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尸语者(法医秦明·第1季) 作者:秦明

    分卷阅读22

    ,这种老式的电闸不可能自动跳闸,那么犯罪分子在杀人后动电闸的唯一可能就是他在杀人前关掉了电闸。为了不让我们生疑,所以杀人后又把它恢复到了原始状态。”

    “有道理,接着说。”

    有了飙哥的赞同,我自信了许多,我清了清嗓子,说:“既然是杀人前有条件关掉电闸,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电闸原来是坏的,修理电闸的工人和刘刚一起进入现场,后在修理电闸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杀了刘刚。但从电闸的状态来看,保险丝是被灰尘覆盖的,不是新的,电闸也没有其他烧坏的迹象。加上晚上11点30分,哪里去找电工?可见第二种可能,才是事实真相了。”

    飙哥看我在学着他的口气说话,忍不住笑了。

    我走到门口的玄关,指了指一侧的卫生间,说道:“第二种可能,就是凶手事先进入现场,关掉总电闸后,潜伏在这里。刘刚回家后开灯发现没亮,以为保险丝烧了,就关掉了灯的开关,然后换鞋。这个时候凶手从卫生间出来突然袭击了刘刚,刘刚捂住伤口,然后因为晕厥,用手扶了墙,留下血掌纹。凶手趁机推刘刚进入客厅,没想到刘刚体格健壮,虽然头部受了伤但仍和凶手进行了搏斗。但是最终因为手无寸铁、被对手多次击打头部后倒地,凶手恐其不死切割了他的颈部。最后凶手怕我们知道他是提前进入现场的,又开启了总电闸。但是这个时候满手是血的他不可避免地在总闸上留下了血指纹。这样解释的话,前面关于灯的矛盾就全部解开了。”

    “很好。但是凶手为什么要提前关掉电闸?”

    “因为他自知身体素质不及刘刚,所以必须摸黑突然袭击。”

    “那为什么凶手在无灯的情况下切割颈部还能切割得那么密集?还能准确地找到电闸的位置?”

    “第一,应该是对这个家很熟悉的人,第二,应该有第二个人负责照明。”

    “可是,你说过,这个家只有两把钥匙,他老婆又确实不在本地。那么凶手是怎么事先进入现场的呢?”飙哥继续问道。

    “难道是他老婆把钥匙给了别人?或者是技术开锁?”

    “不会,痕迹检验已经排除了撬锁和技术开锁的可能。”飙哥说,“不管怎么样,得先把他老婆控制起来。”

    再次来到专案组会议室,几名侦查员工作完后就睡在这里,横七竖八地靠在椅子和桌子上打着鼾。听见我们几个进门,有几个侦查员醒了过来,问:“这么晚还不睡?”

    “有新情况了,刘刚的妻子崔玉红可能有嫌疑,恐怕得控制起来。”飙哥说。

    “我正准备明天告诉你们呢,我们查到了崔玉红和她的老板有奸情,已经派人监视崔玉红了。”一个侦察员说道。

    我和飙哥相视一笑,心里有了底。

    飙哥说:“既然有奸情,那么这个老板做的崔玉红不在场的证据很可能就有问题了!抓人吧,我们有证据可以比对。”

    这个晚上,我和飙哥都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晨9点了。等我们赶到局里,发现大家都已经开始在击掌庆功了。

    案子真的就这样破了。

    20多岁的崔玉红和她40多岁的老板陈方都有家室,但是两人长期保持着奸情。有一次刘刚无意中发现了崔玉红手机里存有她和陈方的床照,刘刚并没有冲动过激的行为,他拷贝了照片,并以此为要挟,勒索陈方50万元。陈方误认为自己是中了崔玉红的圈套,就对崔玉红大发雷霆。崔玉红感到无比委屈,对刘刚拿她做筹码无比愤怒和伤心。为了证明她的心里只有陈方,崔玉红就许诺如果陈方想杀掉刘刚,她一定会支持帮助。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在这个没有月亮的晚上,驾车潜回南江市。

    因为刘刚身体素质极佳,陈方担心他们两人合力都敌不过刘刚,于是关掉了现场的电闸,趁黑从背后偷袭了刘刚,并在崔玉红用强光手电闪花刘刚眼睛的情况下,多次击中刘刚的头部,最终杀掉了刘刚。最后陈方又冷静地恢复了电闸的状态,连夜驾车逃离南江市。

    经比对,电闸上的血指纹是陈方遗留的,陈方的车里也检验出了死者刘刚的血迹。

    因为不该有的奸情,或者说是因为50万元,两个本该幸福的家庭硬生生地被毁掉了。

    第七案大眼男孩

    “秦医生!”

    我回过头,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

    现在的我,面色苍白,双眼充满了血丝。一直号称大胆的我,没想到也会被吓成这样。事情已经过去20分钟了,我的心脏跳速还在120以上,双腿还是软弱无力。难道当法医的人都要面对这种不可能发生的诡异事件吗?

    “您没事吧?”对面的这个女人看出了我的不正常,关心地问道。

    “没……没事……请问,我们是不是见过?”她看上去似曾相识,可我还没有从惊吓中缓过神来,一时半会儿想不起在哪儿见过她。

    “你不记得我了吗?”女人的眉宇间充满了忧郁,“我是小青华的妈妈啊!”

    “啊!小青华!”我终于想起来了,那是个长得非常可爱的大眼睛男孩,“怎么样,现在小青华好了吧?”我回头看了看“省第一人民医院”的牌子,知道这句话显然问得毫无意义。

    果真如此,我的话音刚落,对面的女人眼眶已经潮湿了:“那次手术后,没过两年,他的病就又复发了,没办法,只好来这个全省最好的医院治,但是医生说了,希望渺茫。”

    这个女人30多岁,面容姣好,不像是已经有个6岁孩子的妈妈。但从她朴素的衣着可以看出,她现在的生活并不轻松。

    小青华是我大学毕业实习阶段记忆最为深刻的一个孩子。

    我们的实习期,有大半年时间都是在医院的各个临床科室度过的,我的第一个科室就是脑外科,当时我正是小青华的床位医生。那时候他只有4岁,眼睛大大的,长得非常招人喜欢。所有的医生护士和同病房的病友们都特别喜欢他,因为他总是能逗大家开心,让一屋子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但上天并没有厚待这个活泼爱笑的小男孩,小青华入院一周后,诊断结果出来了:脑癌。

    看着爸爸妈妈天天以泪洗面,小青华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问妈妈:“我是不是要死了?不要紧的,下辈子我再来陪你,好不好?”一个4岁小男孩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禁为之动容。

    我第一次上手术台,就是参加小青华的脑部手术。手术

    分卷阅读22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