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世·江山 作者:沧海惊鸿

    分卷阅读18

    三世·江山 作者:沧海惊鸿

    分卷阅读18

    波,道:“不值什么。”

    然后,就再又没了言语。

    齐菀好不容易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向元幼祺称谢,意在引出更多的暖心对话来,却不料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所有的力道皆被卸于无形。

    因着长姐齐萱的缘故,她与元幼祺有过几面之缘。那颗叫做情思的种子,在她初见元幼祺的时候便深深种下了,在后来的几次见面中生根发芽,大有挣出泥土、生叶开花的架势。

    她对元幼祺越是接触,越是喜欢,越觉得这位会稽郡王是自己的良配,而自己,无论家世、人品、样貌,亦是配得上的。

    她生性腼腆,却也流着齐家人肆无忌惮的血液,此刻,面对着自顾自朝前走的元幼祺,那种强烈的情愫再次激励她赶上前去,近乎没话找话地问道:“听说王爷常去云虚观,想来,王爷也是好道的吧?”

    若说之前对齐菀,元幼祺很有些碍着七哥的面子不得不理,却又理无可理的意味,那么,当她听到齐菀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她身为大魏皇子的敏锐便迅即地占据了上风。她首先想到的是:齐菀为什么问这个?

    其实,她更担心的是,齐菀问出这个问题来,是不是会对顾蘅不利。

    她爱煞了顾蘅,只要是与顾蘅有关的,便忍不住联想,却浑然没有意识到,顾蘅的内心与心机,远非此刻的她,可以想象。

    再说齐菀,面对元幼祺本就战兢兢的,这会儿对方却停住了脚步,神情复杂地瞧着自己,且不回答自己的问题。齐菀被瞧得越发心虚,越发觉得自己问了个蠢问题。

    “其实……其实我们齐家人也……崇道的,”齐菀磕绊道,“小姑姑……嗯,我的小姑姑还曾为坤道呢……”

    元幼祺实在对齐菀的什么“小姑姑”没什么兴趣,不过这位齐三姑娘磕磕巴巴的,似乎是被自己的这张冷脸吓到了。

    想到若是吓坏了这位齐三姑娘,惹了齐萱不高兴,怕是七哥的面子上也不好过,元幼祺于是神色缓了缓,唇角勾了勾,勾出了一抹淡笑,状似感兴趣道:“这事,倒是挺新鲜的。”

    大魏世家之中,崇道者数不胜数,但能以贵介之身奉入道门的,却少而又少。

    终于有了感兴趣的话题了!齐菀大舒了一口气,也顾不得家中长辈叮嘱过的忌讳,只把自己所知尽数向元幼祺吐出——

    “我的那位小姑姑,唤作齐映月……嗯,应该是叫这个名字的。据说她天赋极高,连名气响当当的华存真人都夸过她‘天赋秉异’呢!”

    元幼祺本没兴趣听这齐家的什么故事的,见齐菀热满满地讲个不停,也不好打断她,耐着性子应和道:“确是神奇。”

    齐菀更有了谈兴,又絮絮道:“据说我这位小姑姑,不止道学修养极深,更精研医道,还曾入宫陪伴后宫的贵人呢!”

    “只可惜,”齐菀遗憾道,“她年纪轻轻便驾鹤西去了。听我父亲说,自她逝后,祖父祖母伤痛欲绝,曾祖母更是从那之后一病不起,缠.绵病榻十余年……”

    她说得伤心,声音亦渐渐低了下去。

    难怪,听七哥说,章国公府的太夫人卧病许多年,章国公齐浩然延医问药吊住老人家的性命,却最终也不得不面对老母亲故去的事实。元幼祺暗想。

    只是,这件事,却很是奇怪——

    她长了十六岁,朝中宫中褚人的掌故,每一次她入宫,韦贤妃都要不厌其烦地向她叙说,像是生恐她不知道某个人的某件往事便会吃了亏似的。

    元幼祺曾经一度很奇怪母妃这样做的目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渐渐习惯了母妃如此。

    然而,关于齐映月的事,母妃却从来未提过。

    元幼祺说不上哪里怪异。

    二人正叙聊间,元承平的一名亲信宦侍远远地赶了来,匆匆向元幼祺行礼道:“九爷,可寻到您了!我家王爷请您到前面入席呢!”

    元幼祺神情一震,道:“太子到了?”

    那宦侍回道:“小人并未见到太子殿下。”

    元幼祺暗自皱眉,心道太子若来,排场、声势之大,阖府都该知道的。却为什么……莫非太子有事,来不了了?

    她哪里想得到,一场惊.变,就在不远处等着她呢。

    ☆、第十三章

    “太子哥哥派人来,说是临时有事脱不开身,不能亲至了。”宴席之上,元承平向几个兄弟解释道。

    元承柏闻言,没说什么,眼中却划过一瞬异样,不过转眼间就被他压制了下去。

    元承宣则笑道:“太子哥哥想来是忙于紧要国事,走不开也是有的……”

    他说着,话锋一转,嘻嘻道:“太子哥哥的贺礼一定很多很重吧?”

    元承平也笑了,点了点头道:“太子哥哥极喜欢淳儿。”

    太子元承胤十八岁娶太子妃,侧妃、侍妾亦有几个,这么多年来却只有两个女儿。他喜欢元淳这事,便让人没法不往深处想去。

    果然,元承柏听到二人的对话,眼中又闪过一丝狠厉。

    元幼祺一如寻常,同三个哥哥推杯换盏,聊些无伤大雅的话题,脑中却未停止了转动——

    太子与四哥从小一处玩儿大的,更有李德妃的养育之恩,是以太子对待四哥阖府都是不同寻常,对淳儿更是视若己出。究竟是什么样的大事,能拖拽住他,紧急到连淳儿的周岁宴都不参加了?

    就算再忙,出现一下、露个脸总是有时间的吧?

    元幼祺自幼被韦贤妃着意培养出来的对朝堂之事的敏锐嗅觉告诉她,阻住太子的那件事,定是涉及到军国朝廷的大事。

    正如她所猜想的,太子元承胤这会儿刚被魏帝紧急传诏入宫。他到勤政殿侧殿书房的时候,魏帝面前的书案上,正放着那份来自边关的紧急奏折。

    “父皇!”元承胤行礼罢,便垂手立在了一旁。

    魏帝抬头看了看他——

    这张与丁皇后有四五分相像的脸庞,看起来越发的透出些沉稳成熟了。太子身姿挺拔,虽还带着几分书生气,但也是将近而立之年的人,微髭的下巴泛着淡青色,也很有些男子气概了。

    魏帝的心绪于是平静了许多,看向太子的目光也宽柔了些,道:“承胤来了?”

    “是!”元承胤欠身道,“父皇口谕传到东宫,儿臣便急急地赶来了。”

    他被李德妃教养得素喜读书,又是个极重礼数的。

    太子重礼数,魏帝是知道的。

    自己的儿子,敬重老子,这当然是好事。不过,对于一个未来的帝王来说,太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便陷于迂腐了。尤其,太子还是个爱读书的,自少年时起,书生意气便极重,浑不似自己年轻的时候那般敢作敢为、杀伐果断。

    思及此,魏帝的脑中便不由得映出

    分卷阅读18

    -

    分卷阅读18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