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亲兄热弟 作者:福桃

    分卷阅读26

    珠竟对戴着无框眼睛长相斯文的李仪一见钟情,缘份这个东西真是令人费解,一顿饭自己做得是万分惶恐,生怕被人硬留在客厅的李仪吃了什么亏,如果不是和这个女人同居一年有余,自己还真不放心。李仪一顿饭吃得更是如坐针毡,从坐下到现在已经解释三遍自己国内有爱人的事情,仍瞧见这位时不时对自己眨着眼的金发碧眼的女郎,李仪很怀疑林小波说她什么都听得懂的介绍语,很无力地和感到同样无奈的林小波对视一下,发现一个比一个笑得苦。

    刚吃完饭,林小波就主动拉着李仪跟碧珠说要加班,逃出困境。林小波看得出李仪忍得很辛苦,而自己是祸源,得负责的。

    两人坐在公圆的长椅上聊着天,来来往往各种肤色发色的人,看到两个气质清秀的东方男孩不时有人盯一会再离开,林小波早已习惯,巴黎是全世界最浪漫的城市,到处充满着热情和激情,这一年多,犹如书呆的林小波竟然同孔浩明一样,差不多收到了近70封情书,这可能归功于自己从不逃课吧。搞不清楚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外国人对中国爱情表白的了解怎么就局限在鸿雁传书。更啼笑皆非的是,写信给孔浩明的都是波霸级女生,而写信给林小波的全都是胸毛一滩一滩的男生。林小波每收到一封都要对着镜子很长时间,看着并不让人惊艳的脸蛋,生气,更沮丧,可也没有办法,每每想到孔浩明的嘲笑得意,更是窝火。

    李仪感觉得到林小波身上的同类气息,主动将自己和留在国内的爱人从相识到相爱到分隔两方的情感历程讲述一番。林小波笑笑,说从第一次见就已猜到,接着两个人闲聊着法国与中国的不同。李仪没有催林小波还自己一个故事的意思,更没有主动引导,只是等着,等着这个眼里笑里满是伤痕的人接受自己这个朋友。这样一个浪漫的午后,两个人像认识多年的老友,谈谈天聊聊云说说雾,好不惬意。

    一个下午,没有雨,也没有太阳,又是一个雾蒙蒙的天。孔浩明回来了,带着令人狂欢的消息。林小波在机场大厅抱着瘦得更有型的孔浩明,长大了的孔浩明,喜极而泣。回到家里,连碧珠都是眼眶红红的,道着恭喜恭喜。

    第二天又是一个雾蒙蒙的天气,也是这个城市几乎所有人的休息日,李仪带着一书包柿饼来看望新结交的朋友,碧珠在善意的拒绝后已懂得隐蔽心思,孔浩明和李仪也是一见如故,3男1女一天的时光都花在吃喝聊天上,没有语言的障碍,没有课业的费神,没有工作的劳苦,更没有伤感的歌。

    接下来的日子里,孔浩明慢慢知道两个好友的特殊性向和悲情史,当然后面这一个名词是他自己的定义,从一开始几秒的惊奇到之后日日夜夜的支持,让李仪和林小波更加敬重这个如手足一样的好友,3个人,3个男人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更是惺惺相惜。

    老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生活多份精彩。接后的一年里3个人的学业和工作,休闲和生活都比之前一年有着显著提高。

    ^-^

    之后一年里,林小波身边发生两件喜事,一件是碧珠终于交到一位中国籍男友,是一个来自厦门的在巴黎开中餐厅的老板,另一件就是在上海某高级中学教书的王老师在暑假飞来巴黎,再次赢得李仪的爱。这两件事的发生,刺激得孔浩明天天开始嚷着自己缺乏爱,一定要在回国之前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林小波看着收了近百封情书的孔浩明实在不愿发表评论,所以也就只笑不语,翻着自己手中的诗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

    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

    巴黎的服装可谓是汇集着全世界的流行元素,一件简简单单的t恤都能让穿上它的人魅力四射,大放光彩。

    这个城市有着冬暖夏凉、四季如秋的宜人气候,一年365天里有近3分之1的日子都在下雨,雾是时常迷漫,气候波动不大,所以林小波很少出去逛街买衣服,除去刚来时和校友一起参观了不得不看的外国人必去的老三样,指的是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讨厌人多的林小波再没有去过其他的地方,整日是校园、公司、家再要么就是购物中心和超级市场。连近在咫尺渐渐掘起的新三样,即卢浮宫、凡尔赛宫和奥赛博物馆都一眼未瞧,这在开朗洒脱的孔浩明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在巴黎生活2年的人所应该有的态度,如果有外国人来中国北京不去故宫和长城,自己会很奇怪一样。

    孔浩明能说服这样一个人一起逛街买衣服,功力之深不得不让人佩服。最起码,刚度过两个月加长版蜜月期的李仪是一脸崇拜,抱着奶茶时不时的劝架暖场,一点也不像27岁的样子。

    自去年的照片事件林小波近半年没和自己联系后,李显修明白了一些道理,不再自作主张做让自己后悔的事。现在,林小波每次看李显修的信都要笑上半天,然后再花去半天的时光来写回信,关于风景,关于天气,关于心情,关于周边所有的事。往往是刚发出,钱小亮或宋杰的就会传过来,认真看完,将刚传回国内保存在草稿箱里的信稍作改动,分别再发过去,乐此不彼。这是最快乐的周未,孔浩明是无法理解的,只有自己才明白这是自己穷其一生所渴望的没有人会再丢弃的安宁。现在的林小波坚强得让自己感动,干完文字工作,看着除夕夜就被自己设置成桌面背景的父子照,感受着那双天真干净的眼睛里宝石一样的黑色光芒。

    5月是收获的季节,林小波和孔浩明通过2年零2个月的努力,双双终于取得了这个大学的结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接下的日子里,只需要再回母校参加毕业考就能得到国内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一样的四年,不一样的际遇,能拥有两座知名学府的认可证明,这也是当初那么多人参加选拨考的原始动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着教育的命脉,迫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努力寻找着全球化的合作模式,只要有合理的契机,充分的条件,成熟的环境,今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抓住这样双赢的机会,打造出战略型人才。

    李仪的硕士学程要进行到明年才能结束,由于是申请奖学金的求学方式,不用像孔浩明和林小波这样还得进行紧张的回国考试,三个人约定回国后一起开家出版社,将自己的学识化为最大化的经济符号。在机场,李仪

    分卷阅读2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