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2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笔下丹青 作者:逸绍

    分卷阅读226

    学校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陈恪之舍不得覃松雪操心,舍不得让他累。

    “我也爱你,宝贝儿……”

    第二天高丞曦打来电话说要出去玩,覃松雪想也不想就回绝了,高丞曦说你他妈一见到陈恪之就翘屁股不出来,有同性没人性,重色轻友。覃松雪懒得理他,回了一句傻逼就挂了电话。

    第二天覃松雪开始对着字典查字,用铅笔在小本子上一个个地写下需要用到的汉字,陈恪之也坐在他旁边帮忙。

    整篇有4000字,在八尺乘六尺的宣纸上不可能写出整篇,所以覃松雪只节选了第一部分。

    有了目标之后覃松雪的心理压力一下子变小了,在家里时时刻刻都是笑着的,白天专心查字,晚上和陈恪之翻云覆雨,二人好不快活。

    第三天陈恪之送覃松雪去车站,两人在进站口紧紧地抱在一起,覃松雪的几乎比陈恪之矮了大半个头,站直的时候陈恪之稍微低头刚好能碰到覃松雪的额头,陈恪之四下环顾一阵飞快地亲了他一下,覃松雪吓了一跳,瞪大眼睛问他干嘛。

    “干嘛?亲老婆。”陈恪之借着身高优势摸他的头,柔软的发质在手心的触感很舒服,而覃松雪也颇为享受这样的感觉。

    “你就不怕被人看见啊?”覃松雪有点不满,但心底深处又有些欣喜,顿了顿,接着道,“哥,你周末记得来找我啊,我走啦!”

    陈恪之:“去吧,没准儿我下星期五就过来了,看看你的作品完成得怎么样。”

    覃松雪看了看时间,离发车还有半小时,再耗下去就来不及了,于是背着单肩包进了候车大厅,隔着玻璃对陈恪之挥手:“哥,别忘了来找我啊!”

    陈恪之目光沉静地点了点头。

    回到帝都后,曾筠清对覃松雪的设想进行了具体的点评,他告诉覃松雪这个想法十分大胆,但是如果尝试失败,恐怕连入展的机会都没了。除此之外他十分欣赏覃松雪的创意,并说孺子可教,夸他以后肯定比易修昀有前途。

    覃松雪实在不好意思说这是他跟陈恪之*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想出来的,做ai做到这份儿上他们两个也算是挺有本事。

    要不他每次遇到瓶颈的时候都去和陈恪之打一炮?没准会灵感如泉涌……覃松雪打了个哆嗦,被自己的想法囧到不行。

    做ai做出灵感什么的……技术含量太高,他有点hold不住。

    字全部找齐后,覃松雪买了一刀黑宣,同时买了铜粉和清漆调金粉漆,朱砂自己备得有,待一切准备就绪,覃松雪便在曾筠清的指点下开始创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幅作品。

    本文独家发表于|晋|江|文|学|城|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9章 合并128-130

    本文独家发表于|晋|江|文|学|城|

    128

    为了这幅作品,覃松雪足足瘦了三四斤,几天几夜没有睡好,闭上眼想的全是黑底红字的。

    各种各样的字体全部写在同一张宣纸上,如果没有处理好,整幅作品便会变得异常杂乱,当代甚至包括古代都极少有人这样干,较有名的只有颜真卿还有汉曹子建碑,曾筠清告诉覃松雪,目前只有一位文姓的国学大师玩过这一手,其他人没有这么尝试过,包括他们都没人想到以这样的形式来创作。

    红与黑的色彩搭配十分有冲击力,但又不会显得作品非常花哨,国展是不提倡繁杂的。

    金粉用来稍微修饰框架,作为点缀,毫不喧宾夺主。

    甲骨到唐楷的演变,覃松雪提笔便沉醉了进去,两种字体互相融合变形,渐变,过渡……他笔下所写的是几千年的文明。

    汉字的美如同一位将军在挥斥方遒,又如一位美人在舞霓裳羽衣,惊艳绝伦。

    盖上自己的印时,覃松雪双手颤抖着拿出手机给陈恪之发了图片,告诉他自己的作品完成了。

    覃松雪不敢把这张作品给其他人看,知道内容的只有陈恪之与曾筠清,创作的整个过程都在曾筠清的家里进行,完全封闭。这张作品如何创作他甚至连覃父和易修昀都没有告知,想把惊喜留在最后一刻。

    作品寄出之后,覃松雪高兴地在周末坐高铁回n城就为了和陈恪之滚一回床单,陈恪之知道他高兴,专门带他去周边的景点住了两晚,两人玩得天昏地暗,覃松雪都不想回学校上课。

    那段时间过得十分惬意。

    但是两个月后结果出来,覃松雪傻了。

    二等奖。

    曾筠清一脸平静地告诉他,这次全国一等奖的获得者是g省的一名女生,写的徒刑砖笔法章草,今仅十八。

    覃松雪失利了。败给了一个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名字的人。

    当代女书法家屈指可数,其中成就最高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人,女性在这门艺术上非常弱势,因为它需要的风格大胆,还有创新的勇气。女书法家大都性格保守、谨慎,并且字偏秀丽没有霸气之感,这对于参加国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从古到今,所有人练书法追求的都是大气,因此很早之前,并不被推崇,反而被批阴柔。

    g省的这位一等奖获得者是一匹黑马,而且还是年仅十八的天才。从第一届书法展开始,从未出现过年纪如此小的参赛者获奖。

    曾筠清说如果不是他知道参赛者的名字,看到作品八成会以为是某省书协的秘书长一类的人物,三四十岁有了很深的人生阅历的男人。

    在她的笔下,看不到一丝柔弱的造作,只有扑面而来的沧桑与肃杀,章草如群魔乱舞,又似百万雄师立阵破釜沉舟。

    她甚至不需要精心设计纸张、排版、色彩搭配,只要把自己想写的字写上去,填满整张纸就能藐视群雄。

    打败几千名竞争对手,也仅仅只需要一支笔而已。

    这是真正的高手,无关她的年龄。

    覃松雪看了她的作品之后,输得心服口服。

    他的功力仍然不够,技不如人。他的作品比那一幅来说过于幼稚,甚至哗众取宠。

    以前陈恪之告诉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当时他不以为然,觉得只要自己努力了,一定会变成最好的。但是如今不得不赞同陈恪之的话。一条路走到越后面,只靠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异于常人的天

    分卷阅读22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