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4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农绣 作者:花羽容

    分卷阅读249

    织布,或者在躺椅上迷瞪一会。

    因为屋子大了,一个熏笼有点不太暖和了,巧兰就又买了两个,专门放在堂屋里,剩下一个给了张嫂他们,他们那个屋也蛮大的显得有点空荡冷清,多个炉子回暖和些。

    “嗯,这个被子好暖和。”李老太盖着孙女新作的被子笑着点头。

    “爷爷,你也试试这个皮衣,我做的长了点可以把膝盖也盖住,这样就不太冷。”巧兰拿了大毛衣服出来熏烤好给老人试试,不合适可以再改。

    李老太试穿了一下,满意的点头,“暖和,合身呢。”

    “嗯,鞋子也穿上试试。”

    靴子也是新做的,用羊皮裹的多做了护脚脖的,穿上不漏风很暖和。

    “好嘞,暖和舒服的很。”李老头穿上走了两圈,十分高兴。

    “你的衣服呢,也拿出来烤烤要穿了。”李母忙乎着给家里人烤衣服。

    “我的也准备好了。”

    巧兰做了一身长斗篷,白狐皮的兜帽一圈是白色的狐皮,很可爱漂亮,面子用的是湖绿色缎面绣宝相花的样式,另一件是短款的斗篷,海棠红亮锻绣缠枝莲的花色搭配上湘裙也十分好看。

    “嗯,这样式真不错。”

    “嗯,我还做了个长筒棉褙子在家穿呢。”巧兰得意的把自己喜欢的新衣服都拿出来展示。

    “嗯,出门该做两身衣服的。”李老太看了眼点头,却觉得衣服有点少了。

    “也不常出门用不着,我做了一身冬日的湘裙和棉裙呢,够用了。”

    “也罢,等你嫁了自己再做去吧。”李老太点点头,想着离出嫁也不远了,不宜出门了。

    “嗯。”巧兰也是这么想的。

    ☆、第256章:牛肉

    下了雪更没法出门了,巧兰只能在家里绣花画画,不过这会可以画雪景图了,她打算画几幅雪景图,另外从李家拿来的几幅真迹欣赏临摹的很不错了,这回就手把自己的雪景图填上让人一起给李家送了回去。

    正好仁立哥把马车做好送了过来,二叔把驴也买好了,巧兰包好了字画,还有一些香薰丸子和胭脂,准备给李家送过去。

    “娘,我给李素媛送点东西过去,人家给我看的字画我都临摹差不多了,要不要再添点农货?”

    “哦,是那个丫头啊,要添点啊,给拿点她爱吃的小菜,还有咱家新磨的新粮还有水酒都给装上点,另外从县里回来的时候再给我买点小坛子,我做小菜用。”

    “成,我都记下来了,还需要别的么?有没有要带去卖的东西?”

    “有呢,等会我拾掇一下,鸡蛋差不多了,还有兔子也够多了,还有宫花也扎的多了,另外买点盐糖回来,油家里有你带回来的素茶油不用买了,你奶奶说吃着茶油挺香的。”李母在厨房转了一圈说道。

    “行啊,我爷爷才拿回来的一头整猪,也不缺肉吃了,有个庄子真是好啊,想吃啥都有了,一年也省不少钱呢。”巧兰念叨着笑道。

    李母也仰头满足的笑了,“可是呢,庄子地方大,不愁养不下猪牛羊,以后吃啥都有,行了也不缺啥就这么些了。”

    “成,让我张叔给送一趟。”巧兰把东西整理好贴上条子,要买的东西也写好了装上马车。

    张叔看了一眼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东西,要送什么心理就有数了,点点头驾着马车就走了。

    张叔到了李家把东西交给李家的人,李素媛的丫鬟亲自过来接的东西,张叔很仔细问了名字才把东西给了人家,又把送的礼卸下来,李家人挺高兴,给还了些礼,是京城带过来的新款绫罗绸缎,李素媛也用不完,本来就想着给巧兰一些呢,正好人就来了。

    张叔在县里逗留了一会子把事情办完该卖的都卖了,该买的都买上,看了一眼儿子嘱咐了几句,小玲子给带了两只烧鸭回来,让加个菜。

    巧兰这回重新画了几张雪景图,果然比之前的要好很多了,那股子韵味也出来了,得到了李老太的赞赏。

    绿萼梅的炕屏也已经绣好了,巧兰打算没事干在家绣这个雪景图了,外带屏风也绣了一扇了。

    仕女图是带人物和景色的,有簪花的,有玩耍的,有扑蝶的,还有看景跳舞的,景色各异,且还是双面异色绣。

    目前巧兰只绣好了其中一扇两面,难得给自己家绣一副,自然是要弄最好的给自己了。

    要真说起来还真是干什么没什么,绣娘的家里没有摆件没有屏风,这东西花时间巧兰自己也没给自己折腾过,以前总想给自己摆一二个,刚摆上被人看到就要走了,钱直接划账了,家里就放不住来个朋友看见直接抱走了。

    这回自己成亲,也想摆一个在家里,难得有机会绣个屏风,所以一心要弄个精致好看的,拿出了自己全部的本事,也是想趁机突破自己。

    冬日里忙活了起来,下雪了,大家都忙着开始存储冬日的菜和粮食,有些家里已经开始杀猪了。

    他们家的东西已经不需要在弄什么了,小菜干菜李母和婶子张嫂他们已经预备了很多东西了,自己吃外带送店里也足够用了。

    庄子上养的有猪羊和鸡鸭鹅等东西,不缺肉吃,李老头前些日子让儿子孙子一起,带着佃农一起忙活,做了很多腊肉存上了,还酿了很多酒水进地窖,万事俱备什么都不缺了。

    巧兰在家一心开始绣炕屏和屏风,玲玉在旁边打下手劈线,干的越来越老,也越来越细致了,就连绣的荷包都越发精细了几分。

    巧兰给玲玉买了纸笔开始练字画画了,玲玉在画画上很有天赋,字虽然练的还不像样,但画却很有样子了,连李奶奶都说她是吃这碗饭的人,这让玲玉特别开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玲玉深知自己得了好机缘,越发下苦功夫一心要学好这门手艺,将来也是自己吃饭的本事,下的苦功夫比别人多很多倍这份毅力和坚持就比很多人都强。

    春妮不常来了,大概是摆摊很辛苦太累了吧,或者是王嫂子不愿意让她来了,偶尔来家玩一会却也不提学绣花的事了,巧兰每次都笑脸相迎,再也没问过这个事,大家当邻居处着就可以了。

    她现在越发觉得师傅说的是对的,奶奶他们眼力更老辣一些,时间能帮着他们淘汰看清很多人,不需要自己表态结果就出来了。

    其实她没有生气或者怨愤什么的,不学也不能勉强,只是觉得有点可惜是真的,不过这里的人女孩子确实对认字读书不是很在意,能赚钱能拿得起家务活就是好姑娘了,没必要学认字啊

    分卷阅读24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