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44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璀璨星路 作者:Aaron

    分卷阅读446

    璀璨星路 作者:Aaron

    分卷阅读446

    是没有太严格的真实根据。根据一些新闻调查机构的统计,在公信力排行榜上,自媒体是最差的,甚至几个出名的自媒体都拿到了负分评价(意味着它们基本是谣言源头)。同时自媒体是没有立场和态度的,只要符合大众的期待,那么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去讨好大众。但是在新闻传播与评论的时候,媒体有的时候往往要坚守“小众”和“独立”的态度。比如地球位面上,如果不是那些有良知的媒体站在美国政府的反面对越战进行批评和真实的报道,那么越战带给美国的伤害会更大。

    但是自媒体没有传统媒体的精英态度,它们更民粹更具煽动力。在缺乏相关监督和自律的情况下,大量自媒体的出现其实是对真实传播渠道的损害。尤其是和自媒体相映成趣的还有所谓的键盘侠,在他们看来,只要键盘在手就天下我有。横竖将人骂一顿之后,难道你还能顺着网线过来将我咬一口么?于是言论在不需要负责的前提下变得更加刻薄和尖酸,戾气十足。

    李玮虽然没有公开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并且对外宣称自己从不上社交媒体,实际上李玮还是有小号的。社交媒体上各种信息混杂在一起,但是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性还是让李玮不得不称赞。李玮在看着对《妈妈》这部电影的各种□□,而让李玮哭笑不得的是,《妈妈》这部电影连先行预告片都没有公开过,这群键盘侠就纷纷化身影评人对电影大肆抨击。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键盘侠已经参加过《妈妈》的影评人专场了,对此李玮惟有苦笑。

    李玮关掉了社交媒体,登录了自己的官方网站。李玮的个人网站也承担了部分李玮电影工作室的官网职责,毕竟这个工作室就是为李玮负责的,并且只有李玮一个导演,所以单独开一个官网也没有必要。李玮从后台进入自己的个人博客,就《妈妈》这部电影阐述了自己的拍摄理念,同时也公开了一批片场的侧拍照。

    侧拍侧录是电影或电视剧组都会常备的工作人员,他们并非专业的摄影师或摄像师,他们都是以普通人的视角从旁边记录剧组的进展。一般来说,侧拍侧录都是为未来制作纪录片储备资料。但也有一些剧组会公开侧拍侧录,让剧组外的观众来了解剧组的日常,好借此拉进剧组与观众的距离。李玮的博客也经常公开侧拍侧录,只不过李玮的博客是付费粉丝才能及时观看的,而非付费注册粉丝需要在三天后才能观看,至于非注册粉丝,那就连浏览权都没有了。

    看到李玮公开这些照片,粉丝们自然是立刻留言。李玮身为娱乐圈的新晋导演和巨擘,愿意和李玮合作的名人明星那是一抓一大把。所以李玮公开的照片也往往是和这些名流合作的样子,这会让粉丝感到高兴。毕竟粉丝又不是专业人员,他们只希望看到自家偶像美美的和美景、美食或美人合影,其他的都不重要。

    好在公关公司那边还算给力,就在电影节公布《妈妈》为开幕电影的时候,第一批影评人的影评也纷纷在各大媒体刊载。这些影评人虽然还不是超一线的顶级影评人,但也绝对算是一线影评人或二线影评人中的领头人物。

    有了这些影评人的称赞,网络上对于《妈妈》的批评声顿时小了许多。而在华夏网娱乐频道公布的电影新片期待榜上,《妈妈》以a+的成绩领跑;而娱乐综合门户——综艺网上的全媒体娱乐指数榜上,《妈妈》也成为电影类的top 20。

    至于电影数据网和爆米花网上,由于《妈妈》还为公映,故而暂时还没有开通打分,不过他们都在首页醒目位置上推荐了这部电影。

    除此之外,李玮聘请的广告公司再度发力,各大门户网站、娱乐垂直门户网站、电影专业网站纷纷被《妈妈》的海报包场。尽管有网友忍不住吐槽“什么时候艺术片比商业片还有钱做广告了”,但《妈妈》的期待值却在直线上升。

    ☆、燕京国际电影节(六)

    不管舆论如何评价都无法改变《妈妈》成为本届燕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的事实, 而李玮在有专业公关公司和广告公司支持的前提下,开始将精力放在开幕电影的首映里上了。由于燕京国际电影节是有专门的放映院线, 所以搭建素材就很容易制作了。这些尺寸都是制作公司常见的, 故而产出速度明显快了很多。无论是入口处的红毯,还是放映区的各种摆设、人偶、海报等等,李玮都做到了亲自过目。毕竟这是李玮执导的电影第一次获得开幕电影的殊荣,这不得不让李玮拿出百分百的精力来。

    由于很多人都误认为这是一部科幻背景下的家庭伦理片,因此李玮干脆将错就错将电影海报的色调调得异常温馨。而明白李玮意图的几个设计师都在暗地里说李玮太腹黑了, 因为这些设计师为了摸清楚设计理念都是事先看过《妈妈》这部电影的。虽然电影的结尾为了照顾商业市场而做成了happy ending,但故事经过三分之一情节点之后的情节都是异常黑暗的。特别是和前三分之一的温馨剧情相比,这种对比格外刺人。而且重要的是, 这部电影根本不是什么家庭伦理片,而完全是一部人性的自省和自我批判。李玮拍摄的时候特意展现了人性的阴暗面, 看得几个女设计师有些不寒而栗。

    本来设计师出的设计版本都是非常金属色调的科幻感十足的海报,结果李玮打回去了, 要求做成温馨暖色调的, 比如全家一起吃晚饭, 母子相拥,或者父亲给孩子晚安吻这样的风格。设计师一听差点没造反,这就好比我卖的是□□, 结果宣传资料还要写“居家必备”, 搞笑吧?

    但是李玮却解释道:“这就是反差宣传。观众先入为主认为这是家庭伦理片,而大家对家庭题材的期待就是‘一家三口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很遗憾,我们不是这样的题材。但与其用海报吓走对我们有期待的观众, 还不如先给他们一个美梦,然后再让我们的电影去戳破他们的美梦。当然,这是第一版海报,等观众都知道我们电影是啥的时候,你们设计的那些暗黑系素材就能发出去了。哈哈,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我觉得棒极了!”

    李玮自然没有注意到那些设计师一脸黑线地看着他,因为他正转身离开设计室。

    离开设计室之后,李玮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与自己的形象设计师团队碰面了。作为一个拥有多种职业的人来说,李玮每次出席显然都要符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比如参加商界聚会,李玮自然就要西装革履,手上的腕表至少得百万级,否则谁瞧得起你?如果是导演工会内部聚会,李玮就得穿得有文化有内涵,手上就不能戴名贵腕表,而应该换上有历史底蕴的

    分卷阅读446

    -

    分卷阅读44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