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三十七章 魔匣已开,杀机初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奕譞这个混蛋!

    再过两天,还有你想不到的事儿,自然是说神机营清君侧之事。想来,彼时的奕譞,自觉布置已定,胜算在握,踌躇满志,一股子虚骄之气顶着,于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对于自己的作为,既不屑于否认,又忍不住炫耀

    老七还真是这样的一个人,平素讲究有里儿有面儿,最爱显摆自己能干,最怕的是,人家脸上陪笑,嘴上逢迎,心里头却看不起他,觉得他没有本事。

    可是混蛋!真正是混蛋!

    一切一切,都坏在了关卓凡被刺杀一事上!

    一切一切,都坏在了奕譞这个混蛋身上!

    慈禧认为,嗣皇帝之择,对立双方,如果仅仅限于口舌之争,打笔墨官司,并且就事论事,争论局限在嗣皇帝之择本身,不及其余,关卓凡和慈安一方,是很难得遂所愿的。

    奕譞的嘴,固然比较笨,文字上头,下边儿也没有什么真正得力的人,但是,他是宣宗亲子亲王衔郡王,对方能够拿出手的,却不过一个闲散宗室,这个份量,是没有法子比的。

    嗣皇帝选谁不选谁,宝廷的意见,其实根本无足轻重。奕譞可就不同了!恭王退归藩邸之后,他就是近支中最紧要的人物了,嗣皇帝必择自近支,则嗣皇帝之择,怎么能够越过近支中最重要的亲贵?

    就是说,只要奕譞坐在那里不动,任你千条计,我只老主意,不论对方搬出什么道道来,讲得如何天花乱坠,只管摇头就好了。甚至,根本就不必去做什么口舌之争,不必去打什么笔墨官司!

    荣安继统承嗣,其实不存在舆论上的支持,如果说有什么舆论,那一定是反对的舆论,不是支持的舆论因为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出格了!没有谁的脑子,一时半会儿的,能够转的过弯儿来的!

    关卓凡做的,不是争取舆论的支持,而是要保证舆论的沉默。

    为什么上头一而再再而三,以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声称这是爱新觉罗的家事?

    原因就在这里了。

    至于爱新觉罗家宗室,对关卓凡本人,虽然是支持的,但是,在荣安继位一事上,如无特别大的意外,是不会有什么人主动劝进的。

    外头的人,想不通女帝继位的道理,爱新觉罗家的人,一样想不通这个道理姓爱新觉罗的支持荣安继位,实在是太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没有几个人会乐意做这个出头椽子,爵位愈高,这种事情上头,愈是谨慎。

    所以,只要奕譞我只老主意,事情就一定僵在那里,荣安就一定做不成这个嗣皇帝。

    可是,特别大的意外,来了!

    第一个特别大的意外,是奕譞要求仿小宗入继大宗嗣皇帝本生父例,关卓凡这个未来的皇夫,要退归藩邸。奕譞以为,这样就能将死关卓凡的军,其实,却是给了关卓凡一个绝好的机会,去玩儿权臣最爱玩儿的也是玩儿起来最有效的一个把戏以退为进。

    果然,关卓凡一撂挑子,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立即就受不了了,不仅东边儿亲自出马劝驾,连外省的督抚,也纷纷跳了出来。待关卓凡果然销假入直,嗣皇帝之争的天平,便大大的向他那边儿倾斜过去了。

    关卓凡那边儿增加的砝码,就是求他销假入直必须付出的代价,即,给予荣安继统承嗣更多的支持这个代价和支持,未曾形诸文字语言,但上下内外,心照不宣。

    但这还不是决定性的,真正对荣安继位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个特别大的意外关卓凡遇刺。

    这给了他一个绝好的调兵入卫发动事实上的政变的口实。

    轩军既已入城入宫,一切形胜,皆在关卓凡控制之下;另外,既然谁都以为,关卓凡遇刺,乃奕譞所为,那么,奕譞反对荣安继位,就不再有任何分量了不追究你的罪过,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至此,荣安登基践祚,已成定局。

    区别者,只在于,这个局,够不够光彩,够不够漂亮?

    慈禧想起楠本稻说过的一个西洋上古故事潘多拉魔匣,对,奕譞刺杀关卓凡,就是打开了潘多拉魔匣!此后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再也无法控制了!

    这个混蛋!混蛋!

    他如果真能够杀掉关卓凡也就罢了,可是,又没有这个本事!那个刺客,和他一样的笨!

    第三个特别大的意外,是奕譞矫诏,欲起神机营之兵清君侧。

    对于奕譞的这个行为,慈禧真正是哭笑不得:先不说你矫诏一事多么混蛋了竟然要除之于我!就说彼时,轩军已经入城入宫了,城外还有轩军在虎视眈眈,你怎么会以为,你竟然能得手?!

    你怎么会以为,神机营打得过轩军呢?!

    一转头就被自己的下属给卖了,还不是一个人,是三个全营翼长一起卖的你你傻,不能指望全天下的人跟你一起傻啊!

    因为这第三个特别大的意外,荣安继位的这个局,就变得特别光彩特别漂亮了

    老六为救老七,不能不上折劝进,他这个宗室第一人开了头,别的宗室,愿意荣安继位的,就有理由跟进了;不愿意的呢,别的人已经上了折子,你不上,就太扎眼了!新君登基之后,还不定怎么给你穿小鞋呢!于是,就算捏着鼻子,也得跟进。

    最后,形势禁格,竟然几乎全部有爵位的宗室,都上折劝进了!

    至此,荣安继位的合法性,再没有任何问题了!

    唉!

    不对,不对

    我方才想什么来着?

    杀掉关卓凡?

    天爷!

    我怎么怎么生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慈禧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到了。

    她的心,怦怦的跳了起来。

    姐姐迟迟不说话,脸上的神色,又是阴晴不定,七福晋忍不住,怯怯的喊了声:太后

    慈禧摆了摆手,意思是别来打扰我。

    七福晋只好闭嘴了。

    慈禧的心跳,慢慢儿平静下来,但是,这个可怕的念头,却再也驱之不去了。

    如果奕譞真的得手了,会怎么样?

    心莫名一缩,隐隐生痛。

    不,不,我不是真的要真的要杀掉他,我只是想一想,如果真的呃,会怎么样?

    先把儿女私情摆在一边儿不然,大事就想不明白了。

    如果奕譞真的得手了

    哪个出来收拾局面主持大局呢?

    老七?

    不行的。

    他一定以为自己行,但是,除了他自己,从军机到六部,没有人会服他的气。

    他做下了大事,到头来,却一定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

    哪个能穿上这件嫁衣裳呢?

    老六?

    可是

    先不说六部,就说军机吧

    老六复出,文祥自然是乐意的,可是,其他几个大军机,没有一个会乐意,尤其是曹毓瑛和许庚身这两个原本恭系后来投入关系的,绝对不会乐意。

    除非,军机全班尽撤,全换上老六的人

    那,轩军能乐意?

    当然不乐意!

    甚至,军机一个不动,他们也不见得就会乐意。

    只要老六上台,他们就不会乐意!

    他们如果不乐意,会怎么样?

    慈禧不由打了个寒颤。

    其实,老六自己,也未必乐意

    复出,老六一定是乐意的;可是,如果他判断,复出之后,自己摆不平局面,他就未必肯趟这潭浑水了。

    这一层,我还是了解老六的。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轩军!

    别的不说,刺客抓住了,幕后主使审不出来,轩军就不能善罢甘休吧?

    可是,也不可能真把老七扔出去啊?

    随便抓个替罪羊?

    轩军那里,糊弄的过去吗?

    如果糊弄不过去,又会怎么样?

    慈禧又不禁打了个寒颤。

    如果真把老七扔出去

    反正,这个家伙,说我的坏话,甚至欲置我于死地,扔他出去,也算是

    唉,真的要这样做吗?

    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老七就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他是替人家做了垫脚石了。

    唉!

    到时候,老七下了台,进了空房,老六却上不了台,不晓得,局面会乱成什么样子呢?

    我又不能自个儿去做这个军机领班

    慈禧微微苦笑,不自禁摇了摇头。

    说来说去,事情的关窍,还是在于

    怎样才能够拿得住轩军?

    轩军看我和看他,应该是二位一体的吧?他如果不在了,轩军对我,应该还是忠心的吧?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可是,对于这一点,慈禧的底气,并不是很足。

    我真的能够拿得住轩军吗?

    我又不能像他那样,亲自去管带轩军

    那,换谁来管带轩军呢?

    华尔?

    肯定不行。

    他虽然入了籍,到底是西洋人,说到底,不过是关卓凡的客卿,关卓凡不在了,下头的人,绝不会拿他当关卓凡看待的。

    张勇?

    他是关卓凡最老的班底,在轩军中的人脉,一定是好的。可是,人脉归人脉,他只是副职,越过正职,取而代之,下边儿的人,能服气吗?

    华员不说,洋员们,大约都不会服气吧

    再者说了,老班底又不是只有他一个

    往下,论资格,就轮到福瑞斯特和白齐文了。

    可是,他们俩的情形,和华尔是一样的,华尔不行,他们俩就更不行了。

    伊克桑呢?

    一样的道理,张勇如果不行,他也就不必说了。

    再者说了,哼,他是丽妞儿那边儿的人啊!

    再往下,姜德,资历更浅,还不是关卓凡的老底子

    嗯?姜德?

    慈禧心中一动:他和我的关系比较特别啊。

    *(未完待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