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8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笔下丹青 作者:逸绍

    分卷阅读87

    缓过来。

    覃松雪见陈恪之这样,身体里面的好奇捣蛋因子又开始兴奋,也嚷嚷着要试一试。乔光荣哈哈大笑,说这孩子一看就有前途,悠着分量倒了个杯底,结果喝下去之后覃松雪上蹿下跳,到处找水喝,再也不提要喝二锅头这事儿了。

    吃完饭覃松雪坐他身上看电视,陈恪之一直硬着顶着他屁股,喝完酒之后陈恪之脸有些红,一时分不清是因为冲动还是酒精的作用。

    回房间后陈恪之反锁了门,把覃松雪按在床上亲到几近缺氧。陈恪之拿了包抽纸放在床上,两个人躲在被子里打了一炮,收拾收拾就睡了。

    初二初三是大晴天,陈恪之和覃松雪睡的房间可以看到日出,陈恪之推覃松雪醒来看日出的时候覃松雪靠在他身上。

    覃松雪揉了揉眼睛一副没睡醒的样子,陈恪之极其自然地把他圈在怀里,覃松雪迷茫地抬头看见陈恪之高挺的鼻梁和他日渐成熟冷峻的轮廓,心忽然跳得很快,莫名地笑了起来。两个人紧紧地贴在一起,窗外是辽阔无际白茫茫的一片,火红的朝阳绽出绚烂的光,映在他们眼中,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他们二人的小世界。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哈哈关于方言的问题又来了,有谁听出来j省方言是以哪个地方为蓝本的吗?

    【本文独家发表于|晋|江|文|学|城|】

    ——————————————

    谢谢大大们的地雷:

    破萧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12:31:36

    东君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9:03:43

    东君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2-09 09:03:27

    东方初夏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0:34:30

    东方初夏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0:32:43

    东方初夏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0:32:34

    东方初夏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0:32:27

    东方初夏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0:32:19

    东方初夏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0:32:13

    东方初夏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0:32:05

    东方初夏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0:31:57

    东方初夏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0:31:48

    东方初夏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09 00:31:40

    第51章chapter51

    由于乔家是在城郊的乡镇上,人比较少,也没什么好玩的地方,外面又特别冷,到了大年初四的时候覃松雪就不想出门了。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播春晚,还有毕姥爷主持的,因为娱乐性特别强,大人小孩都爱看。

    覃松雪足足看了两天的电视,学到了很多新的流行词后,在初六的上午心满意足地坐上火车回家了。

    覃父新买的那个数码相机拍了不少照片,有很多是覃松雪和陈恪之那群弟弟妹妹的合影,覃松雪在火车上没什么事,就把他爸爸的相机拿出来看。

    “哥哥,你看他们都长得不像你,一个个丑死啦,还没我好看!”

    陈恪之无语。

    初八陈父和覃母都得按时上班,覃松雪和陈恪之又开始练字了。

    这个寒假覃松雪开始学篆刻,取的峄山碑线条,覃父拿了几本理论书给他看,还教了他一些基本的鉴赏石头的知识,譬如什么是鸡血,什么是田黄,哪种石头看起来好看但硬度不适合刻章,刻章的时候讲究的篆法,字体如何变形。

    覃父说鸡血石产于很多地方,最著名的是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前者在浙江,后者在内蒙。颜色非常艳丽,有鲜红的血形。田黄石属于福建寿山石,一般呈半透明黄色,但有些以黄色为主基调的同时也带有其他色调,摸上去十分温润。

    之前他收藏的一些好石头也拿出来给覃松雪试手感。

    印章的保养十分重要,覃父讲得十分耐心。

    不同的石头有不同的保养方法,青田是上蜡,而寿山是用油。如果保养不当,印章石很快就会损坏,开裂。许多石头都很名贵,覃松雪在他爸爸那本篆刻书上看到的一个拇指大小的田黄冻素章,红筋萝卜纹清晰,标价四十万。(素章是没有刻过的章,底下是平的)

    有的品相好又重的田黄甚至拍到了上千万,已经远远不止“一两田黄一两金”了。而同样名贵的鸡血石摆件也拍出过不止一次千万的价格。

    陈恪之则完全主攻书法,不碰国画和篆刻,拿着历代书论在看。

    学书法不仅要会写字,还得了解字的相关历史,历代书论是必看读物。它写的中国书法的理论史,包括发展与演变,内容十分详尽,有单独的分册也有合集,许多出版社都出版过不同版本的书论。

    这一年的市展陈恪之准备的是隶书,而覃松雪准备的是以为主的诗词。在字体上两个人没有进行变通,拿着字典集字之后直接就创作了,用的覃父存了十几年的生宣。

    拿纸出来的时候覃父对他们道:“刚做出来的生宣火气大,看到好纸记得买两刀放着,生宣越陈越好,放着去火气。但是不要买太贵的,看纸的质量来,最高别超过一百五一刀。熟宣不用买太多,不能放,存久了变脆容易裂。”

    而且熟宣放久了还会脱矾,变得和生宣一样开始渗墨。

    两个人选的都是仿古色的生宣,覃松雪往食指上吐了点口水,点在纸的背面,晕开的速度比一般的生宣要慢一些。

    覃父看到覃松雪的动作:“这刀纸是放得最久的一批,都有点变熟了。”

    他们两个只有在写作品的时候才会用覃父存的陈纸,因为难得,所以下笔的时候都十二万分的小心,深怕一笔不对把纸给浪费了。

    陈纸比新纸要温润得多,摸上去更加柔软,墨写上去着色沉稳、笔触漂亮,即使行笔快也不会因为吃墨不

    分卷阅读87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