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80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庶女重生之嫡女谋 作者:暖手宝宝

    分卷阅读805

    过失,甚至对于宣王府的灭门之案只字未提,全是称颂功德的字眼,一丝也比不上前朝着。

    对于前朝夜氏为政的一些时候的事情高冉冉还是知晓一些的,夜氏当政时,先皇殡天的颂词是要将先皇的功过都要写在上面,为的是让后人更好的正面评价这位帝王是圣君还是昏君,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夜氏皇族中很少出现过昏君,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夜氏中的景仁帝。

    他当政的时候以昏庸无道著称,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过度爱一位名为妖姬的妃嫔,导致后宫荒唐**,传说这位景仁帝觉得妖姬的钰体只有他一个人观赏太过可惜,于是在上朝的时候也带着这位妖姬,让她钰体横成在自己的龙腿上,弄得议政的大臣都羞于言论,激愤者更是直接在朝堂之上就破口大骂。

    景仁帝死后,朝廷进行了拨乱反正,妖姬因为祸国殃民的罪责被处死,景仁帝出殡的时候最是讽刺,颂词上多是一些沉浸美色,荒废朝政的言论,就连出殡的时候更是受到百姓的沿街唾骂,当然最为讽刺的还是他谥号中的“仁”字。

    皇甫一脉继位之后就改了这个前朝的习惯,他们认为皇帝是天子,是顺应天命之人,地位神圣崇高,他的功过是不能由着一群无知百姓评判的,他们认为传颂先皇的功德有助于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

    第622章 先皇送葬(2)

    礼部侍郎念完之后,又拿着那块白色的方巾帕子挥舞了一下,高声肃穆的喊道:“先皇殡天送葬,垂帘,奏乐!普陀寺僧众祝颂!”

    普陀大师率领着一众普陀寺的僧人盘膝坐在蒲团之上,打坐念经,一串串经文朗朗响起,一时间,整个皇宫内都被祝颂词包围着,极尽哀鸣之声。

    大约半炷香的时辰过去,祝颂声止,礼部侍郎再次高喊:“先皇殡天送葬!阶下三鸣鞭!由摄政王率领群臣吊唁!行三跪九叩大礼!”

    皇太后地位最高,她在巧儿的搀扶之下慢慢走到了先皇的棺木前,站在馆木前的陈公公立刻递上了金箔做的纸钱,她拿起一把撒入了棺材前面正中央的火盆里,纸钱遇火即燃,很快就化为了灰烬。

    “太妃吊唁!”礼部侍郎又喊道。

    云太妃袅袅的走上前来,寡淡的脸色看了老皇帝的棺木一眼,叹了口气,骨瘦如柴的手也抓了一把纸钱投入了火盆之中,不过须臾,亦是化成了尘土。

    “摄政王吊唁!”礼部侍郎按照花名册再次高喊出声。

    皇甫瑾走上前来,陈公公再次恭敬的呈上了金箔纸钱,他看也没看老皇帝的棺木一眼,随手拿了纸钱就扔入了火盆之中,不待纸钱化为灰烬已经抽身离开了着。

    众人默然看着,都不敢出声。

    “两位帝师吊唁!”

    两位帝师一黑一白步伐整齐有力的走到了老皇帝的棺椁前,两人齐齐掀开蒙面的纱布,露出了真容,面对先皇,皇老面色晦暗,白老女帝师面色无波,两人按照礼制也烧了纸钱,又将薄纱重新覆面,慢慢折返回了原来的位置。

    “宣王吊唁!”礼部侍郎喊道夜怀的名讳的时候声音都变了变。

    这声喊声过后,金銮殿外的冰冷的空气都变得有些窒息起来。

    夜怀从逆光中走来,冷峻的脸至始至终都埋汰在了太阳柔和的光线之中,任谁都看不清他眼中的神色,但众人还是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冷冽又隐暗的气息,又似乎带着一种藐视的淡淡嘲意,他走到棺木前,连烧纸钱的动作都做的清贵雅致到了极致。

    忽而一阵风起,将还未落入火盆的纸钱给吹出到了火盆之外,夜怀淡淡看了一眼,嘴角掀起一个冷厉的笑:“看来先皇不想接受本王的好意。”说完,转身回到了高冉冉的身边。

    一旁的陈公公汗了汗,落在脚底边的纸钱他捡也不是,不捡也不是。

    “继续吧!”皇甫瑾淡淡吩咐道。

    礼部侍郎擦了擦额角冒出的细密汗珠,再次一一点着花名册上的名字。

    “陆相吊唁!”

    “安世子吊唁!”

    “林太尉吊唁!”

    “夏侍郎吊唁!”

    文武百官吊唁之后,接着便轮到了公主皇子,有品阶的诰命夫人等。

    长公主领了个头,接着是五公主,六公主,七公主等,皇子里皇甫湛领了个头,继而是一帮小娃娃皇子。

    接下来是先皇生前后宫里的各路美人,按着品阶,从贵妃到平妃,再到嫔,一路到贵人,都一一上前凭吊,大大小小也有一百位之众,大多数都哭哭啼啼,脚步蹒跚着上前凭吊的,与其说她们吊唁的人是先皇,不如说她们吊唁的是自己。

    这些哭着的没有子嗣的妃嫔等会到了骊山都是要给先皇殉葬的,所以她们才会那般悲伤痛哭。

    礼部侍郎念到高冉冉吊唁的时候,高冉冉迎着众人的目光上前到老皇帝的棺木前也撒了一把纸钱,出人意料的是,纸钱也同样撒在了火盆的外面。

    一番礼成之后,礼部侍郎按照下一步步骤,高喊道:“礼成,先皇送葬!出灵!”

    老皇帝的棺椁由着七十二人抬着出了东华门,此时,京城里的禁卫军几乎倾巢而出,按照大陆朝的礼法典制,走在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着象征着皇位的天龙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宫廷仪仗队,有一千多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很是威风。

    抬棺木的扛夫,都穿着孝服,足足也有百人之众,分为三班轮流抬送厚重的棺椁,在棺椁的后面跟着的是大陆朝的精锐部队,这之后跟着的才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车轿连绵不断,浩浩荡荡的队伍绵延了几乎京城里的所有街道。

    普陀寺的僧人则安排在了棺木的前头和中央位置,有的手执法器,有的负责吹奏佛乐,有的负责诵经,仪式十分庄重肃穆。

    整个送葬的队伍长达十几里,从京城到骊山,沿途几十里中间还特别设置了停灵殿,专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的地方。

    送灵的过程中,夜怀一路紧紧拉着高冉冉的手,这也是高冉冉第一次见识到皇家的丧礼,她因着是被夜怀带着,走在了文武百官的前面,无人敢提出异议,毕竟她的身份摆在那里,是宣王的准王妃,又是宣王心尖尖上的人,摄政王都没有说话,他们也都不敢开口着

    分卷阅读80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