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9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盛世文豪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93

    又曾任武宗时太子经师,和封蔚说话自然不同其他臣子那样惶恐。他直接笑道:“长青和王爷很熟悉?”

    封蔚点头道:“自然。长青和本王认识于微末。太子蒙师既是长青。”

    陈老爷子和陈沛恍然。

    怪不得余柏林和封蔚如此亲近,却身份并不相当,原来如此。

    皇帝当年遭遇,陈家一想,就忍不住心痛不已,梦中都不由哭对武宗和先太子。余柏林当时与皇帝结识,当然不需要什么身份地位。

    以余柏林才华,即使当年连童生都不是,却有担子结识被厌弃的皇长孙一家,可见其品行和胆识,也可见其感情真挚,并非权力左右。

    然而……并非如此。

    余柏林和封蔚结识的时候,新帝一家处境虽不好,但已经是皇帝。

    这一说辞是封蔚和封庭商议后拿出来的。余柏林与封蔚如此交好,肯定要有个说法。

    救命之恩涉及皇宫阴私和皇室脸面,不能拿出来说。要说封蔚单纯赏识余柏林,又显得余柏林似乎趋炎附势,甚至把余柏林打入什么德王党,封蔚舍不得。认识于微末一说,最为合适。

    余柏林入京时,封庭一家正苦着,文宗都忽视他们这一家很多年,他们是京中超级小透明,没人注意这一家有什么人际交往——那时也没人敢跟他们交往,敦郡王等人都是偷偷施以援手。

    说余柏林是那时与皇帝一家结识,没人能追查出真伪。追查出也无所谓,皇帝都承认了。

    封蔚现在这么说,是因为陈老爷子将任东宫太师,接手太子教导。他和现在给太子讲课的那些人不同,皇帝信任他,太子教育也不会避着他。太子在余柏林手中接受教导之事也必不能瞒着。

    现在说明,也让陈老爷子明白余柏林在皇帝心中地位。

    陈老爷子才富五车,却已经年老。具体教导一事,皇帝陛下还是属意余柏林。他也希望陈老爷子能领会自己意图。

    封蔚又道:“若不是长青资历尚浅,当为太子讲经。”

    陈老爷子并不是迂腐之人,不会因余柏林年龄而看轻他。当年他为太子讲经时,虽然比余柏林现今年龄大,但也为翰林中资历最浅的人之一。

    余柏林目前所显露才华,已经超过积年大儒。他又深得皇帝信任,且既然为太子蒙师,肯定得太子亲近,之后定为皇帝肱股之臣不说,以他年龄,不出意外,必能经历两朝,留给太子所用。

    皇帝陛下重用他、培养他,理所当然。

    陈老爷子明白,封蔚当着他的面说这些,就是告诉他,余柏林将是他那太子太师的继任者。

    虽然惊讶,但思及余柏林自身才华和身世背景,陈老爷子又觉理所当然。

    或许余柏林出身寒门,在朝中毫无瓜葛,只忠诚皇帝一人的背景,更加适合作为皇帝和太子心腹之臣。

    陈老爷子心中明了之后,知道自己入京后,说不得教导太子倒是其次——太子年幼,如今还在启蒙,不需揠苗助长,带太子长大,他身体所限,恐无法指导太子——指导余柏林才是真。

    他指导余柏林之后,余柏林再指导太子。

    想明白之后,陈老爷子看余柏林的眼神中严厉几分。他又细细的问过余柏林所学和师承之后,心中满意几分。

    张岳为经师,自家孙子为蒙师,与谢家卫家交好,又得京中大儒多次指点,若此次能登杏榜,与太子讲经也尚可。

    “你当不负皇恩,虚心刻苦。”

    “学生铭记。”余柏林拱手鞠躬道。

    心中抑郁一空的陈老爷子如今精神甚好,决定在启程之前,亲自教导余柏林。

    余柏林当然乐得从命。

    封蔚一脸茫然。

    他就是来宣个密旨,给与余柏林的关系走个明路,怎么余柏林就在陈家住下了,自己就被赶走了?

    好吧,说赶走不准确。余柏林在陈家住下,他总不能也跟着余柏林住下。就算能住下,他也不能和余柏林住一起。就算和余柏林住一起,余柏林又恢复在京城那样日夜苦读的作息,陈老爷子还每日为其授课,指导其课业,也不能陪他玩耍。

    封蔚觉得,自己不小心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他很后悔。

    去看望陈老爷子,给陈老爷子密旨,又不急于一时。他完全可以在离开江南之前来一趟,把这件事留在最后。

    为什么他要早早前来?

    为什么他没想到这一茬?

    他是来和余柏林游玩来着,他们还计划着要去好多风景名胜,要尝好多美食,还要去书院踢场子(余柏林:……并没有……)。

    这一切一切,都泡汤了。

    在京城之时,余柏林大多在自家读书,只偶尔去张岳家接受指导,而不是住在张岳家!

    现在他住在陈家,一丁点陪封蔚的时间都没有了!

    在外人面前,封蔚不可能痴缠着余柏林!

    不能把自己装作余柏林的背部挂件耍赖!

    这时候,封蔚觉得,连余柏林追着他切磋,都不错了。现在余柏林甚至没办法和他切磋!

    他在陈家每日装着逼,无聊的一日两日三日,最后灰溜溜的回到行宫无聊发呆一日两日三日。

    最终忍不住掀桌了。

    他跑带刘淳面前,你丫到底还要查多久!本王不干了!本王要回京了!

    刘淳一脸问号。王爷这是怎么了?谁惹他了。

    “你到底查到何种地步了。”封蔚冷酷面瘫脸,“要是查的太慢,还是让我来吧。”

    刘淳一脸“你特么的逗我呢说好的障眼法呢皇帝陛下会抽死臣”的表情。

    “江南复杂,非一时之役。”刘淳见封蔚还是满脸不高兴,也懒得客套了,“王爷,别闹了,陛下特意跟臣说了,决不允许你插手。”

    挥手,送客!

    总有那么几个臣子不知道封蔚真面目,丝毫不怕他。

    封蔚被赶出来之后,心里更委屈,忍不住挥笔疾书几页纸,让人快马加鞭送入皇宫,大肆诉苦。

    中心意思是,宝宝的小伙伴被陈老爷子扣留了,宝宝很无聊,宝宝要回来。

    封庭只两日后就收到了这封加急信,还以为封蔚出什么事了呢,他捂着胸口,做好心理准备后,把信拆开,然后一脸“……”的表情。

    “不过……这对小叔来说,的确是很紧急的事。”成皇后替封蔚说话。

    封庭一想,还真是。

    本来封蔚就是闲不住的人,在江南又没什么认识的人,自

    分卷阅读93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