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5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红楼第一狗仔 作者:鱼七彩

    分卷阅读154

    ”

    贾母说千金小姐也可配贾赦的话,是有一点夸张成份。但贾母为了让贾赦动心,也是拼了命的。此刻见贾赦还是否决,贾母便万般不甘心。特意叫玻璃过来,给贾赦奉茶。

    贾赦眼皮都没抬一下。

    贾母见此状,心下更凉了。她曾注意过,贾赦有几次特意看了眼玻璃,本来想着玻璃这丫鬟不错,长得漂亮,是被贾赦给中意了。

    贾母之前左思右想,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有了把玻璃送给贾赦的打算。万没想到竟然是自己多心了,现在她已经暗示了两次了,老大毫不为之所动,对这丫头根本就不感兴趣。

    贾母头一次为大儿子的不好色发愁了。

    “老大,你这到底是怎么了?”贾母忽然想起齐王来,心里咯噔一下,“老大,你该不会是身体有什么……你若真有什么病,可得告诉我啊,我是你娘,你用不着瞒着。”

    贾母说罢,眼泪就下来了。

    贾赦对于已经开始渐渐对他转变态度的贾母,真有些无奈。既然有些问题现在不说以后也得说,早说了早清静也好。

    “您真让我说实话?”贾赦蹙眉问。

    贾母点点头,随即看了看屋里的几个人,虽然都是她得信的,但他怕贾赦计较不信任自己,还是把这些人打发去了。

    “我喜男。”贾赦干脆直白,丝毫不拖泥带水。

    屋子里静悄悄地,没有任何声音。

    贾母保持着瞪眼的表情,整个人是定住的,老半天身体和表情都一动不动。

    “你……你说什么,再说一遍。”贾母好容易张口了,面上一副受惊之后还很害怕的样子,惶恐的看着贾赦。

    贾赦:“您已经听得很清楚,不是么。”

    “天杀的,你说你学什么不好,跟你儿子学这些混账事儿。”贾母反应过来后,倒没有表现出更惊讶的样子,反而接受程度很强的叹气一声,对贾赦道,“喜欢就喜欢吧,也不是满天下的爷们就只有你好这口,别当我老了就不知道了,外头那些纨绔也常干这种事儿,你一时兴起玩玩也就罢了,却不可耽误你续弦。”

    “耽误,我是属于会耽误的那种。”贾赦道。

    贾母又恢复了之前震惊的样子,看着贾赦,张了张嘴,无语了。

    “你……”

    半晌她指了指贾赦,终究说不出什么,缓了会儿,又问贾赦是不是已经有什么中意的人了,故才这样决绝。

    贾赦点头。

    “可这人你也娶不回家来,何至于为他如此!”贾母站起身,不解地瞪贾赦,见贾赦面色一派淡然,毫不为自己的气恼所动摇,贾母深吸一口气,倔劲儿上来了,非要问贾赦这人是谁。

    贾赦看着贾母。

    贾母也看贾赦。

    母子俩就这样对视片刻之后,贾母忽然顿悟了。

    老大这段日子一直在外忙碌,交往的几个人有限,她基本都知情。除了那几个小厮,便就是朝里那些人。能令坚决不续娶的,除了那个一反常态近几月和老大走得很近的宋奚,大概没别人了。宋奚的喜好《邻家秘闻》上早有透露,再者老大也曾亲口说过。

    贾母脑海里当即就闪现出宋奚那张俊美到举世罕见的脸来,心里的气莫名的就随之少了一半。不怪她家老大陷进去,那宋奚长得实在是……才学也一等一,家世更加没得挑……唉!

    贾母再仔细想想,忽然有种自己儿子赚到的感觉。人家那么优秀,真说配不上什么的话,也是她家老大配不上。

    可这种事情,毕竟是超越了普通凡俗,传出去只怕不会被人所接纳。

    “你们……若是闹着玩的,就私下里交往便是。何必非要弄得彼此守身,连媳妇儿都不娶了。”贾母嗑巴了一下,然后还是心虚的好言劝慰一句贾赦。

    “我们还没有在一起。”贾赦看向贾母,“便是有没有他,我这辈子也再不会娶妻了,还望母亲成全。”

    贾母默了。

    直到贾赦离开,贾母依旧沉默,一语不发。

    待第二日,贾赦上朝前特来给贾母请安,见贾母除了看自己的眼色有些复杂之外,情绪看似一派祥和。

    贾赦不放心,担心她老人家憋着最后还是受不了刺激,遂在临走前叫人请了大夫在家守着。

    下朝后,贾赦和宋奚在太和殿,和皇帝汇报了官银掺假一事。

    皇帝十分震惊,忙问宋奚:“国库里有问题的银子一共多少?可曾流通到市面上?”

    宋奚接着回道:“不曾,苏州府的银子置于国库最里头,因今秋有新税银填入,除了皇上赏给贾大人那十万两银子里有三箱三千两的是苏州府的外,其它的并未曾被动过。也多亏贾大人明察,从人家退银子的借口里找出了端倪。若那些商铺得了官府银子,误以为什么其他缘故,干吃着哑巴亏不说,这件事只怕至今还会被蒙在鼓里。

    臣已经叫人熔了银子,去了杂物后称重,十两银子里只能出六两纯正白银。也便是说去年苏州府上缴的三百万两银子,有一百二十万两不知所踪。”

    一百二十万两之巨!

    这可是晋王谋反贪墨银钱的整整四倍!

    不管是谁,贪了这么多钱,必没好事儿,是朝廷的一大祸患。

    皇帝听得咬牙切齿,万没想到这太平盛世之下,自己励精图治之下,竟还有官员胆敢干出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儿来。

    罪首必须凌迟处死。

    皇帝便打算立刻命钦差前往苏州府调查。

    “皇上,臣猜这苏州知府也是蒙在鼓里,并不知情。若贸然派钦差前往,打草惊蛇,反而更加不好抓到这件事的主谋了。”贾赦提议道。

    “为何这样说?”皇帝问。

    “这批银子是去年秋天苏州府的缴税,钱是春天的时候通过运河入京到了国库。毕竟这是官银,或早或晚都会被朝廷使用,最终会流回市面上。个人用银时势必就要熔银,这秘密便会藏不住了。所以臣觉得当时的涉事者必定会在官银成功交接之时,就准备逃跑了。

    倘若苏州知府知情,他敢壮着胆子挺到现在还不逃?

    这银子入国库就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了,涉事者此刻只怕早已经远逃匿迹,找不见踪影。

    考虑到各地方官府官银的熔制,全部都是由银曹负责。整件事谁都可能被瞒在鼓里,唯独银曹不可能。所以这涉事者之一必定有银曹。”贾赦分析道。

    皇帝点点头,觉得贾赦说的在理,“那这银曹的事儿你们可查了?”

    宋奚呈上案卷,“去年冬日,苏州城的官铸作坊遭了恶匪,整个坊里的人全部被杀,一夜之间烧杀抢光,烧得半个城都亮了。因当时深夜,目击者不多,尸体又都被焚烧了无法辨认,所以死者名单至今是模糊不确定的。

    因当时官银早

    分卷阅读15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