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63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秦朝的美好生活 作者:初吻江湖

    分卷阅读639

    家也在讨论此事,但是终究关系重大,

    李季阳也不敢轻易开口,毕竟这些人里头,都有各自的流派。

    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李季阳才趁机跟羸政说了他的想法

    ,因为他不是任何流派的传人,所以羸政觉得李季阳更能公平

    的看待此事。

    这些家如今也分成了好多个派系,而李季阳要羸政立的百

    家石碑,但是要改一改,十个大碑,九十个小碑。

    是人都想给自己的学术雕刻在大碑上,谁想要小碑?

    李季阳这主意太坏了!

    羸政欣然接受!

    并且很快就说了,一个学术只能有一个大石碑,别的不说

    ,儒家现在就分了不知道多少流派!

    谁想上大石碑?要不,你们先商量商量?

    这个结果在第二天,羸政就上朝宣布了。

    要论起正宗,你们先商量一下啊?儒家是刻孔子啊?还是

    孟子?还是荀子?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这三

    人,雕刻谁的著作上去呢?

    名家是刻邓析啊?还是惠施?甚至是公孙龙?

    结果下头百官自己先吵吵起来了!

    羸政高居皇座,笑看风云……。

    因为此事关乎到学术问题,民间也很关注,羊飞英立刻来

    找李季阳:“此事如今传的沸沸扬扬,您看……? ”

    “羊先生,你是什么家? ”李季阳是觉得这些人挺有意思

    的,古代,尤其是这个时代,在李季阳开办学校之前,很多人

    学习知识都是很艰难的,所以他们也十分敬重自己的师门,对

    自己的学派也多有维护。

    最厉害的就是墨家,简直就是一个大家庭!

    李季阳觉得他们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公社里一样!

    有钱一起花,有东西一起吃,有地方一起住 。

    “下官乃是纵横家。”羊飞英笑道:“公子还是第一次这

    么问下官呢!”

    李季阳:“……那你师父是苏秦?还是张仪啊?”

    □作者闲话:

    463大秦的报纸

    463大秦的报纸

    “当然是张仪了! ”羊飞英笑道:“毕竟苏秦……失败了

    不是?”

    当年苏秦和张仪,可是最有名的纵横家。

    苏秦配六国相印,联合六个诸侯国抗秦。

    而张仪却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

    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

    为连横亲秦。

    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虽然后来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

    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但是人们一直认为张仪才是最后的赢家。

    尽管他的结局也并不美好,但是谁让秦惠王天不假年呢!

    “原来所有的说客,都是纵横家啊! ”李季阳心想,不就

    是磨嘴皮子的吗?

    “也不一定,其实纵横家是最没有依仗的,因为他们没有

    显赫的家世,都出身寒微,故而要比别人更用心揣摩出路。”

    羊飞英想到自己了 :    “就像当初,在文信侯府,下官也是很战

    战兢兢,什么事情都要想在前面,但是很多人比下官更有行动

    能力,他们往往占尽先机,尽管下官已经想到了那一点,却无

    法立刻办到。”

    那时那么卑躬屈膝,也是没办法,他没有那么厚的底子,

    没法儿跟人争啊!

    也幸好自己没那么厚的底子,不然他也不会遇到公子,更

    不可能有后来的事情。

    当年比自己不知道强了多少倍的人,如今都不见了,也就

    一个后来的李斯,他虽然官职比他高,但是处境却是远远不如

    他。

    想一想,真是恍然若梦。

    “民间的事,让百姓们去传好了,传的越多越好,那些假

    道学们当然受不了,有真才实学的才能让人信服。”李季阳道

    :“不过,却可以趁机办个报纸!”

    报纸!

    这是一个信息大杀器,李季阳一直没能出手,一个是因为

    识字的人少,这还不如后世的唐宋那个时代,战国的时候,环

    境太乱,读书人太少了。

    现在不同了,很多孩子都识字了。

    读报纸也有人群了啊!

    不然报纸都让那些认字的人读了,万一他们故意曲解错误

    怎么办?

    这个时候李季阳不得不往最阴暗的程度想。

    因为那些人虽然白面上归顺了,但是谁知道他们还想不想

    复辟?要不然李季阳至于下大力气施恩于民么?还不是为了让

    他们知道,跟着秦国才有肉吃!

    跟着别的人,管你们去死呢!

    你还别说,他这么一折腾,很多人在硬件基础上,就拼不

    过秦国!

    “报纸? ”这是个新词儿。

    “对,报纸! ”李季阳到:“我找人去折腾报纸!”

    羊飞英:“……!”

    “对了,你得帮我看着点! ”李季阳又道:“我得有个自

    己人看着才行!”

    羊飞英:“……! ”

    李季阳闲不住,颠颠的跑去宫里,跟羸政好一通比划,告

    诉他什么是“报纸”。

    羸政听的一愣一愣的,不过很快,他就让李季阳先歇一歇

    ,然后让人速传甘晶、张平他们进宫。

    等人到齐了,李季阳又重新说了一下。

    众人也有疑问,例如没有什么法律规定,报纸出版的规章

    制度,这就是韩非,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报纸这东西如果真的

    如同秦安君说的那么好,必须要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成为朝

    廷的口舌。

    但是口舌是非多,一定要有一个非常严谨的官制才行!

    第二个提出疑问的是赵估!

    平日里赵估是不会发声的,但是他现在是蒙恬未过门的另

    一半,又身为史官,他的疑问是:报纸一定要有存底,但是谁

    来负责呢?

    第三个是甘晶,他的疑问是,审稿这事儿,谁来负责?这

    可是执掌朝廷喉舌的差事!

    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没有一定的名望,没有一定的背景

    ,都无法让人服气!

    第四个是张平,他的问题是,报纸要怎么发行呢?印刷要

    怎么印?

    第五个……。

    一瞬间,很多问题差点把李季阳给淹没。

    最后还是羸政心疼他:“这样吧,这个报纸,先让小阳来

    张罗,用到谁就去找,这朝中上下你都认识。”

    “好! ”李季阳晕头涨脑的点头。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李季阳这才躲到一边去纳凉,

    早知道,就不急哄哄的跑来了。

    真是失策啊失策!

    盛夏到来,天气炎热,工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

    李季阳又在咸阳城找了个地方,建立了个三层楼高的报业

    集团。

    就叫大秦报业。

    “报纸的名字,叫什么?”李季阳问羸政,这个必须羸政

    来命名。

    “不是叫报纸吗? ”羸政反问了回去。

    李季阳一愣神:“谁说的?要么叫大秦日报,要么叫大秦

    皇朝日报,要么你给起个

    分卷阅读63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