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5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娇娘美如玉 作者:我是浣若

    分卷阅读259

    们戳你两个血窟隆。”

    张君随即便亮了禁军侍卫令牌,问这守兵:“齐楚将军可在否?我奉御命前来,要查机密之事。”

    禁军侍卫为皇帝近臣,凡执令牌者,内六宫禁廷也能闯得。这些只是最下等的守兵,并不清楚这些禁军们是如何行动的,还未看清楚,张君已经闯进大营,直奔统兵主帐而去。

    从大营门口到统兵大帐,大约有一里路程,张君本有两条飞毛腿,一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早见得这西京大营比赵钰当初管理时还要混乱,虽仍还悬提着颗心,却觉得自己或者还能活着走出去,遂直接剑挑帐帘。

    大帐中各营,各军的指挥使,三品以上共计六十多人,皆在营帐内待命。显然,是被召集在此,等京里传来的消息。

    外面的追兵被守兵拦在大营外,应该已经通过交涉被放进来了,而通知齐楚该去驰援京城的送信人,应当也已经飞马进了军营。

    六十多个三品指挥使,六十多双眼睛,眼睁睁看着一袭青衫的张君挑开帐帘。他是御前红人,又是永国府的二公子,在座的虽是武夫,就算有不认识的,一看他的相貌也能猜到几分。

    他随即便扔了佩剑在帐外,赤手空拳进帐,眼瞅着齐楚坐在帐中最高处的大榻上,抱拳叫道:“齐统兵?”

    齐楚在等京城的飞马传信,他当然认识张君,因为张君就是赵荡的门生,出入瑞王府多少回。

    但问题是,飞马传信的那个人,不该是张君,因为张君是永国府的人,而永国府又是太子一系。赵荡今天要杀的,恰就是太子。

    就在齐楚脑子里仍还在细细分辩张君究竟为何而来时,张君已经到了他面前,大榻筑于高台之上,张君仰面,自袖中掏出一份卷轴来,低声道:“先生命我传信来,概因京中已生变,飞马传信之人已经……”

    直到被一刀抹喉时,齐楚才知道什么叫他妈的图穷匕现。他就那么低头看着那份卷轴,卷尽而匕首现,张君匕首飞过,他脖子上血流如注。

    齐森派出来追他的五百多人已经涌到了军帐外,快马驰来的信使也在高喝:“瑞王有旨,命令西京大营将士们,即刻前往京城,发兵围成!

    齐楚将军出来回话!

    齐楚将军出来回话!

    ……”

    信使连着喝了两遍,忽而大帐之中一把匕首飞出,一刀封喉,哽得一口气,直接倒栽到了马蹄之下。

    齐楚脖子上血一圈儿细细往外渗着,接着变成了喷射。这时候六十多个三品指挥使才发现来了个不要命的,同时抽出佩刀,将张君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张君跳到那大榻上,一把将齐楚推远,高声叫道:“皇上口谕:瑞王赵荡私谋篡位,意图谋杀朕,如今已被朕拿下。

    张虎与张向二位将军勤王在即,西京大营三品以上将士,只要静待圣令,忠于职守,不生哗变,朕自会嘉奖尔等。

    若有寻衅滋事,集结围京,或不束勒下属,于兵中造谣生乱蛊惑人心,传朕之死者,杀无赦!”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今□□斗戏码比较多一点,不过这是绕不过的,这一次之后,张君的使命就完成了。

    我不知道我表达的清楚与否,所以在这里又赘余的解释一下。

    赵荡和端妃合谋要杀皇帝,张君阻止了,但并没有指出加害人是谁,因为说白了,他也不是想救皇帝,只是想拖延皇帝死的时间而已。

    太子放进来的花剌兵,是张震所带。大约就是两兄弟打架,赵荡手下人多,赵宣干不过,花钱请了一帮打手来,但这些打手杀完赵荡还要杀他,从此连他的家产都给占了。

    不过这个情节到目前基本就完了。

    下章开始张君和如玉要撕啦,撕啦。

    很多读者觉得赵荡既然喜欢,为什么不抢如玉。他当然知道如玉不会弃年青帅气的张君而喜欢自己,所以他一步一步戳破了如玉天真的爱情梦。

    第102章 合离

    这座大营, 虽然三年换了三茬统兵,但仅仅是换统兵而已。三等指挥使及下层兵士们, 大多还是当初张登的部下, 与张虎、张震几兄弟皆一同在边关打过仗,所以内囊仍还是张登的底子。

    六十多个三品指挥使, 一人一把刀若是戳到张君身上, 得将他戳成只刺猬。他反手将归元帝手谕递给离自己最近,长剑指喉的那位, 朗声道:“黄杞,你是天武军厢指挥使, 手下至少一万人, 皇上特地点名于你, 说你自十三岁与他征边, 到如今每日三更便起,亲自巡营从未间掇, 他信你必不会带兵煽乱,意图谋反,黄指挥使, 您自己说了?”

    年青小书生, 叫六十多个武夫围于中央,面庞白净气息温和,腔有正气,落口朗朗,说到最后微微一笑, 锋眉轻挑去望那黄杞。

    黄杞草草阅罢,见果真是归元帝亲笔,戳着私印,随即便收了佩剑,将归元帝亲笔递于身边另一厢指挥使。

    这六十多人中,像他这样能辖一万人的厢指挥使,总共有二十个,这二十人仍还相互牵制,在兵法中,也是要防着他们其中有一人生叛心要起兵造反。

    张君目光随即扫到那名厢指挥使身上,朗声道:“白勇,振武节度使白奢之三子,一门之中,边关三人,禁军四人,七子从军,皇上亦遥思你老父天年,前些日子还曾托我父亲登你白府之门,抚慰你之寡母。皇上曾说,就算西京大营整营之人反,他敢担保白勇不反,白指挥使,您说了?”

    白勇默了片刻,一脸讪讪也收了刀。

    不过半个时辰,归元帝亲笔手书之谕便已传遍帐中六十位指挥使,而张君站于那高台之上,两手负于身后,一袭青衫落落,如数家珍一般,或以帝王之言抚之,或已父亲张登之言抚之。

    直到最后一把佩剑落下,他仍是面不改色,收回圣谕,松柏一般,颌首而笑:“本官即奉圣谕前来,在无新谕送来之前,便不会离开。

    诸位也请稍安勿躁,大营之中,本官与尔等静待圣谕,如何?”

    擒贼先擒王,帐内帐外两具尸首,也无人将他们抬扔出去。一众武夫目睽睽,便见张君再不言语,转身到那张京畿地形图畔,负手背身,静静的站着。

    *

    直到文泛之与廖奇龙两位翰林学士,并宰执姜顺三人宣读诏书时,赵宣仍还没有明白过来怎么回事。

    太子妃姜氏在下面轻拽了拽赵宣的衣袖,给了个眼色,赵宣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福宁殿内,内侍们全被制服,张君所辖的禁军侍卫们掌握了整座宫廷,于是,遗诏才得已顺利宣读。

    赵荡最终没有等来他寄予希望的开封大营与西京大营,年近三十,如狼似虎的哥哥与兄弟总算没能挣得过面瓜儿一

    分卷阅读25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