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7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穿越之村扉记事 作者:蔻蔻之思

    分卷阅读79

    就先去睡吧,我们还要再赏赏月呢!”这是对李小荷还有阿福说的。

    “还是镇上好,这要是在我们乡下,就这样坐着,不得被蚊子咬成什么样呢!”夏氏不再管李小荷两人,已经又与老婆子和李东林说起话来了。

    “……我记得有一年,看着地里收成还行,这又是过节的,就舀了两碗麦子出来磨了做麦饼过节……也不过筛,也不放糖,少少地放上一点油,让那锅底糊上那么一层……就这么炕出来的麦饼还吃得欢天喜地呢!”老婆子在那里一边说一边比划。

    自从老婆子住到镇上来,或者是因为什么都不用她操心了,也或者是老爷子的逝世给她打击很大,她脾气好了很多。平日里除了日常做做针线什么的,也总爱与小辈们说话,说得大多是以前生活多不好,像什么年成不好的时候没吃的啦,天没亮就要起床干活儿啦,走老远去砍柴什么的。然后就告诫小辈们要惜福什么的,李小荷等人也已经习惯了。

    不过夏氏不是说她们要“赏月”的吗?其实不过是借个由头说说话而已,哪天不能说啊,偏偏今天这么晚了,兴致还这么高。李小荷摇摇头,不过也只在心里暗暗腹诽而已,难得他们兴致好,自己就不去说些扫兴的话了。

    虽然这时候还残留着夏季的热气,但是李小荷还是有点担心老婆子她老人家晚上受凉,回屋拿了床小被子出来给老婆子盖上,才自去洗漱去了。

    回到屋里,李小荷才将谭严给她的盒子拿出来。

    盒子很平常,就是简单的木盒子,扁扁的,长长的。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支木簪,莲花木簪。

    第58章

    十月初二,老爷子的周年祭。

    李东林带着家里众人早几天就回了李家凹村子里边儿。初一这天,李成林一家也回来了。

    在老爷子去世,老婆子跟着李东林一家去镇上之后,李成林一家回这边,基本就是以客人的姿态了。像以前,因为这家里还算是老爷子说了算,李成林一家随时回这边来,因为毕竟是老爹老娘家,也没什么关系。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大概李成林一家也有这样的感觉吧,所以将将卡在十月初一这天回来,想来这天,李东林一家也已经回来了。

    因李东林是早就跟那道士先生说好了的,这周年祭,还有两周年,三周年做法事都是由他们来做。所以这会儿,也就是李东林准备一些需要的东西,夏氏安排安排吃住等事情,也并不是很忙碌。

    像这样的祭礼,都只是由嫡系孝子孝孙办的,并不用请来一大帮亲戚好友的来观礼。而李家的长女李慧琳,因为离得比较远,又毕竟是出嫁的的女儿,凡事都是以夫家为重了,所以这时候也没有过来。李秀林,也就是小姑姑,她本来就在李家凹一个村子里的,这时候当然是不会缺席的。

    而这些对外安排法事什么的,自有李东林负责。对内的吃住等事情,也有贤惠的夏氏在打理,李小荷等人只用在一边帮帮忙。那祭礼的事情也是听专业人士的,该做什么做什么就好,也不需要她来操什么心。

    而大多数时间,李小荷都是跟着夏氏,小姑姑孙氏等人在厨房一边做着事情,一边听她们说些家长里短的。

    “……哎,老爷子的事情一办完,恐怕你们以后都不怎么回村里来了吧……”几人说着说着,小姑姑就怅然叹道:“总觉得村里都没人可以说话了啊!”

    “你啊,是个好命的,嫁了个事事不用你操心的。村中哪家妇人不是为自己家忙碌?哪能个个像你一样闲呢?”孙氏听了,好笑道。

    夏氏也跟着摇头,表示小姑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倒是听说娟丫头定亲了,我前儿遇到三嫂子,她倒说没这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夏氏想起来自己前儿遇到三嫂子,她一副不想谈及此事的样子,觉得这件事情肯定有内情,就像一直在村中的小姑姑问道。

    乡下地方,乡下人家,没那么多规矩,几人也没在意李小荷几个小的也在,只想起什么八卦就说起来。

    小姑姑果然很清楚,笑着道:“前段时间是在给娟丫头说人家来着,没成……”

    “怎么呢?这都说得村里人都知道了,怎么又没成呢?”孙氏觉得这大家伙儿都知道了,那肯定是因为两家有相看过,这才会传出来的。但既然都相看过了,那两家的情况肯定是基本都了解了的,两家都满意这才会有相看这一出的,怎么到这儿了,反倒没成?

    小姑姑呵呵笑起来,看了孙氏一眼,想着这个嫂子是那不看外表的,只要两家条件什么的都行,那人才根本不是问题的。但是她还是说道:“……说是那男方长得有点矮!”

    孙氏果真摇摇头,嘴中发出一声“呵”的嗤笑声。但是她也并不是不通人情,所以她也没有多说什么。

    “说起来,娟丫头比我们小兰还要大月份的,这时还没有定亲……”夏氏淡笑着道。

    “这也怪不得三嫂子两口子,毕竟他家可就这一个女儿,当然要好好挑女婿的。”小姑姑道。

    “怎么?她们是要让男方入赘吗?”孙氏问。

    “哪有人家肯入赘哦?凭娟丫头的人才,找个上门女婿恐怕是要亏的哟!”夏氏道。

    “不招上门女婿三嫂子两口子老了怎么办?”孙氏问道。

    “是啊,估计是三嫂子两口子还是想给娟丫头找个上门女婿的,但是那好人家、好人才的男儿哪里会来倒插门儿?这差一等的呢,娟丫头又不愿意……我看他家这亲事难呐!”小姑姑最后叹道。

    “诶,说起来,再过两年乌梅也要出府了,你也该给她看看人家了!”夏氏突然想起常会自家的乌梅来,想想她是跟小荷同年的,只是小月份而已,自家小荷已经定亲了,这才跟孙氏说一说乌梅的事情。

    孙氏叹了口气,道:“我这也好多年没见过乌梅了,总也要问问看她的意愿……”看了眼李小荷,又笑着对夏氏道:“我现在在白水镇那边,也不认识几个后生,嫂子在平安镇认识的人多,也帮我们乌梅留意着,要是有合适的,那也是缘分啊!”

    夏氏想了想,没有拒绝,“那我就留意着看看。”但是夏氏也没有就把这事情揽到自己头上来,“这是这事情的看缘分,有没有合适的,最后成不成,我都是不敢给弟妹你打包票的。”

    孙氏自然是笑着应是。

    “这些小丫头,像是昨天才跟在我屁股后面跑呢,现如今个个都开始说亲嫁人咯!”却是惹得小姑姑又感叹起来。

    小姑姑本就是喜欢小孩子的,自己平日又得闲,所以她是经常性地带着小孩子满山地玩儿。像李小荷这批小孩子,基本就没有小姑姑没有带着玩过的,因而她才有这番感叹。

    “

    分卷阅读7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