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农绣 作者:花羽容

    分卷阅读35

    老太太想着就去了巧兰屋里,见她还在绣花,就静静的坐在那,帮巧兰劈线。

    不一会巧兰抬起头活动了一下酸软的肩膀,“奶奶,你别忙了,我来就行,时间够用呢。”

    “没事,我问你啊,地也买回来了,你打算种些什么树啊?画个图给我看看,咱们琢磨一回,房子暂且盖不了,但树可以先种上啊。”

    “你看我想种梅树,可以结梅子那种,青梅酒也很好喝,还可以拿去卖呢。我在县里看到人家那酒铺子里每年青梅酒都不够卖呢,上回二哥带回来一小坛,我觉得还不如爷爷自己酿的青梅酒好喝呢。

    还有杏树,桃树,这些都是挂果的树,花开的也好看,再种些别的,每个院子种上不一样的树,有的院子开块地种菜或者种些稀罕的米,例如那个金贵的胭脂米,咱家地方大了,完全可以自己种一点自己吃么,就是卖也好贵的。您说呢?我想着还可以种些花草,尤其是可以入药的那种,我二哥会侍弄,无论是炮制药材还是拿去卖都是钱呢。种在院子里还能起到观赏价值,又好看又能值钱,何乐而不为呢。”

    巧兰因为干的是绣活得工作,不可避免非常喜爱古风类的东西,经常需要查找这类的资料,这个宅院的构思起源于红楼梦,荣国府是因为财大气粗不屑打理,但巧兰却从中看到了很多银子,很多东西打理好了都是银子,这对于李家这样的小户足够一年花销都用不完了。

    日子是人过出来的,只要用心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李老太也不禁露出满满的笑容,赞赏的点头,“还是我孙女脑袋瓜灵光,比我想的还要多,这花草药材一点都不用担心,大青山里多得是花苗,都不用花钱买呢。这样好,这样一年四季都种些不一样的东西互相补充,这些都是银钱呢。”

    “可不是么,咱们琢磨一下画个图出来?”巧兰兴致勃勃,这是她一手一脚挣回来的院子,心里满满都是期待和欢喜。

    “好,你画了我补充,种什么都写上画上,不好了再去改,把你的院子也画上,你喜欢什么都可以种上,没必要都种能卖钱的,你的院子自己做主。”老太太很心疼孙女,知道她害怕家里嫌弃种些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她却喜欢花草愿意让孙女种着玩。

    “嗯,回头我仔细琢磨一番就画上,那啥时候盖啊?”巧兰期盼的望着老太太。

    “不急过了这个冬天再说,我手里有钱,加上你的钱足够盖房子了,你别说出去,冷一冷你嫂子,让她也知道艰难,谁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老太太心里都琢磨好了,这次张氏不拿出私房钱来,这房子别想盖,凭啥我孙女掏钱就那么痛快,轮到你了你就掖着了,没门!

    巧兰耸耸肩不管这些,有长辈们在呢,家里也轮不到她做主,她只管把自己那份出了,孝顺疼爱她的家人就足够了,其他的也管不了,更不会去插手人家夫妻的事。

    ☆、第039章:图纸

    有了准信巧兰心里更有盼头了,想也是以老太太的精明,不可能把家里全部掏空的,李家李青山大房这一户没有分家,李青山是老大,老太太老爷子跟着老大过日子,养老送终都是李青山的事了。

    家里所有的钱财值钱的地契全都捏在老太太手里,目前李母都说不上话的,有事会和大家一起商议,但老太太是一言堂,她说的话李老头几乎是全部听从,不会反驳。

    年轻时就李老头疼媳妇,加上李老太出自大户人家,所思所想都有根据,想得多看得远,每每做出的决定都很有前瞻性,让李家少受很多损失,多年来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没出过差错,所以多少年李老头都听媳妇的。

    至今为止还是老太太当家的,当然在外面老太太都听李老头的,很给脸面。

    老太太做事底牌从来不止一个,不跟孩子们说那么多是不希望他们觉得家里有钱就可以不用勤奋干活了,更不希望可以靠着巧兰一双手就能过上富贵日子了。

    尤其是张氏的小心思之后,老太太更是不肯全部拿出来了,下定决心让他们知道生活的艰难,有银子做保证什么时候心里都能踏实些,不能全都干光了吧。

    巧兰用了一天的时间画好了两座院子的图,每个院子有几间屋子,院子里怎么布置种那些东西能带来效益,都写的很清楚,这些东西除了果树需要去买,剩下的花草都不用买,山里就有,移栽回来就成。

    她自己的院子多是树木和花草,她喜欢李家村,景色美丽,靠着大青山一年四季最苦的日子也能靠青山活一口命。

    能在这里安家是一个很幸福的事。

    她的院子是四进的院子,奶奶给的地方足够大了,奶奶说了你出了五十两呢,占一半地都是应该的,凭啥要委屈着,盖个大的。

    原本要五进的院子,但巧兰觉得住不了,没那么多人住啊,白空着也浪费了,四进就可以了。

    每个院子她都打算种些不一样的东西,东西就选大青山都有的,果树也会种一些,但不会太多,她会种一点自己喜欢的花草,多选能够入药的花草树木,自己若是嫁了不在家,让二哥帮着弄,也是一笔收益,孝敬长辈或是自己留着都是不错的主意。

    屋里的摆设也都想好了,这里的家具都很漂亮是古风家具都带着雕花的,十分得巧兰的心意。

    不过木头还是需要哥哥们进山弄回来,这个也不太愁,靠山吃山,山里几乎什么都有。

    她的院子不打算盖猪圈什么的,她嫌弃有味,而且养鸡养鸭是有虫子的,尤其是鸡鳖子,咬人很疼的,肿老大的包。

    她心里向往的是采菊东南下的悠然田园生活,说不得以后等自己老了还是要回到村里来养老的,这个院子自然要盖的自己满意才好。

    还是要有个地下粮仓或是地下室,可以用来藏一些东西或是粮食。

    图画好了,拿给老太太看看,老太太仔细的看了一遍,微微点头,“不错,你还引了河水进来灌溉花草树木,确实不错,想的周到。一会拿给你爷爷他们看看。”

    中午人都回来了,虽然是猫冬但是也没闲着,秋日的时候李母弄了很多酱菜,又下了点酱,小菜可以拿去卖,爷们们就进了山里,帮着学武采点药材回来,下几个陷阱看看能不能抓点猎物回来改善伙食。

    趁着还没上冻,每日带着学文学武几个去挖渠,把地松一松,多得是活能干呢。

    “他爹,你看巧兰把图画好了,你瞅一眼。”李老太面色欢喜的将图纸拿给老头子看。

    李老头是

    分卷阅读3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