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73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秦朝的美好生活 作者:初吻江湖

    分卷阅读734

    ,两宫太皇太后怕她压不住阵脚。

    李季阳一听皇太后有请,以为有什么事情呢,赶紧起来用

    湿布巾擦了擦手和脸,整理了一下仪容,就跟着去了后宫。

    后宫宴请的都是女眷,秦朝这个时候男女大防没那么严重

    ,他进去了,几乎都认识,大家彼此打个招呼,他就去找赵姬

    了。

    其实赵姬也没什么事情要找李季阳来办,只不过大儿子都

    说了,她也只好让人将扶苏新得的小女儿抱来,这是去年年初

    生下来的小婴儿,如今已经一周岁了,正是好玩的时候,活泼

    好动,健康无比。

    依然是婉夫人所出,如今东宫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都是婉

    夫人生的。

    “怎么了母后? ”李季阳凑了上来。

    “你来抱着她,这孩子太活泼了,我这都快抱不住了。”

    本来赵姬还没想到办法,但是在看到李季阳的那一刻,她想到

    了。

    让李季阳带一带孩子们!

    反正孩子们都喜欢他,到现在东宫嫡长子一见到他就还往

    他身上爬呢,一见到大儿子就老实了。

    等到席宴结束,羸政终于高兴了,去后宫接了人回来。

    李季阳还不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回去后还弄了一个玉制

    的九连环给东宫两个孩子送去。

    只是没等他们休息,李斯就来求见了。

    如今李斯虽然也算是仕途通畅,可终究没能做到太高的官

    位,只能说是不上不下。

    他来,是为了他负责的那块派出去的探子,带了消息回来

    :他们的商队在外域遇到了“匈人”。

    “凶人? ”羸政皱眉:“什么意思?”

    “是匈奴人的那个匈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匈奴人,但是长

    得很像。”李斯道:“应该也是跟西犬戎那些差不多。”

    “不,差得很远。”李季阳却出声了。

    在后世,他的那个时代,关于匈人的历史,曾经是一个能

    够极大引发民族自尊心的话题。

    所谓汉朝赶走了匈奴,然后匈奴又肆虐了欧洲。

    这个将匈人和匈奴直接挂钩的历史观点,曾经对中外学者

    ,以及大量的网民产生了许多的误解。

    不过伴随着现代考古的深入,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匈人与匈

    奴之间,并无直接的继承关系。

    不过即使如此,匈人的历史仍然是欧洲一段波澜壮阔的游

    牧史诗。

    关于匈人的起源,李季阳记得在考古上依然多有争议,但

    是从目前所发现的匈人无论是宗教仪式、风俗、政治结构、艺

    术方面与匈奴人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与之相对的,匈人更多的带有一些南俄以及中亚北部游牧

    民族的文化,因此可能匈人也是出身于这些地区,然后一路西

    迁到达欧洲。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匈奴人也曾经是一个强盛的游牧

    民族,并且他们对中亚影响极大,使得不少游牧民族狐假虎威

    的也使用匈奴的称呼,因此匈人在读音上类似于匈奴倒也并不

    奇怪。

    说到匈人,那么就不得不提一下匈人赫赫有名的阿提拉大

    帝。

    但匈人的赫赫威名,在阿提拉之前其实就已经威震欧洲大

    陆。

    公元四世纪,匈人越过伏尔加河,开始向西入侵顿河以东

    的阿兰王国。

    在战胜了这个原本的黑海北岸强国阿兰人之后,匈人对其

    进行大肆屠戮。然而匈人西侵的脚步自然没有停止在顿河,之

    后匈人越过顿河,开始进攻并屠戮当地的哥特人。

    匈人的到来,以及阿兰人的悲惨的命运,使得恐惧的哥特

    人纷纷背井离乡越过多瑙河,向罗马帝国寻求庇护,这也就是

    著名的欧洲民族大迁徙。

    “您……。”李斯有点不敢相信,这些知识,远在千里之

    外、甚至是万里之外的事情,秦安君竟然都知道,而且知道的

    无比详细。

    甚至是远在万里之外的罗马帝国,他从来没有听说过。

    但是李季阳言之凿凿,难道这就是神仙弟子跟凡人的差距

    吗?

    “不过,现在也不是扩张的时候。”李季阳道:“现在西

    边那里打得热火朝天,咱们也不需要现在就去凑热闹,先巩固

    一下自己的地盘,休养生息为宜。”

    其实羸政也想过,地盘现在占的很大,不过,国内现在日

    新月异,巩固一下也好,强大的军队,是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后

    勤的支持。

    而且墨者学院那边整天折腾火器,这个月出个秦朝六号,

    下个月就有可能研究出秦朝七号,下下个月,八号又出来了,

    一次比一次好,秦朝军队武器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了。

    现在的确需要缓一缓进度,发展太快,也很让人措手不及

    “可,三五年之内,与民生息。”难得,这句话从秦始皇

    的嘴里说出来,他一直是希望看到秦国的疆域无边的人。

    各支商队除了赚钱之外,也负责探查周边动静,但凡是大

    型商队,都是有背景的,不过羸政跟李季阳是表示支持的,无

    商不通啊!

    只是李季阳看到了李斯,就想到了历史。

    正经历史上,羸政执政之后,各种流言纷扰,而且还有一

    些自然现象,不论是干旱还是下大雪,都够闹腾的,动不动就

    说秦始皇遭了天谴,各种方士也层出不穷。

    可是自从李季阳横空出世,秦国乃至天下,方士都无影无

    踪了!

    细想一想也是,秦安君的师父就是个神仙,什么方士敢在

    神仙面前张嘴?

    原来各国的方士,随着秦国一统天下也都跟着消声灭迹了

    ,偶有骗子想行骗乡里,村人就一个要求,跟老神仙是没法比

    了,你只要升空一米,大家就当你是神仙!

    谁能无缘无故,就升空一米?别说一米了,就是半米都难

    好不好。

    骗子没那个本事,村人就不认你是神仙!

    再加上义务教育的普及,很多人都有了知识,开启了民智

    之后的秦国人,并不愚昧犯蠢。

    各地也陆续有开医馆,每个村子里都有两个村医,而且上

    行下效,上头的人都是烧了开水晾凉了喝,爱干净,讲究卫生

    ,还有人传言,说贵人都这么生活。

    下头的人也跟风,最后这股风终于在民间传开。

    加上布匹如今并不紧缺,就算不能绫罗绸缎的穿上身,起

    码棉麻的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引进了棉花之后,在太原郡那边

    大量种植。

    这个棉花如今不好定位,因为是新品种啊,所以普通的平

    民都能穿戴。

    《周礼》中的一句话“不畜无牲,不田无盛,不蚕不帛,

    不织不衰”意思是“百姓中不饲养牲畜的人,祭祀时不能用牲

    ,不耕种的人祭祀时不能用五谷,不养蚕的人不能穿帛制的衣

    裳,不织麻的人办丧事的时候不能穿衰麻孝服。”

    所以棉布和棉花没有定位,却是方便了普通大众,都能穿

    嘛,

    因此,陇西原本人烟稀少,年年都

    分卷阅读73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