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七十章 老家的婚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今天是周日,汤阳是休息,冉月做领队,只要不带团差不多天天是休息,除了每周一次的领队会议。

    汤阳结婚没有请年假,准备周一就去上班了,这新婚蜜月,汤阳和冉月想也没想过,蜜月那很很遥远。

    本来这大婚后大家也忙好了,可以送一口气了。

    这汤爸汤妈急着回去了。

    汤阳这里的婚礼结束了,老家的婚礼接上了。

    这老家的婚礼定在下个礼拜的周四,这汤爸汤妈要张罗去了。

    这老家的亲戚基本是农民,这农民除了地里干活,上班的很少,所以这周末不周末对他们来讲没有区别的。

    至于汤阳要上班什么的,他们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了,这儿子结婚是大事,这大事挑个好日子最重要,那是老人的心愿,汤阳自然是全听他们安排了。

    老家的婚礼对汤阳来讲很简单,不用操心,到时候只要人过去了就行了。

    这冉月的哥哥回去要上班,这常州的婚礼参加了,那老家就不去了,这里作为女方的代表,丈人丈母娘自然是不去的。

    这次去老家还是姐夫钱明姐姐冉清一起陪同,用新桥车接送。

    周一,汤阳没有按照上班时间到单位,这个的话和谢刚说一声就行了,今天汤阳主要是带了一大箱喜糖过去的。

    这单位虽然只请了部门的人,但是毕竟公司那么多的人,这喜糖发他们吃吃还是应该得。

    这公司领导,财务部,还有不少其他的部门。

    “张总,我和冉月结婚了,我们请你吃喜糖。”总经理张斌的办公室门开着,汤阳敲了一下门,进去一边说一边把两包喜糖放在张总的桌上。

    “汤阳,你结婚怎么不邀请我过去呀,我还等着你邀请我呢,怎么已经结婚了。”总经理张斌埋汰道。

    “张总呀,你是大忙人,我不好意思来打扰你呀,这个是我不对,考虑不周。”汤阳不好意思的说道。

    “汤阳真不错,公司没来几年就结婚了,年轻人好好干呀!”张总鼓励道。

    “好的,张总,我会的,那我先出去了。”汤阳答应着离开了张总的办公室。

    还有财务的钱总钱华金,汤阳自然的也被他说了通,早知道这两个巨头都请了,这领导给红包不会那么小气给200吧?

    汤阳想多了。

    财务和办公室相对人不太多,汤阳就自己挨个把喜糖送到他们手里。

    其他部门的就交给汤阳认识的,让他们自个自己部门发了。

    今天过来主要是来发喜糖,这喜糖发完了,汤阳就简单的整理了一下工作上的事情,有急着办的赶紧的处理,然后赶紧的闪人,回家了。

    今天早早的下班没人会在意的。

    这外婆难得来常州,丈母娘可待不牢了,她们要回去了。

    丈母娘虽然退休了,但是小学的同学一大帮,他们基本在幸福镇,这才几天不见,她就急着回去要找他们玩了。

    不过冉妈妈要回去,两个女儿自然也不阻拦的。

    外婆已经被常州的小舅舅接去了,小舅舅的房子多层,一共七层。

    好巧不巧小舅舅就在第七层。

    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不愿意认小孩背,一步步爬上7楼。

    这好不容易爬上了7楼,就不想再下来了。

    到了儿子家,那先住段时间再说了。

    小舅舅的家是顶层,上面还有个阁楼,阁楼外面还有一个大阳台。

    照理说这房子是单位的福利房,小舅舅职务不低,为什么不挑一个楼层好一点的房。

    这主要还是小舅舅看上了这阁楼,还有阁楼外面的露天大阳台,这都是额外赠送的,不算面积。

    上面种着不少的花花草草,这个老太太喜欢,所以外婆在这里从7楼到阁楼,从阁楼到7楼这样每天爬爬也不错。

    转眼到了周四,钱明和冉清都单位里请了假陪着汤阳和冉月去了汤阳虞丰的老家。

    婚宴在晚上,然后这里早上就出发了。

    车子要跑长途,这钱明不要看他一年的收入20万,他还是非常省钱的。

    前两天车子要装玫瑰做婚车,他是洗车店洗的。

    这平时可都是自己洗的。

    今天也不例外,这钱月真有两下子,自己动手洗车洗的干干净净。

    今天跑长途,啥玫瑰的不弄了。

    汤阳他们到的时候,家里已经是热火朝天了。

    新娘子驾到!

    那是大贵人。

    这鞭炮呀和炮仗呀一起来庆贺。

    还有礼仪队敲罗打鼓吹喇叭,这个热闹呀。

    这个礼仪队是村里学校的。

    一个老师带一批小学生。

    不过今天不是休息天,这礼仪队还真够敬业的。

    学生的礼仪队是免费演出,请个饭就行。

    所有的亲戚都出来相迎。

    对汤阳来讲,爸爸这边的亲戚大部分是邻居,经常在一起的,今天妈妈那边的亲戚来了不少。

    妈妈有3个哥哥3个姐姐。

    在汤阳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大舅舅走了,大舅舅在上海生活的,

    妈妈的小姐姐也是汤阳的大妈,是大伯的妻子。

    这汤爸和汤妈结婚是这个小姐姐做的媒。

    这二姐和大姐在上海生活。

    汤阳结婚对汤妈来讲是大事,所以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叫来了。

    这二姐的小孩多,一个儿子三个女儿。

    今天来了小儿子陈培建和小女儿陈培芬及小女婿周明海。

    他们都比汤阳大上好多岁。

    说起来汤阳这辈中算小的了,除了阿爸的妹妹小孩一个和汤阳是同年,还有一个小两岁,要说最晚成家的就是汤阳了。

    农村的娃如果25岁了还没有结婚就是大龄青年了,和城市里30岁还没有结婚的大有人在不一样。

    汤阳身上备着烟,看到亲戚朋友一边叫人一边敬烟。

    汤阳在老家平时是文质彬彬的,也不太爱讲话,今天是新郎,这工作上谈笑风声,在这里仿佛来做客的。

    婚宴安排在晚上。

    但是农村里关系比较亲的亲戚其实昨天就过来旁忙了,今天中午自然不少亲戚在家里吃。

    这几年汤阳春节带团不回家,回家了,正月也过了,所以好多亲戚也是几年没见了。

    今天的主桌汤阳冉月和姐姐姐夫,哥哥汤强,还有申城的表哥和表姐夫妇。

    这弟弟老家婚礼,哥哥嫂子生意不做过来帮忙了。

    这申城的表哥表姐是土生土长的申城人讲的是申城话,非常能说会道。

    这钱明自然和他们聊不到一块去。

    不过汤强可以。

    做在主桌上汤阳和冉月的任务就是吃,啥也不用管。

    今天冉月没有去理发店化妆,就是冉清帮妹妹打扮的。

    冉月今天没有穿婚纱,穿的是喜庆的新娘服。

    这新郎新婚到了,午餐也就开始了。

    主桌是特意安排的,上的是最好的菜最好的水果。

    那客人桌就没有那么讲究。

    到了晚上婚宴开始时,这主桌和其他的桌子就没有区别了。

    汤阳在自己家很随意,主桌上都是自己人,没人会为难汤阳,所以几个哥一起喝着小酒,汤阳喝的是饮料。

    这做新郎的,婚礼还没开始就喝醉了,那就没有必要了,

    农村的婚礼还是比较传统的。

    汤妈妈叫来了村里比较有文化的张老师来主持婚礼,这张老师叫叫老师其实他不是老师,是大家对他这个文化人的尊重,是乡里的干部。

    下午时不时有演奏音乐响起,这批娃娃兵还是非常敬业的。

    在下午的良辰节时,在学生们的敲锣打鼓中,张老师主持了汤阳和冉月的婚礼,仪式非常简单。

    一楼大堂,祭祀用的器具全部准备妥当,红红的蜡烛已经点燃。

    张老师简单的价绍了一下新郎新娘,就直接进入主题。

    口中念念有词

    新郎新娘

    一拜天地

    汤阳和冉月对着蜡烛拜了拜

    二拜高堂。

    汤爸汤妈坐在太师椅上,汤阳和冉月再一起拜。

    汤阳还等着第三句夫妻对拜的话时,仪式结束了。

    汤阳是郁闷了,这个张老师文化人,这个夫妻对拜咋不说了,他居然说仪式完成,新郎新娘入席,婚宴开始。

    又一阵的敲锣打鼓。

    汤阳好一个郁闷。

    不过人家也是过来帮帮忙的,汤阳总不能说张老师你忘词了忘词了的话吧。

    这样老家的婚宴就这样开始了。

    今天汤阳和冉月没有伴郎和伴娘,在这里汤阳不用担心人家灌你酒。

    除非是主桌上的舅佬灌你酒。

    在农村的婚礼,主桌是新郎新娘加新娘的兄弟的。

    如果舅佬要搞事情,新郎是一点办法也没的。

    不过,汤阳和冉月是城市过来的,这主桌上怎么坐就不讲究了。

    所以汤阳今天是没有压力的。

    今天的客人真多,汤阳基本都认识,但是有的还真叫不出啥名字了。

    冉月自不用说,除了自家的几个人,其他人一个也不认识。

    不过这个没有关系。

    有这个婆婆汤妈妈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家里的客人多,几十桌,这敬酒是一个一个敬的,花的时间会很多。

    有的客人吃的快,所以这酒席开始没多久,汤妈妈就带着汤阳和冉月给客人敬酒了。

    汤阳的手中只有烟,没有酒杯。

    冉月的任务是叫人。

    这农村的新媳妇去叫人是要矮一辈的,说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说起来也是,老公的爸爸妈妈为何叫公公和婆婆,可能和这个也有关系,比如今天吧,冉月叫汤强不是叫哥哥,而是叫大伯,这个怎么叫,冉月也不在意,你这个婆婆的说怎么叫就怎么叫。

    新郎汤阳递烟,新娘冉月点烟,然后再叫一声,把酒给满上,这样就算敬完酒了,新郎新娘自己不用喝酒。

    如果碰到不喝酒的,冉月就给她盛饭,盛好饭叫一声也就好了。

    这怎么叫,这婆婆自然会教的。

    冉月也是第一次给那么多的人盛饭。

    酒席上小孩多,不喝酒的人也不少,只要是吃饭的,每个人都要盛。

    农村里的人干体力活,饭量就是大,如果城里人,吃了一碗,哪里还吃的下第二碗。

    这冉月一盛就是一大碗,这盛饭的手也是累坏了。

    不过农村的人也朴实,没有人会挑出来搞这个搞那个的花样。

    这样的话这个敬酒还是蛮为新人着想的。

    这几十桌下来,汤阳是还好,这个冉月也是有点小累。

    不过现在汤阳冉月已经把这里所有的人叫了一边了,新郎新娘任务完成了。

    今天汤阳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汤阳娶的城里人真漂亮。看书还要自己找最新章节?你OUT了,微信关注  美女小编帮你找书!当真是看书撩妹两不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