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抬旗落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综琼瑶之当老佛爷穿成老佛爷 作者:法式杂鱼汤

    抬旗落幕

    <!--go-->

    皇后死谏了。

    一件家事由此彻底变成了国事。后里死了皇后,这一下,无论是乾隆还是老佛爷抑或是众位亲王,谁也压不下来了。当然,除了乾隆,其他人也不想压下来就是了。

    但是,乾隆在此时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急智。当六部官员、八旗将领被宣进时,乾隆无耻的当众发布了圣旨:皇后富察氏照顾皇嗣不利,致使二皇子永琏重伤昏迷,责降为丽贵妃,改立大行皇帝钦赐第一侧福晋、如今的娴妃那拉氏为后,改十月封妃大典为封后大典。

    所有知情的王爷们都惊呆了,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当下,总理事务的果亲王允礼就想跳起来揭穿他,皇太后都请来了,可是乾隆冷着脸让高无庸捧过去两张圣旨,一张上写着,丽贵妃愧疚自尽,皇上仁慈,追封为孝贤皇后,并破格加封二皇子永琏为惠亲王,三格格和敬为固伦公主;而另一张则写着,富察氏妒忌不贤,降为答应,其所出二阿哥、三格格改玉牒至贵妃高氏名下。

    老佛爷第一次感受到了皇帝和太后之间的绝对差距,也第一次明白了,在高氏身上彻底撕破脸的不明智。乾隆这是在威胁他,要么承认永琏之伤是富察氏所为,就此放过高氏,他可以给永琏和和敬补偿;要是非要拆穿他,永琏和和敬就再也没有好果子吃,而他,圣母皇太后也将被完全架空。为了孩子们,老佛爷被迫咽下了这个威胁,这对富察氏不公平,可是他却挽回不了什么,他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为她身后的孩子们多争取一点儿微不足道的补偿。

    不过,老佛爷裂开嘴,诡异的笑了笑,乾隆、弘历,你真的以为你的所作所为能够瞒天过海吗?你为了自己,为了高氏,把罪名推到无辜的富察氏头上,你真的以为富察家不会知道真相吗?到时候,他们还会忠于你么?别妄想了,满洲大族们一向同气连枝,你以为立了同是满洲大姓出身的那拉氏就能挽回被你寒透了的满洲亲贵们的心吗?哀家告诉你,不可能!这张圣旨哀家会让你发出去的,因为你发了,才会正式失去所有满蒙亲贵们的忠心,哀家才好收他们为己用。等到哀家心目中合适的继承人能够顺利接掌江山的时候,哀家必会废了你另立明君。到时候,你的种种恶,哀家正好拿来给新皇做台阶,就像你最爱做的那样,踩着你皇阿玛收买人心。哀家倒要看看,一边是满蒙大族们鼎力支持的新主,一边是宠信包衣奴才的昏君,乾隆,你要怎么活你的下半生?

    看到老佛爷脸上诡秘的神情,履亲王允祹眼疾手快一把揪住了想要仗义执言的果亲王允礼,摇了摇头,示意他看看形势再说。在王爷们的心里,太后今天的全部行为也不过是想除了碍眼的高氏,现在,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她是一定会站在亲儿子这一边了。而乾隆不孝殴母的罪名,老佛爷不控诉,他们说了反而是诬陷,是败坏皇上的名声,被杀了都没地方说理去。

    果亲王允礼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实在抑制不住自己,大清朝交到这样一个皇帝手里,他替他皇阿玛痛心。允礼气愤的流下了眼泪,比乾隆还小的允祁、允秘早就气哭了,可是十二哥、十六哥一直堵着他们的嘴,他们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得咬牙看着老佛爷最终屈服,得意洋洋的乾隆颁下了无耻之尤的所谓天子手谕。

    当晚,在自家府邸收到老佛爷派粘杆侍卫送来的密报的傅恒抱着姐姐的旧物痛哭一场,而后提笔回复了老佛爷的奏折。老佛爷看了奏折心中微叹,傅恒这个忠心的小舅子是彻底对乾隆失望之极了,要不然,纯臣的他不会答应老佛爷将来暗中辅佐其他嫡阿哥的要求。

    第二日,傅恒连同其他富察氏重臣一同上折,请辞了各自的要职,任乾隆怎么挽留也不松口。乾隆恼羞成怒,要把他们合家治罪,所有大臣跪地祈求开恩,乾隆越发威风,定要他们臣服不可。这时候,老佛爷掐准时间命粘杆送上了慈宁懿旨,当庭宣读,毫不修饰辞藻的指明了昨日慈宁里所发生的不堪一幕,痛斥乾隆不孝不慈,殴母殴子,并请出《圣祖训》恭请众位王叔监督乾隆,同时,发下了当年孝庄文皇后和孝端文皇后临朝听政的旧例,以大清基业为重,他老人家欲临朝听政,不干涉国事,仅为约束乾隆不肆意妄为,偏听偏信,以致误国。

    懿旨一出,哗然一片,大清从开国以来,为了收复汉人,便定下了“以孝治天下”的大方针,而今,刚上任的皇帝竟然胆敢殴打自己的生母,世宗遗命册立的皇太后!这是明摆着要让汉人耻笑他们啊!这是自己将把柄往反清人士的手里递啊!这是要毁我大清江山啊!相比之前,太后要垂帘听政都显得不那么惊悚了。大清是掌握在满洲女人手里好还是还给汉人好?再笨的人也得选第一个,不然就是叛国。而且人家太后也说了,不干政,就看着皇帝不让他nc。这是大好事啊!这么个连本没有过错还无辜蒙冤的重臣富察氏都敢合族发落的皇上,有人愿意出面看着那可是普天同庆的大好事啊!支持!绝对支持!说什么也支持!

    乾隆暴跳如雷,可是在老佛爷眼中,等同于跳梁小丑。老佛爷也笑着让人递上两封懿旨,一个是把乾隆恶行昭告天下,诛杀佞妃高氏,诏令乾隆退位,自己宁可不做圣母皇太后了,反正就算改立了弘昼,他也是养母,也能稳稳当当做个皇贵太妃,而且耿氏又是个软弱的,到时候两皇太后并立也未尝不可。另一个是自己请求皇太后垂帘听政并发誓服从指挥,高氏给他留着,贵妃也让他封,皇位也还给他坐。自己选吧。

    乾隆想孤注一掷,但是昨天他为保宠妃,构陷无辜皇后的丑事已经抬上了明面,这时候哪怕他要下令杀了皇太后也不会有人听他的,或者说,拥护皇太后的人会更多。毕竟在大家眼里,皇太后是一个正直到甚至不愿意替自己唯一儿子遮掩的贤后,是处处为大清考虑的忠后。而乾隆呢,昨天那事一出,他即使还不是昏君也相差不远了。两相对比,谁还会去支持一个随时可能会被奸妃挑拨砍了自己脑袋的皇帝呢?乾隆立誓保证?对不起,不相信。虎毒尚且不食子,你乾隆为了小老婆连儿子都能打杀,他们这些区区臣子还不是想砍就砍的。

    失了满朝文武的心,乾隆孤掌难鸣,被迫写下了奉圣母皇太后临朝听政的圣旨并昭告天下。至此,老佛爷和乾隆也正式撕破脸,互相视对方如仇敌。但是乾隆有了不孝的先例,他要是再传出什么丑闻,就真的该退位让贤了,因此不得不在人前做出诚心悔过的低姿态。而老佛爷呢,因为早有后不得干政的铁律,又有他自己的承诺在先,那么为了不失信于人,他也不能手朝政,起码不能明着手。两人互有顾虑,倒也打成了平手。

    只倒霉了满朝文武,年纪大的都经历过康熙末年的政|治风暴,年轻一点的也还记得先帝和三皇子不得不说的故事,好不容易熬到了乾隆朝,没人争没人抢,且皇子们还都小的什么也干不了,正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呢,皇太后又跳出来临朝了,还是乾隆自己闹出来的。这让大臣们差点哭出来,以后万一碰上了皇上要杀,太后要保的情况可怎么办?支持谁?另一个会怎么报复?天啊!他们就不能过一天安生的日子吗?

    抬旗落幕在线阅读

    <!--t;

    抬旗落幕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