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二十一章 定亲准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庶女人生 作者:冬谚

    第二十一章 定亲准备

    <!--go-->

    庶女人生21-第二十一章定亲准备

    等在外室的娘郑氏,等了半天也没见大小姐孙淑婷出来,轻轻的进入内室瞧了瞧,看见大小姐和八小姐都睡着了,又轻声慢步的退了出来。

    三刻钟后,睡姿并不是很舒服的孙淑婷首先醒了过来,看了看紧挨着自己的妹妹,正呼呼的睡的香甜。

    孙淑婷从床上下来,轻轻活动了一下麻木的手脚,走到外室拿起桌子上的茶杯,从茶壶里倒了一杯清水,喝了下去。

    孙淑婷走出卧室,看到在室外树底下凉处,扇着扇子的娘郑氏和其他一些年长的嬷嬷正在聊天,王妈妈也在其中,正对着房门口坐着。

    王妈妈坐的位置很微妙,一抬头就能看到太夫人的房门口和湘姐的房门口,主子们一有动静就能看到。从这一点也能看出,王妈妈受太夫人重视,不是没有原因的,起码这份谨慎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保持的。

    孙淑婷走上前,各位妈妈、嬷嬷们听到声响,回头见大小姐孙淑婷走过来,不约而同的停止说话。

    王妈妈率先起身问好,其他的妈妈和嬷嬷们也都纷纷问好,并没有因为资格老就摆架子。

    大小姐孙淑婷一直受太夫人宠爱,现在八小姐孙淑湘更是养在了太夫人身边。对孙淑婷姐妹,这些妈妈嬷嬷们越发的恭敬。

    孙淑婷受了妈妈和嬷嬷的礼,亲自把王妈妈扶了起来,又依次问其他各位妈妈、嬷嬷们好。

    看着主子在这,妈妈和嬷嬷们就不约而同的和孙淑婷打招呼离开了。

    孙淑婷叫住准备离开的梅香的未来婆婆“大海家的,等一下,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孙淑婷先吩咐身边的郑娘道:“娘,你去湘姐身边看着,等她醒了就叫我一声,注意湘姐身边别离了人。”

    郑娘正羞愧于擅离值守,听见大小姐的话,忙应了一声,转身去了八小姐孙淑湘的房间。

    娘离开后,孙淑婷就低声对王妈妈道:“王妈妈,再有一个月冬梅就定亲了,还缺什么都准备好了吗?”

    虽然说定亲的礼节并不多,不过冬梅在府里没有家人,孙淑婷请王妈妈来把关,既是给冬梅添光,也表示对冬梅婆家的重视。

    王妈妈看了眼身边有点不着头脑的大海家的,解释道:“不是你们家喜旺和冬梅过两天要定亲嘛,大小姐请我当冬梅那边的娘家人。老妹妹,你们老家那边要是有什么特别的规矩,就早点提出来,省的我们这边不知道,失了礼节。”

    大海家的一听,儿媳妇这么长脸,能请到王妈妈这个贵人,忙接声道:“我们乡下老家哪有什么大规矩,再多的规矩也没有京城的规矩大。王妈妈您儿女双全,办婚事的次数比我们多,有您这个有福气的撑着,就盼着您给出主意呢?”

    王妈妈一想大海家的这话也算在理,分析道:“冬梅是云贵那边的,家里没有老人,那边的规矩谁也不懂,而且冬梅从小跟着大小姐,可以算是半个京都人;大海一家很早就在京都谋生,喜旺更是在京都出生,老家那边的规矩好像与京都差不多。”

    看出大海家的是诚心要自己拿主意,并不拿捏,也就不再推辞,拿定主意:“那就按京都的规矩来办。”

    从选择定亲的礼节就可以看出,大海家的很满意冬梅,诚心相待。王妈妈为冬梅的好眼光暗暗点头,有个宽容的婆婆能少很多家庭事端。

    请王妈妈拿主意,一是王妈妈年长,身份摆在那;二是王妈妈对这事的经验只比大海家的这个生手要强。大海家的也没觉得不被尊重,双方都是为了喜旺和冬梅好。

    这次孙淑婷留下王妈妈和大海家的,就是让她们面对面的把规矩、礼节说明白,讲透彻。该请什么人,准备什么礼品,需要什么回礼等等都弄清楚,省的到时候哪家心生不满。

    别看定亲的礼节不多,里面的道道却不少,再加上各地风俗不同,规矩更是千差万别。以定亲观礼的来客为例,男方一般为父母以及至亲的伯伯、叔叔陪同;女方那边有的地方只有自家人参与,有的地方还邀请伯伯叔叔、姑姑舅舅参与。总之,差异的地方很多。

    这些事情处理不好,一个不小心,不知那边就会觉得受了怠慢,心生不满,婆媳间容易产生隔阂。请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来协调、说和,才能让双方求同存异,共同把事情办好。

    方方面面孙淑婷都考虑周全,可见对冬梅的重视。

    王妈妈和大海家的守着大小姐孙淑婷把大概的礼节说了说,大概花了一刻钟的时间,还有一些具体细节需要二人细细商议,王妈妈怕有的礼节,时间太仓促一时想不周全,就和大海家的约定晚饭后再碰头商议。

    孙淑婷在一边感兴趣的听着,也算是长长见识。

    大海家的和王妈妈商定完,规规矩矩的给大小姐孙淑婷行了礼,回了厨房。

    孙淑婷和王妈妈待在树荫底下说了会儿话,孙淑婷替孙姨娘转达谢意道:“王妈妈,湘姐在祖母这,您费心照顾了,孙姨娘和我都很是感激。”

    王妈妈谦虚的推辞道:“大小姐,那都是奴婢应该做的,再说了八小姐活泼可爱,奴婢看着也心生欢喜。”

    孙淑湘在芷兰院住的这几天,孙姨娘很是挂心,知道王妈妈和沉香都没少出力气,很是感激。虽说奴才伺候主子是应当的,不过能不能让奴才用心还要看主子的为人。

    王妈妈因为姻亲的关系,很是关照孙淑湘,孙姨娘和孙淑婷也不能因此就觉得是应当应分的。前几天,孙姨娘为王妈妈赶制了一身衣服,通过外婆孙张氏给亲家王妈妈送端午礼的时候,一起送了过去。

    王妈妈拿着衣服还直对自己的老头念叨,说孙姨娘会为人。现在孙淑婷又正式的道谢,王妈妈里子面子都有了。对孙姨娘和大小姐孙淑婷这样识趣的人,王妈妈也乐意在职权范围之内帮帮她们。

    王妈妈和孙淑婷没聊几句话,就看到太夫人房间里的丫鬟出来,到隔壁的耳房取开水泡茶。

    二人知道太夫人午睡醒了,孙淑婷和王妈妈就一前一后的去了太夫人的屋子。

    孙淑婷坐在祖母身边,讲着她们兄妹几个逛街看到的情景,当孙淑婷说到年纪小的几个弟弟妹妹在捏泥人的老汉那,都围在老汉的摊子迈不动脚,非让老汉照着他们的样子捏个泥人。

    太夫人听着,笑了:“还是小,见得世面少了,咱们京都捏泥人最像的八大街的铁老汉,他捏的泥人活灵活现的,速度也快,听说是家传的手艺。祖母小时候有不少他捏的泥人,不过这么多年都没有留下来,就是不知道铁老汉现在还在不在那儿?”

    王妈妈听了太夫人的感叹,想想道:“奴婢年前听孙子说铺子还在,人家现在不在街面上捏泥人,在八大街买了铺子,在铺子里捏……现在不仅捏泥人,还能按模样烧陶泥人和瓷泥人呢!”

    太夫人听了,很是意外,高兴道:“那真是一代比一代强,就是不知道铁老汉还在不在”

    孙淑婷看祖母很是上心,能够理解这种急切的心情,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老物件总是带来温馨的记忆。宽慰道:“祖母,那还不容易,我给您画张画,明天让不上课的承哥他们去见识见识您说的最好的泥人店,让他们长长见识,再打探打探消息不就行了。”

    太夫人抿抿嘴,“都老太婆了,还眼巴巴的让人捏泥像,不是给人取笑嘛”,一副很是心动又带着一丝犹豫的表情。

    王妈妈很是了解太夫人的心思,“您哪老了,整天和这些漂亮丫鬟在一起,说您是她们的姐姐也有人信我们家那口子还说我越来越年轻了,是不是在您这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说着还佯装羞涩的用食指托着下巴低下了头。

    太夫人哈哈大笑,指着王妈妈道:“您看看,你看看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样爱闹腾还灵丹妙药,那不就在仙境了?”

    孙淑婷也没有料到王妈妈能这么的语出惊人,看着开怀大笑的祖母,趁机添了一把火道:“您这要是没有仙气,哪来的这么多仙女,不纸大师能不能允信女所愿。”说着还假模假样的顺手合十拜了拜。

    “好好好我要不答应还成了罪过了”,太夫人被孙淑婷搞怪的模样逗乐了,指着她道:“你看看你这幅模样,菩萨知道了肯定怪罪”。

    听出祖母语气中的打趣,孙淑婷身子一扭,坐到太夫人身边,“祖母,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在菩萨面前,三跪九叩绝对心诚笑一笑,十年少,菩萨看在我孝顺的份上,也不会怪罪的。”

    “就你理多,平时看着是个稳重的,没想到也有这么调皮的时候。”太夫人宠溺的刮刮孙淑婷的翘鼻。

    “那还不是您惯得”

    “好好好,我惯得,我看看能把我们婷姐惯成什么样?”三岁看早,七岁看老,孙淑婷从小就是个稳重的孩子,太夫人相信孙淑婷也变不了多。,现在有点调皮,那也是小孩子的权利。年轻人没点朝气,太稳重了也不好。

    孙淑婷趁热打铁,吩咐身边的丫鬟去取来笔墨纸砚,她要在竹塌的矮桌上给祖母作画。

    第二十一章 定亲准备在线阅读

    <!--t;

    第二十一章 定亲准备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