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二十七、阴兵过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破解血魔方 作者:元昕丰

    二十七、阴兵过境

    破解血魔方 作者:元昕丰

    二十七、阴兵过境

    6点左右,色黯淡下来,二人准备好应用之物,便选择了一条道,偷偷潜入后山,迂回向崇陵方向进发。

    这崇陵在整个陵墓驱的最西北,背靠永宁山,因此二人准备了一些登山的靴子、绳索、挂钩等物,以便能顺利通过山道。

    通海也换上了一袭道袍,这道袍上有八卦、星月符文,有驱鬼辟邪之功。

    虽然山路难行,倒也没有人兽打扰,二人心翼翼、相互扶持,终于在7点半,色昏暗之时,跃进崇陵范围。

    由于崇陵、瑾妃墓被误以为珍妃墓都遭人挖盗,近年来,守卫队伍更加壮大,巡查次数更加密集了。但这对于他们两个有道术之人,倒不在话下。

    围墙之外,有数十株苍松掩映。二人贴上隐身符,从侧门溜进去,穿过明楼继续向里走。

    赵元康释放开眼,通海虽然道行较强,却没有这个赋,以牛眼泪精华涂在眼上,也能看到鬼邪之物。

    过了隆恩殿,即将进入一座方城,通海突然拉住赵元康在一面石壁后掩住身形,做了个禁声的手势。

    他顺着通海的手指瞧去,在方城之内,有两队清朝兵卫,每队20人,手持长枪,对向往来,竟不是阳间之人。

    阴兵

    他立刻明白了这些是什么东西。他虽修行日短,但所涉猎书籍颇多,对于这阴兵过境之事也了解不少。

    所谓阴兵,便是鬼兵,为鬼气所化。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一、古代或者近代的军队败亡后,因其怨气不散再加上当时的时以及地理环境所造成的。

    二、阴兵借道往往是出现在大灾难死了很多人之后,这种阴兵是指地府来拘魂的鬼差鬼将。

    三、鬼界战争,让鬼显化人形,让周围人知难而退,给他们腾出道来。

    关于第一种法,这种阴兵都很团结,而他们的思维仍停留在当时打仗的那个时间段,他们都认为自己还没有死,还要继续战斗,维护自己的那份军人荣誉。这些阴兵往往出现在一些偏远无人的极阴之地,所以看到过的人很少。

    比较典型的便是故宫阴兵借道、云南惊马槽的故事。

    传言五点之后的故宫,就经常会有一闪而过的宫女、太监,甚至传来人的哭喊声,让人毛骨悚然,所以,故宫下午五点之前就不准游人呆在里面了。

    关于“阴兵过路”,故宫的专家给过解释,是朱红色的宫墙富含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磁性物质,可以记录声音,在闪电雷鸣的气候中,闪电和四氧化三铁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这面城墙有了磁带的记录功能。

    但又一个专家了,其实故宫墙壁已经被粉刷多次,即便有4氧化3铁,也早就被覆盖了,不可能再起作用。所以现在这件事情仍然是个迷。

    而人们更相信故宫数百年恩怨情仇冤魂不散,才有此灵异事件。

    云南陆良县路过的骡马受惊不敢路过,便得了一个“惊马槽”的名字。

    传在三国末年,为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率军南下直至陆良。

    深通法术的八纳洞洞主木鹿大王来到战马坡为孟获助阵所挖了两条长不到四十米、宽不足一米的山路,如今人们叫它惊马槽。

    它是村民们上山、下山的惟一通道。这个地方每年六七月份的雷雨气,就会传出怪声。有时,是惨叫声;有时,是人群抬棺材的声音;有时,是战马嘶鸣声,更多时候则是马蹄声和马铃声;还有那种链条、铁器之类的响声,叮叮当当的。

    还有人亲眼见过穿盔甲、拿宝剑的古代武士,那些身穿盔甲的古代士兵和他们正面相遇从身体穿过却没有感觉,有时还有远处射来的箭,射到自己身上,然后消失不见......

    后来,有专家研究表明,惊马槽地形两壁狭窄,形状酷似酒瓶。惊马槽出现的怪声其实是一个物理现象,在力学上叫共振,在声学上叫共鸣。风吹进惊马槽后,产生的结果与吹酒瓶的情况完全一样,也就是风声在这里被放大了。

    但如今这种灵异事件,仍被人乐道。

    而第二种法,一个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唐山大地震,有人看见一辆无人马车在装载、运输死人头。

    第三种阴兵借道,来自于军人口中。

    其实鬼道作为六道之一也会发生战争,在行兵途中遇见了我们阳间的军人,因为阳间的军人都为男人,且血气方刚,阳气非常重。而鬼道有情都十分忌讳阳气,类似我们忌讳阴气,可能挡到了他们行军的道路,所以鬼兵军队中的能者用神通让鬼兵之中的一部分显形了而已,借此通过,多半是鬼王做的,意思而已。

    所以军方首脑也只是命令战士靠向阳一边行进,传关羽死后因业,堕入鬼道,也成一王,四处征战。阴兵借道看似诡异,实则不奇。

    眼前的这股阴兵队伍,应属于第一种,死难的清兵,仍以军人的身份,守卫这座陵寝。

    通海低声和他:“别惊动这些阴兵,他们依然保持着军人作战的能力,且意志坚定,团队配合默契,很难对付的。”

    他点了点头,记得看过一部最后一个阴阳先生,里面描述镇守魔界的阴兵黑甲军,虽然只有五千军魂,但生生封锁了阴阳两界的通道,可见这股执念之强了。

    二人轻手轻脚、收敛声息,贴着墙壁慢慢向前滑动着,生怕惊扰了这些阴兵。

    行到一个转角处,只要拐过去就能离开阴兵巡查的范围,脱离险境了。

    没料到,赵元康脚下没注意,踩住通海的道袍衣角,通海正往拐角转身,这一带,将他绊倒。

    他四仰八叉地跌在地上,后仰之中,右手打倒了一个立在墙角的铁锨,估计是工匠植树所用的。疼得他忍不住一声哎呦。

    这一声大叫,正惊动了那两队穿梭巡查的阴兵,持枪向这边追来,通海一见被发现了,连忙拉起他,转过拐角向前奔跑。

    但二人毕竟血肉之躯,又没有飞行道术,很快,被最前方的十名阴兵赶上。

    二人只觉两道鬼气森森的劲力射向他们的后背,知是两柄长枪穿空而来,急忙趴到在地,那鬼气长枪一发既回,但十名阴兵已将二人围在当中,后面三十名阴兵,也陆续赶来。

    二人也从地上站起,既然狭路相逢,就只有奋力一战了。

    赵元康燃起赤焰剑芒拨转阴兵长枪,伺机刺杀阴兵魂魄。通海真人则打出了一种类似于墨玉飞蝗石的石子。

    这石子只有大拇指大,通体黑色,呈椭圆状,表面光滑如玉。扔在半空之中,便犹如九陨石降落,带着雷霆之威,急速穿破阴兵的虚化身体。

    这石子专克鬼邪阴气,一触碰,就将阴兵化掉,转眼间已有五六个阴兵被解决了。

    “大哥,你这是什么法宝,这么厉害”赵元康一剑消灭了一名阴兵,忍不住问道。

    “你没听过弹指神通吗”通海得意地笑道。

    “去,不愿意告诉我就算了。”他继续斩杀着面前的阴兵,也没再问什么。

    虽然,二人的法宝,对于驱散阴兵有奇效,但不知怎么的周围阴兵越聚越多,好像杀之不尽一般。

    “退后”通海真人一声断喝,抢身立于赵元康之前,从背后抽出一支白布旗,上面一点殷红,如雪中红梅一般娇艳欲滴。

    他将白旗一展,口中念道:

    师之命,以我之名,三魂七魄,鬼门随行,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只见一股旋风吹过,所过之处,阴兵魂魄俱被这股风卷起,送入那面白旗之内。

    片刻间,已收了四五十阴兵魂魄,远处的阴兵,不敢应战,纷纷逃避,二人才算躲过一劫。

    二人背靠在粗糙的石墙上喘息不定,后背都已经被冷汗淋透了。

    二十七、阴兵过境

    -

    二十七、阴兵过境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