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农绣 作者:花羽容

    分卷阅读18

    李老太和李老头连连鞠躬应是,态度恭敬,“是,都听您的。这是赎身的银子。”

    李老太出门的时候背着人把银钱分开了,他们的银子都是碎银子,银锭子老百姓很难见到轻易用不着,所以绣铺李叔给的也是碎银子。

    李老太拿出一个手帕,虽然有点磨得毛边了,但上面的绣花却很有清雅飘逸的味道,老太太用满是皱纹的手,慢慢的一层层打开,里面是大小不一的碎银子,她挨个数着,扒拉了一下,似乎还不够。

    有结果李母的荷包,数了些铜板出来,终于凑够了数目,双手捧着交给县太爷。

    县太爷看了,脸上有点不忍,这可能是李家全部的财产了,就算李家有个手巧的绣娘,也不过是普通农户。

    “要是你们困难,我可以先给你们垫付上。”县太爷当时没想那么多,张口就是五十两银子,现在隐约有点后悔自己莽撞了。

    县太爷的能力不容质疑,但他毕竟是世家子出身,金尊玉贵长大的,对银钱概念不是很强烈,也就是到了青山县才开始了解民间真正的疾苦,去品尝百姓的包谷面糊糊喝。

    以前吃粗粮也才纯粹是个野趣,谁拿它当饭吃呐!

    李老太微微摇头,“不要紧的,我们有两双手总能挣回来的,这全都是我孙女给李家相爷绣寿图挣来的,原先打算给学武盖房子的,临出门时孙女非要让我带上,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勤快点不愁过不上好日子,大人来了,我们会越过越好的,不愁!”

    老太太不哭不闹,话云淡风轻,却透着一丝坚韧的品格,农家人也有自己的傲气!

    却也极为聪明的点清了,这是巧兰辛苦挣来的,是他家全部的财产了,真的没有了。

    财不露白这个道理在什么时候都是金玉良言。

    “也好,有困难就让传虎去找我。”县太爷望着李家人的态度多了份尊重。

    无论什么时候大家总是对自立自强的人报以好感。李老太的作风,让县太爷心里多了份骄傲,这是我李家的根,没丢人!

    拿了银子的老赵心气也平了些,又说了几句好话。

    李家村民纷纷鼓掌,不断地称赞县太爷,“县太爷是青天大老爷,给咱们老百姓撑腰呢,谢谢县太爷。”

    李老太率先跪下了,紧跟着里外一群人呼啦啦跪了一片,称颂之声不绝于耳。

    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李老太给县太爷作势,让他的名声又小小的进了一层,对他治理青山县,在百姓中树立威望很有好处,也不白拉他给自家出头。

    ☆、第020章:打算

    学武的事情终于算是有了个了结,大家也都松了口气。

    “李学武,我不会放过你和李巧兰的,你们等着!”赵大妞的眼睛像是淬了毒的蛇芯子,阴冷的眼神让人脊背发凉。

    “你闭嘴!”老赵也急眼了,县太爷都出动了,你还这么不识时务,岂不是得罪了县太爷。

    心里急转了几个想法,手上的动作却一点都不慢,一巴掌就朝女儿挥了过去,啪的一声,打在了右脸上。好么,这回脸胖的齐整了,左右都肿了,对称。

    赵大扭用恨意的眼神望着他们,一转头飞快的跑了,那个眼神却让大家心里毛毛的。

    “孩子不懂事,我会教训她的,勿怪勿怪!”老赵尴尬的搓搓手,额头上冒着冷汗。

    县太爷回过头来深深的看他一眼,眼里带着冷意。

    李家人没再说什么,只是鱼贯退出了老赵的药铺。

    李老太和李老头来到县太爷跟前,再次鞠躬,“大人真是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为我们出头做主支持公道,我们家学武就算解除了师徒关系,也要落个忘恩负义的名声,我们实在是负担不起了……这次真的太谢谢您了!”再三鞠躬道谢,不时的擦着眼泪,让人看了心生同情。

    此时李家人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看热闹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刚才很多人压根挤不进去药铺,此时李老太这番作态,让大家伙对县太爷再次鼓掌,双眼冒光的望着县太爷,称赞他是青天大老爷。

    “老太太不用如此客气,为百姓做主是我分内之事,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去县衙找我。”县太爷面带笑容,忍不住在心里为老太太伸大拇指,高!姜还是老的辣啊。

    “是,是,是,大人慢走!”李老太含笑点头,该做都得做了,点到为止即可,此时不用再纠缠了。立刻让开了道路,目送县太爷离去。

    李茂盛再次驾着车先带村里的老人回去,然后再回来一趟拉剩下的人,不然还坐不下呢。

    “茂盛啊,你先回去吧,我要给孙女买点丝线和布料回去,家里没有银子了,房子也盖不成了,巧兰出来的时候让我买点东西回去好做活嘞!”李老太叹口气,面上恰到好处漏出一丝苦意来。

    “娘,莫怕,儿子们都在呢,勤快点不怕过不上好日子,实在不行咱们再赞个二年先给老二弄。”老二青淮扶着母亲安慰。

    “都是我不争气,把妹妹的血汗钱全花干净了。”学武低着头捂着脸难过的哭了,回家可怎么跟妹妹说呀!

    李老头照着学武头上就是一个爆栗子,喝骂道:“没出息的东西,还不如个姑娘有心气呢!大小伙子干点啥不能养家糊口了,不行就跟你哥回家种地,得闲了给村民们看看病,去山上挖挖药材,多得是活干嘞!再让我听见这没出息的话我打死你!”

    “是啊,学武别哭,你就算不是药铺的人,也有手艺啊,我们等个有了头疼脑热的还得找你去,这四里八乡多是看你的脸去,他老赵家又不是咱们青山县的人,谁认识他呀!”

    李婶子拍了拍学武,细心的安慰,末了还腌臜了老赵一把。

    老赵不是青山县的人,是后来才投奔来的,因为青山县虽然小这里却很富庶,条件还是可以,又靠着长江码头,人来人往,还是挺热闹的。

    老赵当初为啥在这收徒呢,为的是站稳脚跟,因为他是外来户,村民都很抱团的,一般也不认他,但收了徒彼此之间有了利益牵扯,自然要为他说两句话的,这局面就能打开了。

    李老头是李家村的老户了,世代居住在这的,李家人提起来没有不知道的,因为他婆娘认字,当年可是一枝花,站出去那容貌先不说,就说那气质就不是村姑比得上的。

    何况李家人做事很得体懂礼,心善人缘好,教大姑娘小媳妇绣花,带孩子们认字,就是学武,谁有个什么难事,学武都肯帮忙,有的时候家里实在困难了,买

    分卷阅读18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