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3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世·江山 作者:沧海惊鸿

    分卷阅读335

    三世·江山 作者:沧海惊鸿

    分卷阅读335

    元君舒。

    元君舒一如元幼祺所期待的那样,仍是一派淡定,出班躬身道:“陛下,臣有几句话,想问刘御史。请陛下恩准。”

    “准!”元幼祺简道。

    元君舒谢恩罢,便转向了刘御史,朗声道:“请问刘御史,方才你所言‘据你所知’,是你亲眼所见,还是亲耳所闻?”

    刘御史原以为她会直言狡辩,浑没料到竟先问出了这个问题,怔了怔道:“当日学宫大门内外的举子,和诸从事、卫兵都看得清楚……”

    “那么,请问刘御史可在其中?”元君舒追问道。

    刘御史张了张嘴,接着又闭紧,脑中快速思忖着该如何答对。

    元君舒却是不肯就此放任他想出应对的说辞的,紧接着便道:“可见,刘御史也是道听途说的?”

    虽是问句,用的却是肯定的口气。

    元君舒说罢,向元幼祺再次一躬身,道:“陛下,太.祖昔年有训,我朝之所以设立御史,便是为了据实秉公,监察百官、警醒天子。至关重要在于一个‘实’字!而刘御史只是据道听途说的言辞,便推测臣徇私枉法,此实已违背太.祖皇帝对御史之定义!”

    元幼祺暗暗好笑,心道自己这个侄女还真是一板一眼,连驳斥个御史的胡说八道也要拎出太.祖皇帝来垫背。也不知她平素是不是每日闲暇时光都用来背诵律典训令了。

    刘御史听了元君舒的话,张了嘴刚要辩驳,就又被元君舒抢先噎了回去:“刘大人也是正经读书科举过的,难道读了那么多书,连起码的‘尊尊亲亲’的先贤规矩都不懂得了?”

    她说着,双眸迸出两道森然来:“襄阳郡王元君舒也是刘大人称呼得的?”

    刘御史愕然。他之前一时口快,忘了对宗室该有的尊敬。

    襄阳郡王是封号,自然可以提得。但是“元君舒”这个名字,却是肃王世子元理,甚至可能是老肃王给起的名字;而肃王又是先帝的胞弟……被自己这么明目张胆地直呼出来,那可就是大不敬了。

    刘御史不禁脊背发寒,知道自己触了大霉头。其实他的症结所在,何尝不是如这天下大多数男子一般,浑没将与自己同列朝堂的女子放在眼中吗?

    “刘御史身为御史只凭道听途说,便在陛下面前任意参本,这是其一。对宗室不敬,失人臣之规矩,这是其二……”元君舒不肯就此罢休,又道,“本王身为女科主考官,女科举子便都是本王的门生,这个道理,刘御史不会不明白吧?”

    刘御史脸色泛白,死死地盯着她。

    只听元君舒又道:“做老师的,眼见自己的学生连续答了四五个时辰的考卷,腹内空空,囊中羞涩,还不得不选择步行,难道不该施以援手吗?还要任其继续下去,直至昏倒在路边吗?”

    她这一番话,旁人听了还可,元幼祺心里却是十分惊诧:周乐诗怎么会沦落到这步田地?周家富庶,当初和离的时候,为表愧疚之意,自己更是动用私库,赏赐了周乐诗大笔银钱和首饰衣料,她怎么会连雇车马的钱都拿不出了?

    而元君舒对刘御史的责问还在继续:“敢问刘大人,你当年也是寒门出身,远赴京师考取功名,若没有令座师丁奉丁老大人的照拂,可有你今日在朝堂上威风凛凛地质问宗室?”

    刘御史登时煞白得失了人色,一行冷汗顺着额角涔涔而落。

    群臣闻言,尽皆哗然。丁奉在先帝庄宗年间,曾经做过科举的主考官,也因此笼络了一大批门生聚拢在丁家的周围。丁家早已经败落,近日与丁家有关的贪官渎吏纷纷被陛下下旨落狱法办,足见陛下对于丁家的忌讳之深之重。

    而这个刘御史,竟忽略了他也曾经是丁奉的门生。在此等情形之下,他不选择安安分分地低调为官做人,竟敢跳出来参襄阳郡王的本,还是为了这种无关紧要的事,难道真不是为了丁家张目博取同情吗?

    听着元君舒的话,感知着群臣的反应,元幼祺坐在龙椅上,始终一言没发。

    她已经想起来这个刘御史的来历与根基了。她是帝王,是习惯于总揽全局的,她的敏锐已经在提醒她:这个刘御史绝不是只为了参元君舒这么小小一本而来恶心人的。他的背后,必定有更大的谋算。说不定,他也不过是这场谋算中的随时可以被弃掉的小小过河卒。

    那么,这个谋算到底是什么呢?元幼祺已经联想到了韦舟扬的身上。

    韦舟扬,他绝不会就此安分下去的。他极有可能正在……

    “陛下!”元君舒的一声呼唤,截断了元幼祺的思索。

    元幼祺回神,等着她的下文。

    元君舒续道:“臣请将那日所邀同乘的女举子的身份禀告陛下。”

    元幼祺的心脏,因为这句话而骤然缩紧:君舒,你要做什么?

    而在元君舒说出这句话的同时,元幼祺迅速感知到了丹墀下有人在蠢蠢欲动,那是对猎物伺探时机、一击而中的猎人。

    元幼祺绝不想自己成为那个猎物,更不想让元君舒成为被对方利用的工具。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元君舒根本不等她的反应,便将那个人的身份坦言而出:“那名女举子,便是绍州盐道周朴周大人的女儿,周乐诗。”

    她说罢,昂头直视着元幼祺,那副神情,像极了在替某个人鸣不平,亦像是在对元幼祺的问诘。

    元幼祺亦垂头紧紧地盯着她:你在替哪一个鸣不平?又在诘问朕什么?

    你是在替周氏鸣不平吗?你是觉得朕伤了、误了周氏吗?你是在诘问朕,是否置国家法度于无物,借你之手提拔朕曾经宠爱的人吗?

    你这是面对朕该有的眼神吗!

    一时间,元幼祺的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清楚到底是何种滋味占了主导。

    前一刻,她还在为自己选择的继承人精于法度、善于口才而宽慰不已;下一刻,这个被自己着力栽培的继承人,便将矛头直指向了自己!

    这算什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君舒,你可知自己在做什么?元幼祺的眸子中的利光穿过垂旒,射.向元君舒。

    得到的,却是元君舒更加复杂难明的神色。

    两个人之间的空气胶着、凝固,然而,那有心人却绝不会任由这般下去的,他们等的,便是元君舒的入毂——

    “陛下!周氏曾为陛下身边人,襄阳郡王又是宗亲。臣以为,如此难保不徇私!”有人出班奏道。

    作者有话要说:  君舒聪明,但还是短练,一激动,把刀把送到别人手里去了,摊手~

    ☆、第二百二十七章

    这个出班说话的人, 吸引了元幼祺的目光。

    吏部……侍郎?

    元幼祺表情玩味, 似有深意地看了看跪在地上自以为大义凛然的吏部

    分卷阅读335

    -

    分卷阅读33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