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4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梨梨园上草 作者:竹炭沙包

    分卷阅读142

    寓意也好,希望林蔚然一举夺魁。借他吉言,林蔚然凭借高难度的《罗成叫关》,获得了金奖。

    这把好兆头的壶他自己舍不得用,送给了沈秦天,希望他在生意场上也四方夺魁,力压群雄。

    都结婚十年了,小林林还是什么好的都让给沈大帅。沈大帅也一样,但凡得了什么稀罕物件,必定第一时间献到小林林面前。两个人感情好的堪比蜂蜜,甜甜的黏黏的,要是忘带狗粮可千万别去他们家玩,会被虐哭飞出星际的。当然啦,他们轻易也不邀请人到家里玩,因为沈大帅不喜欢。

    林蔚然样样都依他,从自己的穿衣风格到手机型号,什么都听沈秦天的,极大地满足了他的包办欲。就连他们的宝贝女儿孙忆湘都吃味儿了,小丫头今年十五岁,戏校里学习武旦呢,上个月还瘪着嘴说天爸爸心里只有然爸爸,然爸爸肝里只有天爸爸,根本没有潇湘宝宝什么事儿。

    潇湘宝宝,就是孙忆湘和她同胞哥哥孙忆潇,省院第一大武生孙瑞和戏校头号大美女楚兰的孩子,打小就认了孙瑞的铁哥们沈秦天和林蔚然做爸爸。

    学会说话以后,两个小家伙屁颠屁颠地喊天爸爸然爸爸,喊久了就偷懒了,简称天然爸爸,反正两个爸爸总是在一起。于是天然爸爸也喊他们潇湘宝宝。有一回沈秦天在小区里也这么喊,结果隔壁楼一个小弟弟追着他问了一路,问潇湘宝宝几点播出,是不是天线宝宝的续集。

    孙忆湘的吃味儿绝非矫情,这两爸爸实在是感情深厚,这么多年没见他们红过脸,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还吵过架呢。

    好吧再解释一下,此处的金角银角并非西游记人物,而是潇湘宝宝的爸妈孙瑞楚兰。当年孩子们口齿不清的时候,知道爸爸是金奖妈妈是银奖,就喊他们金奖大王银奖大王,纯属孩子们的自豪。只是稚嫩的舌头比较卷,发音不够标准,于是金角银角的外号沿用至今。

    照孙瑞的脾气原本是不答应孩子们这么和自己开玩笑的,他属于传统的中国式父亲,温情都埋在心里,父爱如山,虽厚重,却也高处不胜寒。后来沈秦天给他洗脑,新时代的父亲应该是孩子们的朋友,美国人还直接称呼父母祖辈的名字呢。

    关于天爸爸和然爸爸的关系,孙瑞楚兰没有主动和孩子们说过,孩子们也从来没有问过。也许心灵纯净的孩子并不在意性别,觉得他们就像自己的父母金角银角,本来就是住在一起的,相亲相爱,没什么可奇怪。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想到女儿,沈秦天眼中都是欣慰。这个出落得格外标致的小美女和他非常亲,起码是到目前为止,和沈秦天接触最密切的女性,从小就在他身上爬啊蹭啊的,要知道这待遇可实在是很高啊,打听打听去,除了和他有血亲关系的女性,还有谁能和他这么亲密。

    孙瑞妒火中烧,问女儿怎么从来不跳到自己背上撒娇,咱们孙忆湘小姑娘斜眼打量了她爸十好几秒,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他帅。

    用意念给自己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的孙瑞去找儿子寻求安慰,却见孙忆潇和林蔚然一横一竖歪在沙发上,目不转睛盯着电视,手里的游戏键盘都快捏爆了。

    和妹妹不同的是,哥哥最喜欢然爸爸。然爸爸养花他学,然爸爸练琴他学,然爸爸写字他还学。为了表示友好,孙忆潇也教然爸爸打游戏,给他普及当红流行歌手,带他去品尝网络上推荐的人气小吃。

    受到暴击的孙瑞问儿子怎么不送cd给自己,咱们孙忆潇帅小伙也斜眼打量了他爸十好几秒,也从牙缝里蹦出同样的字:他帅。

    龙凤胎嘛,思路还是很接近的。

    嘶你们两个熊孩子!孙瑞捂住胸口,去找熊孩子们的妈,要求给句公道话。楚兰倒真说了公道话:他们是比你帅。眼看着孙瑞要硬僵尸摔翻在地,楚兰加了一句:但我只喜欢你。这么着,才算把咱们的大武生救回来了。

    哎哟哎哟,发散性思维不是好品质,赶紧的,还没写完呢。沈大帅把茶壶放回茶盘里,继续开始照书抄。

    武小生多是扮演身怀武艺、少年英雄的角色,比如陆文龙、赵云。但实际舞台表演上,有许多小生角色是交叉的,比如《群英会》中的周瑜既有雉尾生的表演特点,又有纱帽生的风格,还带有武小生脆、帅、狠的雄姿。

    沈秦天现在已经是沈氏旗下多家跨国企业亚洲大区的总裁,虽然常住省城,但依靠着便利的通讯手段,他掌控着地球仪上一大片区域的进销存情况。另外更大的一片么,归他哥沈越天负责。

    看他聚精会神的是吧,他才没有在写企业ppt呢,他家里公司虽多,除了贸易公司,下属还有文化传媒公司,也有京剧工作室,但怎么样也用不着沈总亲自打字。他现在是在登录着林蔚然的微博账号,替爱人回答戏迷提问呢。

    林蔚然今年整四十,正是舞台上的大好年华,嗓子是嗓子唱开了,演技是演技积累了,经验是经验丰富了,于是各种演出任务应接不暇,和当年的洪君时有一拼,忙的那叫一个滴溜转。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省院有三个小生,洪前辈已经退休,返聘后专心做教学工作不再上台。这些年,在省院领导的关怀下,在戏校老师的培养下,一批京剧小生苗子茁壮成长。省院择优录取,选拔了两个文武兼长的俊美孩子,交给洪君时带教。

    林蔚然忙成这样,倒不是这几年京剧市场有好转,说实话,票房收入是一年不如一年。京剧舞台上的剧目演来演去就那么几出,尽管院里也搞了新编戏,但和几十年沉淀下来经历无数次打磨的骨子老戏没法比,不是很能吸引老戏迷,主要是用来完成文化.部的指标。

    加上电子科技日新月异,年轻人越来越宅,在家里就能购物看电影,谁还愿意出门赶地铁去剧院呢。路上挤成那样还要让座,剧场还不准吃东西禁止碳酸饮料只能喝纯净水。不如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零食,瘫在沙发上,选择自己想看的节目呢。

    于是剧场里七成忠实的中老年戏迷,一成看热闹的外国人,一成来观摩的戏校学生,还剩一成是演员家属。

    林蔚然的忙碌,和他的转型有关系。他依旧是省院的头号小生这没错,但差不多十年前开始,他把学习重心偏向了昆曲--百戏之祖,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业余时间,他先后学习了十多出昆曲戏。

    其实这个顺序颠倒了,当年程继先俞振飞那个年代,科班里要先学习三十出昆曲戏开蒙,才可以学京剧。但亡羊补牢,晚学总比不学强。可别提他曾经在昆曲培训班进修过,那点基础只能算皮毛,完全不够。

    潜心钻研昆曲艺术后,林蔚然打算往京昆合演的方向发展。他家沈总财大气粗,直接砸钱成立

    分卷阅读142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