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3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农绣 作者:花羽容

    分卷阅读135

    老了,自己有时候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了,何况大嫂呢。

    “买就买吧,不用你们掏钱,我自己掏,我有呢。奴才给帮着下地干活不?”李青山也不反对,他也感觉出来了,张氏和小玲一走,家里少了人干活,老伴里里外外操持着,还要伺候二老,确实有点辛苦了。

    如今兰子在还能帮衬,等兰子嫁了人更少了,活却不少,确实是个问题。

    “那个我想着以后不干早餐了,其实早餐也没挣多少钱,县里这块吃早餐的人不是很多,少干点不至于损失太多,我和小玲子下午就回来了,院子让清远住着,都这么大了,也该帮家里分担一点了,让他看个院子,早起给我生个火烧个水,蒸个腊肉还是行的。”张氏一听就明白了,他们都走了,家里所有的伙计全落在了婆婆身上,确实很辛苦。

    “也可以这样挪一下,但早餐还是可以干的。不过奴才我确实想买,想问问你们的意思。”李老太觉得买个人也不是啥稀罕事。

    “可以,买吧,老大媳妇伺候我们多年,眼瞅着她也有白发了,买个人也能减轻他们的负担,屋里有个啥事,买个奴才回来,两边也能支应开了。”李老爹沉默了一会认同了这个方案。

    “那就买吧,要给奴才开月钱吧,我们出钱。”小玲子十分痛快的就开口了。

    主要是感念二老对他们的支持,按理说媳妇就是要伺候婆婆的,但他们都有两重婆婆,可都很明理从没为难过他们,现在他们的责任全落在婆婆身上,长此以往确实对大家都不好。

    这点钱他们还是能出得起呢,心里也是甘愿的。

    “对,我们出钱,清远清刚上学家里帮了大忙了,几乎没让我们为难,这点钱我们出得起,兰子刚才又给我们说了一个新菜,要是弄好了钱不少赚呢。这钱我们两个媳妇出了,我们不能搁跟前孝顺老人,这钱该我们出,我们乐意呢。”张氏也点头。

    “不用你们,我有钱呢,我们刚才商议着是买一家子,这样两边都能帮上忙。”李母被两个孩子给暖了心,笑容都更加欣慰欢喜了。

    “可以,人多不怕,家里地也不少,多个人干活还是不一样的。”张氏也点头觉得能行。

    “那成,都说好了就让传虎琢磨着去给咱们看看。你们说的新菜是这个鸭子么?”李老爹问道。

    “爷爷就是这个鸭子,用茶叶和樟树叶啥的熏出来的,您尝尝味道咋样?要是好的话,就让我嫂子和我哥他们都去学学去,回来就做这个,这个鸭子不容易模仿,也有自己的特色。”巧兰赶紧给李老爹夹了一筷子鸭肉。

    李老爹品尝了一下,微微点头,“可以,回头我跟你们一起去学,学会了我可以给你们帮忙,不忙的时候熏烤这活我就能干,你们可以腾出手干别的,多学个手艺是没错的。带点礼虽说不收钱,但咱们也得懂点人情世故,别让人小瞧了。”

    “哎,您放心吧,我晓得呢。”巧兰欢快的应了。

    “爷爷您去啊,路太挺远的,您能受得了么?”张氏有些担忧,虽然爷爷愿意帮自己很窝心,可是却很担心,老人年纪大了,这么折腾能成么?

    “没事,我又不是老的动不了了,坐马车么怕什么。”李老爹劲头还挺足的呢。

    “那行,腊肉要加上不能去掉,别说爷爷做的腊肉顾客吃的可好了,早起腊肉加馍多少都不够卖的,中午还有人专门要这菜呢。爷爷明年让学文跟您一起干,多弄一点?”张氏还是觉得自家做的东西很好卖。

    婆婆的小菜畅销极了,爷爷的腊肉,还有爷爷的酒都特别受欢迎,确实比菜盖饭要好卖。

    “成,那我就知道了,明年多整几头猪过来,在院子里弄,如今院子大了,粮仓也大不担心放不下。”李老爹看孩子们把日子过得红火有奔头,心里美得很,劲头十足都能再活十年了。

    “咱家两个粮仓呢,鸭子腊肉可以放我院里的粮仓风干,不愁放不下,今年别忘了在弄点小菜腌上,鱼更是不能忘,这个嫂子卖的可好了,还能卖出价来。我给你帮忙干,人多不怕。”巧兰也发现李母做的糟鱼腌鱼很畅销,嫂子们卖的一点都不便宜,但照样买的人多。

    收入里面畅销不怕顶还真都是自己做的东西,她想的几个菜式很快就被别人模仿了去,因为难度不高,很容易复制。但老人做的这几样还真是要点耐心和手艺,家家做的味道都不一样,不好复制。

    就是简单的酱料和泡菜,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每家每户做出来的味道全都不一样,可东西就是那些个,这就是巧手主妇们最神奇的地方。

    “成,我明白了,酱料呢,做么?”李母也会做酱料,但现在日子好了,酱料吃得少了,就做得少。

    “吃啊,我做菜都是用咱家的酱料呢,多做点我做菜用,回头我跟您一起做。”张氏赶紧出声。

    “行,明白了。”李母见两个孩子的店铺渐渐打开局面,心里也踏实多了。(未完待续。)

    ☆、第144章:准备进城

    事商议好了,大家也都同意了买奴才回来照顾,月钱什么的还是可以付得起的,但一时半会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只能慢慢等待,这也不急着办。

    巧兰从城里回来后,也没再出门,一直在家绣嫁妆,她已经开始绣嫁衣了。

    传虎这阵子不常过来,他忙着和码头的牛子一起商议着从江南那边弄点好货过来一起卖,拿走了一间巧兰县里的那个大铺子,准备再开一家杂货铺,走江南那边的海货,要精致一点的,本县有钱人也是蛮多的,未必不能消费了。

    再就是剩下实在不好卖完全可以拿到城里铺子中卖,绝对能卖掉了,城里达官贵人就更多了,这销售完全不是事,就是这海路要保持畅通和良好的互信合作很重要,传虎就是去弄这事了。

    再就是把茶叶包装的事找人给弄好,然后等待第二批货主动送去江南试试水,经过慎重考虑,传虎决定找牛子合作,二人一起把这条路给趟平了,有钱大家一起赚,风险也能少点。

    李家村的水渠工作也差不多结束了,几乎家家户户的农田都引入了水渠可以灌溉,村民非常高兴,县里特意从京城请来这方面的专人给画的图,按要求挖的,据说可以最大程度减低干旱等灾害造成的影响。

    县长这次是卯足了劲要大干一场了,不光是帝都那边给拨了银子,据说人脉什么的都是京城李家那边给劳心劳力请的专人,还给府衙那头也给了点实际的好处,不然府衙怎么会那么痛快就同意了呢。

    府

    分卷阅读13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