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4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盛世文豪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141

    品的修纂,平时可以穿三品文官常服。赏赐更是随心所欲。

    虽说翰林常被破格赐服,但那是指翰林这个群体。就单个人而言,赐服当然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穿着白泽服去接待属国使者,那使者一看,就知道来迎之人为皇帝亲信,脸上谄媚笑容都要多几分。

    听闻洪敏之给余柏林放假,让其在家仔细读书读资料之后,封庭十分高兴,决定物尽其用,跟陈曦说了一声,太子这几日放假,跟着余柏林学习属国之事。于是余柏林回家之事,不仅带回来白泽服和圣旨,还牵着两小孩。

    一听可以在余柏林家住好几日,大宝小宝兴奋不已。三人在马车上挤作一团,黏黏糊糊,抱抱蹭蹭就没停过。

    京卫营该训练的都依照计划训练着,封蔚也闲着,余柏林放假在家,他也自己给自己放了假。看见大宝小宝来了,很高兴的将小宝拎走,带着他和苗苗去给他们讲我朝收拾属国的打仗故事。余柏林则领着大宝来到书房,和他一起看那一堆资料。

    大宝作为太子,对这些属国多一些了解,不是坏事。

    说是看,其实是余柏林一边看一边给大宝讲。书中和资料中纯粹记录,写得枯燥无味,余柏林讲出来,就成了生动的故事。

    大宝开始还要自己翻一下,后来就直接趴余柏林怀里,听他讲了。

    看书之后给大宝讲故事,接受大宝星星眼崇拜,余柏林看书的效率也高了许多。他一边整理所看资料写成笔记,一边给大宝讲解为什么自己笔记为什么要这么做,给人讲述一遍,他心中脉络也清晰不少。

    大宝虽然听得很高兴,但有些担忧会不会打扰余柏林。

    余柏林笑道:“给大宝讲解,我反而记得更深了。大宝要是什么时候看书看得烦躁,也可以将所学讲给小宝听,当小宝的小老师。给别人讲课的过程,也是自己回忆整理的过程。当别人听懂了,自己对知识的了解也就更深了。”

    大宝使劲点头,跟小鸡啄米似的:“我跟小宝讲,当小宝老师。”

    大宝正愁着,弟弟也要启蒙了,他却有点不信任弟弟的启蒙老师。

    他当初遇到的启蒙老师就不好,幸亏后来有林接过他启蒙之时。只是现在林公务繁忙,听父皇说,以后还要为他讲课,恐怕没时间替弟弟启蒙。

    现在听余柏林这么一说,大宝豁然开朗。若是启蒙老师教的不好,弟弟听不懂,他可以私下自己教弟弟啊。

    大宝有了这个“教导弟弟”的这个目标之后,听课更认真了。

    晖朝规定,只上朝时才穿公服。几日之后,余柏林穿着白泽常服,去了鸿胪寺,召集此次一同接待属国使者的官员议事,秀了众人一脸。

    田狄看着余柏林身上白泽服,语气略酸:“余编纂真是圣眷隆厚。”

    余柏林微笑道:“过奖过奖,承蒙陛下厚爱,下官惭愧惭愧。”

    田狄默默咽下一口血。余柏林再这么秀下去,他会忍不住套他麻袋的!

    余柏林继续微笑,倒也不再刺激他了。

    此次休憩时,余柏林已经定下了接见属国的大致计划。

    扬我们大国国威肯定是要扬的,秀我们大国国力肯定是要秀的。只是那种听别人一箩筐好话,就赏赐一堆金银珠宝的事,实在是太傻了,绝对不能做。

    不仅是金银珠宝,什么武器工具之类提高国力和生产力的东西一律不给。

    余柏林道:“这些东西是不能留下我们的印迹的,只要给他们,他们强大起来,不会让他们记得我们的好。每次将武器赐给他们,他们仿造了之后,哪次不是反砍我们一刀?”

    鸿胪寺此次被点去接待的官员都不是迂腐之人。他们一听就明白了。

    田狄道:“那我们要赏赐什么?”

    余柏林道:“我们自然要给他们最能显示我们泱泱礼仪之邦的东西。”

    比如四书五经,比如诗词歌赋,比如各种乐器。

    金银珠宝什么的太俗了,咱们直接上升到精神层面吧。

    田狄等人看余柏林,跟看大魔头一样。

    田狄干咳一声,道:“听闻余修纂殿试所做策问之一,就是此内容?”

    余柏林微笑道:“陛下正是因为那篇策问,才点了下官负责此事。”

    田狄等人一脸“你真是黑!”的表情,心里跃跃欲试。

    鸿胪寺平时没什么事做,等到有事做的时候,又要对那些他们看不上的蛮夷做所谓礼遇之事,看着他们送来几只野兽几根草药几匹粗布,就一车一车金银巾帛瓷器拉回去,十分肉疼。

    特别是文宗好脸面,每次属国来朝,都是大笔赏赐。

    像余柏林所说这样“礼遇”,虽然觉得有点太黑,但是他们心里舒爽啊。

    早就看那些人不顺眼了!

    余柏林只是抛砖引玉,这群经常和夷人打交道的官吏一个比一个精,只是没人开拓他们的思路罢了。

    余柏林起头之后,他们的损主意一个接着一个往外冒,力求做到不但要让属国使者心里不舒服,占不到便宜,还要让这群土包子感叹咱们大晖朝就是繁荣强盛,礼仪之邦。

    余柏林听他们讨论得十分热烈,适时的提意见,道咱们不仅要“欢迎”他们,还要显示出对他们很了解,每一寸国土都很了解。为此,他特别写了一些关于那些地方地貌特征,风俗民情,甚至特产之类。大家在和使臣们聊天时,可以时不时的带出一句。

    比如我们这个人造园林的湖光山色漂亮吗?比起你们那里著名的xx湖如何?听闻你们xx湖特产xx鱼,外面吃不到啊。可是我觉得和我们晖朝的鱼的味道也差不了多少。对了,听说你们的xx湖还有什么传说?

    田狄等人看余柏林的眼神,再次跟看大魔头一样。

    要是我们表现得对他们一草一木都很熟悉,这群使臣还不得吓死?

    损!太损了!高!实在是高!

    于是他们再次结合余柏林提议,继续补充完善。

    余柏林和鸿胪寺中官员摩拳擦掌,历经三天激烈讨论,终于在好几个官员付出了黑眼圈的代价之后,定下了此次章程,并且由余柏林亲自提笔总结书写,递交给皇帝陛下。

    田狄摸了摸自己嘴角乌青,道:“长青啊,你怎么连身手都这么厉害。”

    余柏林道:“朝宗兄,小弟家境贫寒,所以练就了点保命的功夫而已。”

    田狄捂着自己嘴角乌青的地方,眼神哀怨:“你真的是文臣吗?”

    你一定是文臣中的叛徒

    分卷阅读14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