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68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农绣 作者:花羽容

    分卷阅读681

    不教她们核心有技术的针法或者东西,关键部位根本不说,和巧兰深入浅出教的十分仔细明白完全不一样,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大公无私,把所有的一切都献出来的。

    整整一年他们进步不多,所学的还是巧兰教的那些有用的东西在不断地练习,她一回来得到了很多学生的拥护。

    毕竟绣艺这东西关系绣娘的钱袋子,大部分人都靠它养家糊口啊,他们急于早点学成好出去挣钱啊,一个小图最差也是几十两银子,但现在他们只有一半的本事,另一半做不了,干耗着能不着急么。

    巧兰很实在,觉得人家来学就是要学真正的东西,教会他们人家才能赚更多的钱,改善家里的生活啊,不管怎么样做人不能亏心,他觉得自己应该把所有的本事都教给学生。

    有些学生对绣娘糊弄他们提出了意见,有些学生已经有了绣小图的能力,但成效不太好是真的,对于几个绣娘来了,只教基础对于关键部分都隐秘不说的行为,联合起来对他们提出了控诉,状告了学院的夫子和院长。

    这毕竟关系到他们的生计和全家人的口粮问题,学生自然是尖锐的。院长了解情况也很无奈,跟相爷商讨个这个问题,但绣娘们还是很不愿意的。

    最终相爷也不能勉强,承诺他们回来和巧兰商议一下,学生们同意退步了,因为之前巧兰教的确实特别仔细,关键部位能说的全都说了,几乎没有隐瞒过,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十足信任,愿意等她回来。

    至于另外两个绣娘也没有辞退,而是负责教学生们基础的东西,当然薪水要降低了,和巧兰不能是一个档次了,你教的东西太少了,凭什么拿那么多钱呢。

    这也是给其他手艺人一个警告,不好好教我也可以辞退你的,我完全可以请别人来,有愿意教的,愿意从学生里找传承人的老手艺人呢。

    其中打铁和几个木匠都找到了合乎自己心仪的传承人了,也是很普通的农家子,甚至连首饰的匠人都找到了合适的徒弟签订了契约在那里工作,报酬也是不错的。

    书院和几个合作的店铺老板都订立了契约,哪怕是学徒也要给月钱,最低不能少于多少,成为匠人后按照水平一级级往上抬薪水,书院则保证学生们的手艺质量和一定的人品。

    双方在初步试用后都给了最大的诚意,挑选的人都是老师傅和书院的夫子们认为品德很不错的人,家境却都是比较贫寒的孩子,家贫的孩子早当家,对于一些别人不愿意干的手艺活,却很珍惜和努力。

    匠人的地位其实很低的,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管能吃饱肚子过上好日子就行,想不了那么远,名声和自己的社会地位,老百姓考虑不了那么多,现实问题是要吃饱饭。

    巧兰和一些很有诚意的匠人们被涨了薪水,并且给予了更大的尊重,巧兰甚至被夫子在自己的学堂里被称赞过,认为品德高尚,怀有仁心。

    读书人嘛,都比较感性和直接,对于藏私混日子的匠人们表示了不满,甚至要求辞退他们。

    这大概是书院第一次发生的问题和冲突吧。让院长有了更多的深思和考量。

    学生们除了每日学习一些基本生活技能,还要学习识字读书,是免费的,哪怕你年纪大了就是来学手艺的也不要紧,你愿意学,都会认真教你。

    这些学手艺孩子们更加刻苦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那股劲头是专门来读书的孩子们少有的坚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孩子们刻苦读书了。

    巧兰虽然刚回来,对这些事略有耳闻,但来教的两三位绣娘,包括那个蜀绣绣娘,都不大和她主动说话,甚至是有些排斥她了,认为她坏了规矩。

    ☆、第703章:约战

    巧兰对这一切不是没感觉,而是根本不在乎,她以前在绣楼也是被人欺负排斥过得,那个时候年纪小经常回家路上被人欺负,甚至还有流氓想要毁掉她,但她很幸运有一个把他当闺女养的师傅,里外都照顾到了,不光教她手艺,还教会了她做人的道理,和正确的三观及手艺人的风骨和气节。

    如今巧兰早已不再是当初弱小害怕面对外界的那个她了,怎么会害怕这样的事呢,因此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无非就是嫉妒而已。

    你们要藏私不愿意把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凭什么要限制我也和你们一样自私自利呢,眼看着有条件和天赋的孩子,没有一点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宁可抱着压箱底的本事进棺材也不教别人,这是什么奇葩想法,她不能苟同。

    几位绣娘终于对巧兰无视他们的行为愤怒了,主动找到她,要求约战绣图。

    蜀绣姑娘作为代表代替大家发言了,“我们很仰慕你的本事,想和您比一比,让全校的学生们观看,您敢应战么?”

    上来就直截了当了,带着挑衅的眼神和不屑的表情。

    学生们愤怒了,“你们自己不愿意教东西在这里混束脩费也就罢了,凭什么管李先生,一个绣娘罢了,要不是相爷和院长心怀仁善,请你们来,你们又算什么,真把自己当夫子了,你们认识几个字啊,你们配么?”

    这个就是当初和巧兰呛声又道歉的那个地主的女儿,他家在本地也有一些名望的,没想到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声援巧兰的。

    “就是,就是,李先生和我们一样都是苦出身,他明白我们的苦楚,我们想学手艺就是想要改变被卖掉的命运,我们有什么错?你们凭什么欺负人。”一个穷人家的小姑娘哭着怒斥他们。

    其他学生们也纷纷声援,异口同声称呼巧兰为李先生。

    因为她不能叫夫子,夫子是读书育人的称呼,还不能随便乱用,人家很讲究这的,但巧兰对大家也是很有帮助的,叫一声先生倒是很恰当,也教过大家手艺和本事,可以这样称呼。是学生们对巧兰的一种尊重。

    巧兰抬起头望着头上的艳阳天,他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回报,她得到了学生们的感激和真心维护,他的努力值了啊!

    “可以,不过我有个要求,你们都是几大绣品的手艺人,大家的阵法其实并不一样,为了公平起见,就用最普通的平针做一个帕子吧,时间短见效快,就算不懂绣艺的人也能看出好坏来,当着全院书生的面绣,计时一炷香的时间,如何?”巧兰自信从容的看着他们,丝毫不惧。

    蜀绣绣娘十分生气,鄙夷的看着巧兰,“可以,我还是第一次见过你这样的人,竟然敢破坏行业规矩,我们收徒都是有自己规矩的,难道你不知道么?”

    分卷阅读68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