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7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盛世文豪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171

    且……他可是得知余柏林身体状况,知道余柏林将来不会有子嗣之后,才下定决心。

    若余柏林没有子嗣,那他就没有阻挠余柏林延续香火的心理压力。

    第77章

    余柏林在见过封蔚之后,虽然被吓得不轻,但吓过之后,心里放轻松不少。

    那感觉好像是悬在自己心中多时的巨石终于被搬开,之后是好是坏,好歹也有个结果。

    朝中一些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封蔚不顺眼,老是觉得封蔚心怀不轨肯定要造反的人又开始蹦跶,天天上朝,上书弹劾封蔚。

    皇帝陛下本来心气就不顺,此举更是火烧浇油。皇帝陛下立刻下令彻查,要是查出是诬告,就按照诬告来一个个收拾人。

    这下子上书的人开始鬼哭狼嚎了,抱着宫中御柱哭,陛下啊,说好的不引言获罪啊!你这不是明君所为啊!

    皇帝陛下呵呵哒。不引言获罪那是你说的有道理,就算得罪朕朕也不怪你。但可没说,随意诬告朝中忠良还能不获罪。照你这么说,那些奸臣不都没罪了?他们也只是上书弹劾重臣而已嘛。

    朝中大部分大臣心中嘲笑。皇帝陛下的处事作风已经这么明显了,为什么还会有人触雷?真以为皇帝陛下不敢处置他们吗?

    再说了,朝中大部分大臣也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想和德王死磕。明明德王除了护卫京师,什么都没做,平时为人孤傲的很,几乎不和京中其他勋贵世家来往。

    德王这明显是皇帝陛下最信任的臂膀。看这次德王犯错,皇帝陛下都没把人押牢里,而是软禁在宫里,好吃好喝的供着,还有大批御医给德王救治,就知道德王在皇帝陛下心中的地位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

    这些人招惹德王,就是意图砍掉皇帝陛下的臂膀,皇帝陛下不怒才怪。

    他们才是要造反吧?

    余柏林听闻此事之后,倒是能理解那些人的心思。

    这大概就是后世所说的,总想搞个大新闻吧。

    自己没本事,又想出人头地,就想弄些歪门邪道,意图在皇帝陛下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人总想着天家无兄弟,皇帝陛下肯定是猜忌德王的。就算不猜忌,三人成虎,他们说久了,也就猜忌了。

    到时候皇帝陛下认定德王有逆心,把人收拾了。他们这些“早就料到德王狼子野心,一直和德王反动势力坚持作斗争”的忠臣,不就被皇帝陛下记住了,提拔了?

    他们就是觉得德王是一块很好的踏脚石而已。

    只是他们要么蠢,要么背后所依靠实力不得已而为之,选错了对付对象。

    当皇帝陛下命令严查时,一些上书的官员义正言辞,要撞柱子。

    皇帝陛下大手一挥,撞!无论撞不撞的死,金刀卫都会继续严查。他也不徇私,既然你们说朕弟弟有这么多罪过,简直跟要流放圈禁似的,那朕肯定要彻查。

    查出不是这么一回事,你们现在撞不死,朕也要一个个摁死你们。

    皇帝陛下现在很生气,很想杀人。他舍不得封蔚,舍不得余柏林,这些一直蹦跶,他懒得处理的人正好撞上来了。

    官员们听说,撞死了也保不住家人,一个个都不愿意撞了。

    最开始动作太快,不小心已经撞了但是没撞死的人,心中懊悔不已。

    这真是得不偿失啊!查出来自己是诬告之后,这哪还是拼死直谏,反而变成畏罪自杀了。

    金刀卫的效率很高,很快铁证就一一摆出来,包括这些人串联起来,说要趁他病要他命趁机弄死德王的计划都翻了出来,一个个都是铁证。

    皇帝陛下脸色气得铁青。他本以为这些小虾米只是不长脑子,没有眼色。哪知道一深挖,挖出这么大一件事?

    现在他们敢串联起来弄死他弟弟,是不是下一步就要串联起来,逼他退位了?

    别说,他们还真有这种计划。

    现在世家势力减弱了。当年世家势力强劲的时候,串联起来操纵皇室更替常有的事。

    如今世家势力已经被削弱的差不多,基本上都要靠皇帝维系自身荣耀。老牌世家,几乎已经全部转化为勋贵。但还是有人妄图恢复当年世家要风要雨的姿态。

    特别是在文宗皇帝皇位不稳,做了很多妥协,养大了他们的胃口的前提下。又来一个不买他们帐的皇帝,他们心里自然不舒服。

    哪知道,就被弟控的皇帝陛下怒火中给提前掀出来了,朝中大清洗又开始了。

    金刀卫的赫赫恶名再次远播。朝中官员看着金刀卫那一身玄衣,心中就要怵几分。

    在这种情况下,封庭没精力再伺候那个熊孩子,就把熊孩子扔出了宫,让他在王府里修养着。

    不过等事情越闹越大之后,伤已经养的七七八八的封蔚就被皇帝陛下拉壮丁,又接回了自己原本所有差事。德王为正手,敦郡王辅助,把宫中和京城护卫的铁桶一般。

    关键时候,封庭还是只信封蔚。即使心中气还未消,这气和信任也没关系。

    封蔚回到王府,还没借自己受伤的可怜姿态向余柏林讨要些安慰,就被他哥再次拉出去工作。

    不过因为这次事关重大,朝中一不小心就会动荡,所以关键时候还是蛮靠谱的封蔚并未抱怨,乖乖的就去上班去了。

    因为太忙碌,好几日没办法回家,只得差人给余柏林送书信,抱怨因为某些疯子的行为,让他这个伤员都没得休息,简直令人发指。

    余柏林本来心情满沉重。在原来的世界,虽然他杀过人,也对杀该杀的人没有多少心理抵触。但现代社会,有死刑,却没有株连满门,甚至株连九族。

    造反的大罪,轻则满门,重则九族。

    在这种事情上,再仁慈的皇帝陛下,也不会手下留情。

    的确,这些人罪有应得。但是有太多太多无辜的人因为他们的罪行丧命。

    特别是株连九族的人,他们的九族基本都是无辜,不过是因为和他有关系,就遭受无妄之灾。

    一时间,血流如何。

    余柏林曾想劝说,至少把株连九族,改成流放也好,至少留下一条命。

    但他被友人和老师劝下。

    这种事,根本无法更改。

    连封蔚得知之后,虽然对余柏林心情表示理解,也承认有太多无辜的人。但他告诉余柏林,就算皇帝陛下认同余柏林的话,也不会停手。

    此事不得开先例。

    于是封蔚好不容易的出柜,都被淹没

    分卷阅读17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