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梨梨园上草 作者:竹炭沙包

    分卷阅读13

    院长、书记、一团长二团长都来了,除了在后台忙碌的化妆师服装师检场师道具师和乐队,凡是在院里的其余演职人员都当了观众。食堂的何大叔也找了个角落坐着,有戏不看白不看嘛,反正这会儿食堂里没事做。

    今天的演出第一场是《四郎探母-坐宫》,第二场是《战马超》,第三场是《拾玉镯》,第四场是《时迁盗甲》。

    林蔚然化好了妆,在台帘边儿上看着场上张飞马超夜战,矛来枪去很是精彩。

    演张飞和马超的两人是戏校同学,常在一起排练,否则就这么几天的对戏时间,对于武戏而言太短了,容易出危险。

    林蔚然他们县剧团以前也常演《战马超》这出戏,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乡更喜欢看武戏而不是唱词太儒雅的文戏,因此县剧团里他也多演武小生,当然和他嗓子哑火也有关系。

    临来省城的头一天,他去县团看了一圈,团里东西都搬空了,团长办公室空了,道具间空了,大衣箱也不见踪影,厕所外墙上还写了一个“拆”字。

    他遇到了来拿档案的“张飞”,他们多次合演过《辕门射戟》。“张飞”身上有很多旧伤,上次跟腱拉伤后一直没系统治疗,于是他决定不再唱戏,找了一份仓库管理员的工作,收入虽然也很少,但不用到处演出还能管管他刚上初中的儿子,也省得他老婆总担心他演戏受伤了。

    “孙玉娇准备上场。傅朋再检查一下化妆和服装。”检场师傅的声音在林蔚然身后响起。《拾玉镯》开始了。

    故事讲的是母亲外出独自在家的少女孙玉娇准备做针线活,看天色不错便抬了凳子到门外刺绣,把家养的鸡仔也放出来喂食。路过孙家的年轻公子傅朋对貌似嫦娥的孙玉娇一见钟情,孙玉娇在傅朋火热的目光中羞涩地跑回了家中。

    关上家门她才将心事吐露,原来她也被英俊潇洒的傅朋吸引,只是不能明说,便推开门缝向外偷看。傅朋察觉孙玉娇对自己也有情,于是留了一只母亲赠与的玉镯在屋外,敲门后藏在暗处,待孙玉娇拾去作为信物。

    那边孙玉娇正在绣锦帕,一身淡紫色长衫的傅朋随着锣鼓经上场。林蔚然本来就是个相貌出众的帅小伙儿,上了戏妆更加英俊非凡,台下一片惊艳赞叹。

    可惜他虽然变声期几近结束,嗓子恢复了一些,但也不可能那么快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算这两天洪君时给他指点了不少,开口一唱还是显得弱了。台下众人有惋惜的有同情的当然也不排除幸灾乐祸的。

    听着自己的膛音闷闷的不够亮,林蔚然心里也着急。但上场前洪君时就关照过他不要急于逼嗓子,按照自己目前的最好水平唱出来,重点把念和做的部分处理好。尽人事听天命。

    要么说老天也助着林蔚然,这时候台上出了点小状况。应该是化妆的时候没插好,在羞涩地跑回屋里躲避傅朋时,孙玉娇左耳侧的绢花掉了下来。

    本来演出中掉个花掉个簪都是常有的,还有武生的靠旗掉了一根,刀马旦的雉尾断了的呢,当啥事没有接着演就行。

    但这姑娘到底是刚毕业舞台经验不足,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耳鬓,尽管她很快调整过来继续演戏,但台下众人都看见了刚才她对着地上的绢花有那么两秒的发呆。

    林蔚然心念一转,惊喜地往孙玉娇离去的方向看了看,弯腰拾起那朵花,放到鼻前轻轻一闻,满脸的陶醉和幸福,然后再接着剧情那么哈哈一笑,开口说:“这位大姐像是有心于我,我此处有母亲所赠玉镯一对,待我假作失落一只以为信物。”

    傅朋将那花往右边袖子中收了,从左边袖子中取出玉镯放在扇面上,又轻轻掷落在地。

    整段动作连接合理,把之前孙玉娇的失误楞场也遮盖了,没看过这出戏的人甚至会以为孙玉娇之前的慌神是故意的,少女的花掉在公子脚下是会呆一下的嘛。

    看到这里,院长和两位团长齐齐点头。要知道登台表演的人只有嗓子而没有脑子可不行,舞台剧不是电视剧,没有ng重来。遇到突发情况怎么临时处理,这也是衡量一个好演员的标准之一。

    孙玉娇拾起玉镯,想明白是那公子送给她的,高兴地借屋外的亮光看玉镯的成色。不想太过惊喜撞上了守候在外的傅朋。

    孙玉娇满面羞红,脱下玉镯递过去连说“我不要了你拿去”。傅朋趁机用扇子撩了孙玉娇一下,大笑后自语“回去禀母亲将媒说合”。

    林蔚然此时不忘从袖中再取出那朵绢花,捻在手中,冲孙玉娇晃了晃,像是得了姑娘的信物一般欢喜,再丢了个“你安心等着媒人来”的眼色,傅朋笑着下场而去。

    媒婆上场,傅朋的戏份全部结束。

    全场演完后大幕合上,林蔚然跑到乐队前,对着鼓师和琴师一阵作揖感谢。

    刚才他虽然机智,但如果没有同样机智的鼓师和琴师配合,他自己多加出来的动作落不在鼓点琴音上,那就不是他为孙玉娇遮掩而是两个人都出错了。

    经验丰富的鼓师和琴师都夸赞林蔚然随机应变,鼓励了几句,林蔚然又拱手致谢。

    求职者在后台卸妆,其他演职人员离场去继续工作,台下只剩剧院领导层和面试官,彼此交流着对刚才演出的意见。

    ☆、第九章

    一团长觉得林蔚然身段不错但唱腔还需花大功夫;二团长认为他聪明应变,在舞台上是个能给搭档“肩膀”的人;院长说这孩子和戏校中专应届毕业生一样大,却有着两年的表演经验了;书记一抖那封推荐信:“据说小伙子人品不错作风正派,这种人不会给咱们院惹麻烦。”

    书记刚说完,一团长就踢了他一下,用眼神瞟了朱宴泓一下。书记略尴尬地对朱宴泓一笑,朱宴泓明白书记不是故意揭他旧伤疤,他回了个苦笑,说:“我懂书记的难处。”

    领导层讨论了多时,最终决定让林蔚然通过初试。他们认为林蔚然虽然唱功较弱,但扮相上佳气质儒雅,应该再给个展示的机会。当然,他的临场应变能力显然也替他加了分。

    复试安排在一周后,剧目自选。

    林蔚然肯定要选《八大锤》。文小生戏已经考核过了,他现在需要用一出拿手的武戏来让当时在台下嗤笑他嗓子不好的人闭嘴。

    当然这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他从小受三叔教育要谦逊要懂礼貌,他总是面带微笑眼露诚恳,但不代表他是个软柿子随人捏。

    大家都是学戏的,你们就没有过变声期么,看演出笑也就笑了,干嘛平时在院里遇到也用不屑的眼光看我!信不信我陆文龙单枪就能扎了你,用双枪都浪费!还好也就极个别人这么样,否则《八大锤》要改《八十大锤》了么?

    院里的计划是给

    分卷阅读13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