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64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秦朝的美好生活 作者:初吻江湖

    分卷阅读647

    □作者闲话:

    468第一版报纸

    468第一版报纸

    不懂的秦始皇只能郁闷的靠边站,懂行的新任皇后秦安君

    对此物爱不释手。

    在羸政眼中一钱不值的玩意儿,在李季阳这里大受欢迎。

    羸政不服气,找了个铜鎏金镶嵌宝石吊壶,拎到李季阳跟

    前:“这个怎么样?”

    李季阳扫了一眼:“不错,不错,但是还不如彩绘龙盘珍

    虫 ”

    贝。

    羸政一噎:“这个可是铜鎏金镶嵌宝石吊壶!”

    李季阳点头:“我当然知道了!”

    这个东西,在后世是民间一位收藏家拥有的,据说是汉代

    的东西,不过因为自己大力开发了墨者们的价值,这玩意儿提

    前问世了,且造型更加精美,平衡度更好。

    这个东西的灵感契机来自天秤。

    李季阳想让墨者学院做一个天秤出来,以此为基础,统一

    度量衡。

    结果天秤没做出来,先把这玩意儿捣鼓出来了。

    而且因为少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此物如今光华璀璨,

    宝石也烨烨生辉。

    “这是个什么东西? ”羸政又看到了一个东西。

    此物乃是一个牛头形状,长约三尺左右,玉器分牛头和玉

    剑两部分,玉剑从牛嘴穿过,巧的是,这玉剑可以随意抽出来

    ,又能插回去,颇为精巧。

    “这叫五彩沁牛首挂件玉雕!”李季阳稀罕的摸了摸:“

    是西周的东西呢!”

    大周朝八百多年,到现在起码这东西有四百多年了,能保

    存的这么完好,胞浆也十分晶莹,可见是个好东西!

    而且是明器,不是冥器!

    明器就是一直在活人手里流传。

    而冥器则是在墓中挖出来的东西。

    这个时候可不讲究盗墓,讲究的是人死为大。

    谁要是敢盗墓,抓住了就是砍头的大罪!

    玉雕纹饰符合西周特点,玉器表面沁色丰富多彩,迄今为

    止很多少数民族还保留剑穿牛头的习俗,充分体现文化的世代

    传承。

    如今这东西就在这里,李季阳当然高兴了!

    “如今周天子都没了两三年了,周朝也不过如此了。”羸

    政一听是周朝的东西,就兴致缺缺了。

    李季阳明白,他们这个时候并不在乎什么古物,因为在他

    们看来,前朝的东西再好,在本朝也不能好到天上去。

    且这个时候还不流行收藏古董,很多东西都是世代相传而

    已,并没有特意收藏。

    且周朝离秦朝太近了,他们都觉得周朝的东西无所谓了,

    还不如夏朝的呢!

    他们怎么会知道,再过两千多年,后世对他们的各种猜想

    ?

    百官给的贺礼自然不同,很多都很珍贵,当然,礼物不能

    用钱来衡量,但是李季阳收礼收的高兴啊!

    “以后这都是九州博物馆的东西!”李季阳指着好多古物

    宣布:“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具不具有历史意义,我不知道,反正我知道我快要饿瘪

    了! ”羸政直接让李季阳丢下手里头的东西:“去后宫吧,两

    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今天带着皇太弟等着吃家宴呢!”

    天子大婚后有三日假期,与皇后龙凤呈祥,俩人难得在没

    有奏折、政务、杂事的情况下休息三天。

    “好吧,我也饿了! ”虽然是上午才起来,中午用了些点

    心,但是现在也饿了。

    说是家宴,就真的是家宴。

    李信一家三口,羸政跟李季阳,以及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

    后,皇太弟。

    就没别人了。

    俩人来了,先正儿八经的拜见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得

    了三个大大的红包。

    “以后无论是明面上,还是私下里,真的是一家人了。”

    华阳太皇太后高兴的掉眼泪。

    要不是李季阳,她那口气怎么也疏散不了,一开始她每日

    都能听到有人说那个老婆子过的怎么怎么样,特别解气;后来

    她就隔三差五的听一次,也很解气;等到了现在,已经许久没

    听过了,但是她心情好,已经不生气了。

    “是啊,以后好好过日子。”夏季太皇太后对大孙子跟李

    季阳成亲,其实一开始还有点别扭,但是被人一分析一解释,

    也就接受了。

    “对,听两宫太皇太后的,以后好好过日子。”赵姬给的

    是她亲手做的两套衣服。

    赵姬从赵国回来之后,除了皇太弟扶苏,也就李信经常能

    穿到她亲手缝制的衣服,等大了也没这个待遇了。

    这么多年了,再次动针线,就给这俩人做了一套衣服。

    衣服并不怎么精致,胜在针脚密实,而且这布都是赵姬自

    己织的。

    这就弥足珍贵了。

    羸政跟李季阳又谢了赵姬,这才入座。

    俩人一入座,扶苏就过来了 :    “红包!”

    他是小辈,不用给准备礼物,只管要红包。

    “好,红包! ”李季阳早有准备。

    用大红色的绸子做了两个小面口袋一样大的红包,里头装

    着的都是金饼子。

    “给你,红包!”羸政直接丟了过去。

    那红包都带起了一阵风!

    “哎……! ”李季阳吓坏了,想去榜,没捞着!

    谁知道扶苏轻而易举的就接住了 :    “谢谢大哥!”

    李季阳:“……!”

    “阳哥,你不给点吗? ”扶苏可怜兮兮的看着他。

    “给,给!”李季阳正常的用两只手拎着红包递给了扶苏

    :“越来越英俊,越来越聪明哈!”

    “谢谢阳哥!”扶苏一看到那么大的红包就乐了。

    当然,还有李信一家子的,一人一个,就连李姚姜肚子里

    的那个都有一份。

    分完了红包,便开席了。

    准备的东西都是平日里几个人爱吃的,还有新鲜出炉的鱼

    糕,这个李季阳最爱吃。

    吃罢了家宴,漱口,品茶,有人送了一份报纸上来:“皇

    上,君上,报纸出了第一版。”

    “哦? ”李季阳高兴了: “快拿来看看!”

    他们昨天大婚,算是给报纸一个头条了。

    报纸被拿了进来,一人一份。

    报纸是用的后世李季阳熟悉的尺寸,因为帝后大婚,这报

    纸最外面用的是红封。

    上面用金色的墨汁写着“帝后大婚”。

    红色的第一版报纸,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大篇幅报道了帝

    后大婚的情形,以及配以简单的雕版字画。

    这在李季阳看来已经很简陋了,但是在大秦人看来,则十

    分惊喜!

    很多人都没有在咸阳城,虽然知道帝后大婚但是具体情形

    并不清楚,如今有了报纸,看一看,不认识字的就让家里的孩

    子读报纸。

    最受瞩目的当然是帝后大婚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广告

    |

    没错!

    李季阳认为报纸不赚钱,赚钱的是报纸上的广告!

    但是这第一个螃蟹没人吃!

    他的大丰收粮店并不需要广告,而且他也不想当冤大头。

    于是,他找上了羸政,羸政旗下的各种铺子老多了

    分卷阅读647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