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7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作者:剪风声

    分卷阅读79

    “呸”。捧着杯子走到窗边,看见仍被浓郁夜色包裹的窗外,遥远的天边一缕浅色流云颇为惹眼,她默默的“呸”声还没停下。

    好像这样就能驱逐噩运,坚定信心。

    直到被喻融的电话打断,他开口的第一句惊得她差点摔了杯子,“对方已经拿到钱,但还没放人。”

    “他们不是很有把握吗?!不是说给钱了一定行吗?!”

    喻融不语,等李不琢着急地“喂”了两声,才缓缓说:“我查到,那个辛格和沈通岱有关系。”

    “……”

    “沈通岱当初进入沈氏的时候,就派他负责大马的糖厂。后来糖厂准备撤离,善后工作也是由他安排。不过我查到的这些,沈蕴之又怎么会查不到,他不想声张,我猜是不想看见一家人撕破脸皮。”

    这状况超出了李不琢的想象,她顿时不知该如何接腔。

    一早知道沈通岱曾经差点把沈初觉溺死在水里,又听说他们的关系很冷淡,可绑架这种事难道不是穷凶极恶的人才会做出来的吗?

    “好消息是沈初觉没有生命危险。”

    好消息?李不琢一声冷笑。

    今天就是除夕了,外头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过年的团圆气氛中,他被绑那么多天,音讯全无,仅仅没有生命危险就足够额手称庆了吗?

    喻融听出她笑声里的嘲讽,又说:“沈蕴之不想声张,但也没有按兵不动。听沈家大哥说,他昨天晚上就安排人手去砂拉越了。”

    李不琢稍微安心,“嗯。”

    “不过……”

    “……”

    喻融迟疑又迟疑,最终还是说:“坏消息是……听说那边连日下雨,内陆水灾恶化了。”

    *

    李不琢和喻融早晨出发,搭乘航班去东马来的美里。

    机上喻融昏昏大睡,李不琢事先准备了半袋干粮,坐在舷窗边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看外面的南中国海。

    及至飞机降落,喻融才醒来。见她收拾腿上的食品袋,他睡眼惺忪地问:“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再吃不好吗?”

    “我查过了,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只通水路,四周都是热带雨林,我可不想到时候体力透支。”李不琢说着抹抹嘴,按下服务铃,找空姐要杯冰水,想到什么嘟囔着,“真是奇怪,为什么把他带到这里?”

    喻融扁扁嘴,摊手表示同样不解。

    下飞机后,两人在当地的中文报纸上看到,原来水灾恶化是上周的事,目前灾情得到了控制。李不琢和喻融要去的那座小镇,在该区受灾程度最轻。

    出了机场两人未作停留,直奔巴士站,询问是否有车直达那座名叫巫拉甲的小镇。

    然而巴士站的每一个人都是一致的震惊,反问:“why do you ;to go there?”

    原来竟没车直达,还得坐到中途下车,自己站在路口碰运气,等待过路的木材运输车或者私家旅行车,希望对方好心稍带一程。李不琢心一横,买票上车。

    巴士缓缓发动的时候,喻融无奈地摇头笑:“够狠的啊?”

    “我一秒钟,都等不了。”

    这边山路修得还不错,虽然转弯有点多,司机开得猛,李不琢颠得不行。外面是密林,有时听到水流奔腾的声音,有时能看到湍急的河水。

    下车的时候司机说,这里是个休息站,过路车很多。

    果然,没几分钟,一辆空货车开来。货车司机停下去路边的摊贩买饮料,李不琢跑过去用英语问他去哪,能不能搭一截路,可以付钱。

    喻融正在买炸鸡串,忽然听到李不琢喊他快上车,连声催促店家快把炸鸡从油锅捞起来。

    货车前排坐满了,李不琢和喻融并排挤在敞篷车厢里。司机给他们一人一把折叠椅,他们谢过之后踏实地坐了下来。

    路没有先前好走,货车也比巴士颠得更厉害了。

    可喻融居然还能一口一口稳稳地吃炸鸡,李不琢愈发佩服,一瞬不瞬地盯着他,把他盯得直发毛。

    喻融问:“你想要?”

    “不。”

    “那你看我做什么?”

    “我们刚才就待了两分钟,你的炸鸡熟了吗?”

    “……我不知道。”喻融踌躇片刻,狠心又咬一口,“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喻融,谢谢你。”

    喻融看她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他是我老板,我有奖金赚的,你别想那么多。”

    淡墨色天空积着厚厚的云层,李不琢手扶挡板,看着被货车甩下的黄色分道线。热,空气湿度不断增加,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赶在下雨前,他们到达了小镇。

    司机说镇上的店铺六点后陆续打烊,码头最后一班船是七点,现在走恐怕来不及,因为雨太大的时候不开船,要等雨停。

    *

    这场雨来得快,走得也快。

    李不琢还来不及庆幸,喻融就出了状况——闹肚子。

    人生地不熟,慢慢去找当地诊所怕是赶不上船,喻融让她别着急,说把肚子排空就好了。但看他腿脚无力的模样,李不琢不忍心叫他勉强上路,便将他带去一家旅馆安顿好。

    出发前她换上长衣长裤和防滑的胶底鞋,用皮筋扎紧裤脚,又披上一件雨衣。斜挎的小包里,装了一瓶水,一个面包和一支防水手电。

    她笃信自己会比沈蕴之的人先找到沈初觉。

    因为那个女人说,他们并不在糖厂的旧址,而在几公里外的棕油园。

    那片棕油园去年年底停产了,一直荒弃至今,根本没人去。而且很不方便的是,去那必须走水路。

    船七点出发,是条一人宽,三米多长的小船,包括船夫在内只有四个人。船夫扯了一下发动机,船疾速驶离。

    河面的风很凉,带着河水的腥气。河道两边浓酽的绿色,随渐渐暗下去的光线一道隐遁,偶尔飞过几只归巢的倦鸟。

    另外的一男一女是法国游客,用带着法语腔调的英语和带马来西亚腔调英语的船夫艰难交流。

    一小时后,天彻底黑了,劲风呜咽。两岸的虫鸣此起彼伏,愈发喧嚣。

    船夫从风里嗅到水的气味,哀叹又要下雨了。

    然而这场雨直到李不琢下船的时候才正式落下来,浇灭了虫声。

    沿着开阔的路口,她冒雨上岸独自前行。

    雨水泼天似地下,雨声轰鸣,眼前无数棵棕榈树迎着风雨夸张地扭动,仿佛憧憧鬼影。李不琢眯着眼睛,靠手电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费力地往前,像汪洋里的一叶孤帆,随时会被滔天海浪卷入海底。

    好在只有一条路。

    她不停擦拭脸上的雨水,困难地辨认方向。

    就在她走到力气尽失,怀疑永远也到达不了,很可能把小命交代于此的时候,她终于看到前方

    分卷阅读7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