肯深信我,但我是真心实意要娶你做妻子的。你若写好了婚书,就给我看一眼,我仓惶不及备聘礼,只有这些银票,你到渭河县城金满堂的钱庄就可以兑换成银子,供你使用。”

    第34章

    说着, 他又另压上一沓纸并一本书:“这里有一份东西,是朝廷向各州县府传达每年夏税秋粮份例的制书,我另将这本会典留下,往后若县中再私摊杂税, 你们即可往秦州府告知县陈全,从而拒纳税款。

    另一份是我昨夜替你从县衙开出来的路引, 虽衙中再无人知,但衙门底档上有这一份东西,你果真要出门, 就等到出了渭河县再用它,普天之下, 无人再会拦着你的去向。”

    如玉翻起那银票数了数,值七百两之数。当年她哥哥赵如诲豪赌输尽家财,也总计不过两三千两, 这张君一下子就放下七百两的银票,如玉惊问道:“你那里来的这许多银子?”

    张君道:“柳生带来的,我身边无甚花头, 留着给你做聘礼。”

    既如玉拿了聘礼, 张君便觉得自己越发有了一份主人之气, 遂又四处检视, 见他送来的那份婚书与族谱也在炕柜上置着, 自己亲自起身,从如玉常用的砚台中沾了清水和墨,递笔到她手中:“把你的生辰八字写在一旁, 这就是正经婚书,你得把它给我,我好收着。否则,若是每每我夜里来,都叫你当个登徒子打一顿,那聘礼不是白给了?”

    如玉凑灯读过那张路引,上头果真写着:渭河县陈家村赵氏,因事离家奔京,各处官府见此引皆得放行无误!

    她一下子接了这许多渴望而不可求的东西,犹如在梦中,犹还在犹豫,张君已经握着她的手,洋洋洒洒写了起来。如玉挣着手道:“错了错了,我是八月间的生日,你让我自己写。”

    笔起笔落,转眼之间,如玉就把自己给买了。她拿着七百两的银票,不知该怎么办,眼瞧着张君叠起那份婚书转身出了门,忽而觉得有些不对劲,随即也连忙追了出去。

    安康老娘也才起身,柱着根棍子一路自台阶上往下摸着,如玉看了一眼,揣着银票夺门而出,随即被门外的安康一把抱住,这家伙没去上学,抱着块饼子蹲在门外听墙角。

    这时候一村子的人才起,家家户户屋顶上冒着白烟。如玉奔到沈归家,推门直接进了东厢。她才打起帘子,只觉得脖子一凉,一把尺长的钢刀,明亮而又锋利,张君反手捏着直接送到了她脖子上。

    如玉扬起双手,磕磕巴巴道:“是我!”

    张君收了那锋刃,问道:“为何今日无饭?”

    他显然在收拾什么东西,此时也不望如玉。如玉本以为张君就此要走,虽有了份婚书但毕竟还不是夫妻,此时也不好问他,遂转身又出了沈归家,回自家去做饭了。

    *

    连绵七八日的雨浇透了田地,麦苗眼看抽到了齐膝的位置,这时候就该要给麦田蓐草了。魏氏因为前些日子帮着陈贡而亏了如玉,此时便要在农活儿上帮她找补回来,所以早早儿的就挎着篮子拿着铲子,要帮如玉先蓐她家麦田里的草。

    如玉将自家的鸡与猪,并沈归老娘和张君的饭都委托给了圆姐儿,自己与魏氏、二妮儿三个草草吃了几口,连忙要往田里去。出村子才走到大麦场上,迎头便撞上陈宝儿,他手里依旧拿着面锣,见了如玉远远弯腰深深一揖,拦住了她们几个道:“族里来了告示,大家都听几句儿,听完了再去干活儿。”

    如玉与魏氏,二妮儿几个停在麦场上,陈宝儿犹还不停的敲着锣,等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村民们几乎全聚集到了麦场上。陈宝儿这回不再贴告示,直接跳到处高台上,高声喊道:“乡民们,咱们族长大老爷开恩,往后陈氏一族的媳妇们,邻村之间串户,或者到镇上赶集,只要两三人结伴而行,就不必往族中报备,但若是孤身一人,仍不可以一人走村串户,或到镇上赶集。要往渭河县城中,则仍须到族中报备。

    另就是,知县老爷也带了口谕来,因咱们陈家村的里正大人体恤乡民,要推辞掉一年的俸银,所以咱们村那每亩八文钱的青苗税,也就取消了。”

    他这话音才一落,除了村西头陈贡一家的亲眷们,牵涉到青苗税的人家皆欢喜的笑起了来。魏氏觉得有些不对,扯了扯如玉衣袖道:“如玉,另还有一样儿,就是咱们每年往族中交的份例,这陈宝儿不提的话,是不是陈贡不打算减了?”

    陈宝儿先说要黜免限制妇人们出行的族规,

    分卷阅读5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