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5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世·江山 作者:沧海惊鸿

    分卷阅读350

    三世·江山 作者:沧海惊鸿

    分卷阅读350

    。非历尽繁华沧桑,经过身世动荡者,绝难于字里行间逸散出这样的滋味来。

    而这样的滋味,若非曾同样经历过动荡沧桑者,或许只会单纯地认为这字“好”;至于好在哪里,恐怕是说不清楚的。

    凝着墨池答卷上的字,元君舒呆呆地出神。

    她想到了己身,想到了曾经肃王府中的件件往事,想到了曾经故去的人以及他们的故去带给自己的疼痛与透悟,还有那些都已经化作云烟的恩怨情仇……

    元君舒陡然生出一股子想要结识这个答卷人的冲动,她极想问问这个人:是不是也经历过太过的恩怨情仇,才会于世事生出这般的况味体会?

    就在此时,元幼祺却不耐地唤醒了她的回忆。

    “君舒?”元幼祺目不转睛地瞧着她,眼底带着些迫切的期待。

    “陛下!”元君舒悚然回神,下意识地垂下头去。

    她仍是受不了对元幼祺直接对视。元君舒今日格外认同礼法规矩中不许直视主君的要求,那般俊美的一张脸,直视了只会让人脸红得发窘,怎么还会有心思回禀正经事儿?

    元幼祺可不知道元君舒的种种内心戏。元君舒盯着墨池的卷子看了多久,她就随着紧张了多久。

    紧张了半晌,这孩子竟然出起神来,元幼祺着实耐不住了。再这么熬下去,她的小心脏就要“扑通”“扑通”地跳飞出来了。

    “觉得这份如何?”元幼祺问道。

    心里再紧张,她表面上可没透出什么来。身为皇帝,若是连这点子能耐都没有,还怎么统御八方?

    元君舒正了正神情,肃然道:“恕臣直言,臣少时曾得一位先生指点读书习文,她的文章见识,臣也见识过。臣曾经以为,她的见识、她对于时事的论述,这世间绝没有人可以超越……便在看到这份答卷之前,臣仍是做如此想……”

    所以,你的意思是?元幼祺挑眉的动作格外的明显,心里着实有些按捺不住了。

    元君舒深吸一口气,恭道:“臣以为,若是此人不能登得榜首,真真就对不起这篇策论了!”

    元幼祺的双眸,随着她吐出的这句话,而微微睁圆,此时特别想在她的后脑勺上拍上那么一下,夸一夸她:“好侄女!好见识!朕也是这么想的!”

    至此,元幼祺心里的那份忐忑难安算是彻底地放下来了。

    她倒不是为着墨池可能做不成状元而不安,让她不安的,是她对自己的判断的怀疑。

    于私,墨池是她的心爱之人,墨池的一切,在她的眼中,都是好的,完美的;墨池的文章,当然也不例外。

    但于公,她是大魏的天子,她的任何一个决断,都可能影响大魏万万千千臣民的前途和福祉,她不敢擅断。

    对于墨池的恋慕,让元幼祺意识到,她可能因为墨池而失去了理智的判断。万一,因为她失了理智的判断,而将不该推上某个位置上的人推上去了,那不仅是对大魏不负责任,更对不起自顾蘅到墨池对她的教导和期盼。

    元幼祺不想做一个因公废私、被情.爱蒙蔽了双眼的帝王,哪怕,她爱墨池爱得刻骨铭心。

    现在,她终于在元君舒处得到了和自己之前的一般无二的判断,墨池的文章是好文章,墨池的见识是好见识,这样的人物,不被举为状元,真就谁都对不起了!

    元幼祺焉能不欣喜万分?

    “君舒所言,深得朕意!”元幼祺说得格外发自内心。

    元君舒同时感觉到了皇帝言语中的欢欣。怎么就突然心情大好起来了?元君舒暗自奇怪地想。

    皇帝是因为想法得到了自己的响应而心情大好吗?

    他是天下至尊,每日响应他各式各样想法的人,从朝臣到内官,多了去了,还多自己这一个?

    那便是因着别的了?元君舒细细想了想,仍是不得其解。

    “君舒方才所说的,曾经教你读书的那位先生,此刻在何处?这样的才学,若是湮没无闻,便可惜了。”元幼祺殷殷问道。

    元君舒情知皇帝爱才,又善识才任用,但是那个人……

    元君舒的目光黯淡下去,只得回道:“陛下,那人已经……已经不在人世了……”

    元幼祺微愕,叹息道:“可惜了!”

    可不是可惜了吗?那人可惜的,又何止是才学啊!

    元君舒也唯有一声叹息。

    元幼祺猜测那人与元君舒的情分不浅,也不知那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又和元君舒经历过怎样的故事。

    她觉出元君舒的伤心,心中不忍,遂转开话题道:“君舒觉得这名举子堪为状元,朕亦以为然,那么——”

    元幼祺说着,将墨池的试卷推至书案的最上方。接着,指了指关锦与周乐诗的并排放在一处的卷子:“她们两位呢?谁为榜眼,谁为探花?”

    元君舒看了看被推到最上面的卷子,又看了看另外两份,抿了抿唇,道:“臣以为,陛下若要束约群臣、清明吏治,此人最为适合。”

    元君舒说话的同时点了点关锦的卷子。

    “陛下若要革除弊政、开大魏之新风,此人则更适合。”她同时点了点周乐诗的卷子。

    元幼祺会意一笑,悠然道:“朕都要。”

    说罢,就将周乐诗的卷子排在了墨池以下的左方,而将关锦的那份排在了右方。

    元君舒见状,凛然。

    大魏以左为尊,皇帝这般排列,就意味着周乐诗将为女科榜眼,而关锦则为女科探花。

    皇帝说清明吏治和革除弊政他都要,显然,接下来他的着眼点首要在于开辟新政上。元君舒猛然想到了此次殿试的题目“资政”,她隐隐明白了什么。

    “既这么着,朕就把这份奏折打回去,让老头子们重新奏来。什么时候结果奏得朕满意了,什么时候再放榜!”元幼祺满意地笑道。

    元君舒听皇帝把八名读卷大臣称作“老头子”,不禁莞尔。八名读卷大臣中年纪最大的不过五十出头,年纪轻的不足四旬,就成了皇帝口中的老头子了。

    她更知道,皇帝其实是在鄙夷他们刻意讨好,又不敢举立新政的迂腐心思,与老腐朽一般无二。

    这般想着,元君舒实在觉得,皇帝偶尔的孩气,也很是可爱。

    “之前,君舒不让朕撤去这封签,朕答应了,”元幼祺又道,“现在咱们评点完毕,结论已经出来了,就不必再避嫌了。”

    元幼祺说着,也不罗嗦,手指翻飞,三张紧覆在卷纸上的封签已经被她揭去,露出了下面三个人的姓名籍贯。

    她扫了一遍三个名字,最后看向元君舒,笑眯眯道:“可惜了,你的关姑娘被排在了最后。”

    元君舒其实早就认出了周乐诗的字,而关锦的卷子,她在看过内容之后便猜测到了属于谁,毕竟立意和格局

    分卷阅读350

    -

    分卷阅读350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