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二十三、成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穿越家长里短 作者:新小说

    二十三、成长

    穿越家长里短 作者:新小说

    二十三、成长

    作者有话要说:</br>后文大约删掉十个章节,以前留言全都已对不上,不要奇怪。<hr  size=1  />  做婴儿的日子很无聊,学说话,学走路,断,吃喝拉撒睡,有欢乐却无记忆,自己的人生却不记得其中的彩,甚是憾事。重活一遍有着完整记忆和一颗童心,这样的神仙生活谁敢说不自在?

    转眼便是章徽十六年秋,叶湲已经过了四岁。三年前祖父因治河与两江总督朱赞打了一场御前官司,朱赞为人气度狭小最喜生事,枉法贪酷,纵吏虐民,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身为外官却与皇子交结亲厚,早为上不喜,正要找借口发落,叶和与朱赞早不和,借机朱赞贪墨河道银子之事参奏朱赞,朱赞也参叶和治河不力,双方狠打了一场官司。最后一任封疆大吏朱赞被夺官下狱,但叶和也因此被夺安徽巡抚、河东河道总督之职务,革兵部侍郎衔,调回京,入值南书房,署礼部侍郎衔。南书房为先帝设学士议政处,现已荒废多年,多为闲职。叶家一时低调许多。

    受了此事的影响,叶永明便称病,这几年未参加吏部选官,一直赋闲在家,携妻儿在叶家乡下别院正谊山庄读书。

    这叶家的正谊堂,是老太爷叶昕在惠帝年间奸宦丁唤把持朝政时避守乡下而创立的书院,他亲讲学问,创学传书,创清流学派,渐闻名天下。后叶昕重新出仕为官,叶家全家搬入城中,叶昕为官越大,正谊堂的名声也越大,慕名而来的人越多,正谊堂的声势也流传全国。叶昕为避忌讳,在晚年遣散诸学子,将正谊山庄的正谊堂关闭,迁入城里叶府后街,只为家学,教习叶家子弟,偶尔接收几个亲戚家子弟。

    叶和回京后,见几个子孙在京里,怕沾染上什么纨绔习,不专心读书,便将几个童学的孩子送到乡下读书,三房永明一家正好代为照管。叶家家学移到乡下,附学的亲戚子弟有跟来的,也有回家读书的。

    郑氏舍不得娘家两个侄子,便想带着他们到乡下读书,邓氏想着叶家的学问,哪里有不同意的?自此,叶湲便经常能与郑峦见面,心中惬意自不必说。而沈侨便回了沈府,叶湲倒是见的少了。

    叶湲自从会走路说话后,便爱四处走走,把正谊山庄前前后后逛了个遍,春日看花,夏日观荷,秋收果子冬卧雪,孩童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闲时坐卧,与小丫头嬉戏唠嗑玩耍无所不至。

    叶湲身边,郑氏派给她的两个小丫鬟,小荷叶话多,庄子里的家长里短,庄子外的**毛蒜皮小事她都能探听得来,每日家在叶湲面前八卦不止,郑氏见叶湲话不多,也乐得有个爱说话的引导着她,也不约束小荷叶;小莲叶心灵手巧,说话做事也稳妥一些,不过也不是个省事的。吴嬷嬷因为是外来的,一直不大得郑氏看重,那些大丫头们每每也欺负她,倒是周妈是家里老人,没人敢惹,常护着吴妈。丫鬟和妈之间,有些小矛盾,在外面大体不错,对自己没甚异心,叶湲也乐得不管。

    每日家,叶湲最喜欢听的便是小荷叶有关郑峦的八卦,什么他对哪个丫头笑了几笑,哪个丫头看他脸上漂亮的酒窝摔了一跤,谁送了他个扇套,谁给他绣了个荷包他没要,家来的路上跟谁说了几句话,他赏给哪个丫鬟点心,此等种种。每叶湲听着这些小事,都乐不可支,小小年纪的郑峦已生得风姿过人,格又温柔,对任何人都温暖如阳光般,即使最俗的婆子他都细声细气地说话,很得下人欢心。有这种八卦,叶湲一点不快都没有,总有那种自家人得了别人喜欢,自己脸上也光彩的感觉。

    一起过了几年,叶湲与郑峦的感情越发好了,只那种熟悉陌生人的感觉总让人恍若隔世,不知道是否在梦中。前世今生的错综复杂,经常让叶湲从梦中惊醒,她一直有个感觉,沈嘉骏就在她身边,从未远离。可是面对郑峦那张与沈嘉骏一模一样的脸,那清澈的眼,温柔的笑,漂亮的小酒窝,终究是形似而神散。渐渐,叶湲只能把前世今生的复杂情感深埋心底,再也不肯多想沈嘉骏那个人,那份情,只当现在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是一个新开始。

    偶尔,叶湲也会跟着郑峰偷溜出山庄,到附近的山间田野疯癫一回,那种脚踏实地,呼吸着新鲜空气的快意,让她更渐忘怀前世的种种。

    幼童的日子,不用读书,不用做针线,不用讲究那许多的规矩,不过是吃喝玩乐,几年的米虫生活,如此无事忙,叶湲越发的心宽体胖。

    这年中秋,叶永明一家回城里过节。叶湲回家,众人又是一顿好夸她又胖了。叶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好听是珠圆玉润,不好听是圆球,笑起来眼睛都眯上了。叶湲叹气,这一世命也太好了,长这么胖以后怎么嫁人啊?

    是夜,院子各处挂了羊角大灯,恩荫堂月台上,焚斗香秉风烛,陈献各色瓜饼果品,叶和盥手上香拜毕,一家子都跟着拜过,便在在园子里水边摆了圆桌,用围屏隔成两间,男女分开坐下,摆了猪羊等食物,吃喝了一回,叶和便带着儿子们出去和相公们喝酒作乐。

    郑夫人吩咐撤了宴席,抹桌换杯具新上了瓜果、各色小果子、月饼、酒等,边吃喝边赏月,又有各人敬酒说笑话不等,十分热闹。

    太太见叶湲生得圆润,脸色又十分红艳健康,说起话来软软糯糯,便十分的喜欢,叫她坐在身边,搂着她叫巧瑞剥了新鲜荔枝给叶湲吃。叶湲便乖巧地装小孩子,甜甜地笑,甜甜地赞叹府里的东西好吃,太太听了更是欢喜。

    二姑娘叶洁便有些别扭,拉了大姑娘叶涵低声道:“看她那胖样儿,吃那么多,不怕撑死!”叶涵淡淡一笑,月色也似黯淡了些,她指了天上月亮道:“二妹妹有空看三妹妹的脸,还不如赏月呢,这中秋的圆月真是美呢!”

    叶洁仰头看暗沉夜空间一轮明月,皎皎光华不似人间之境,扭头又看了一眼叶湲那张圆鼓鼓的脸,便灿灿一笑,指了月亮大声说道:“看,三妹妹的脸!”

    众人哄地都笑了,太太搂着叶湲捏了捏她胖乎乎的脸,笑道:“洁丫头这张嘴,可真了不得,谁都敢说嘴了。快到我桌边来,多吃些果子,也生的你妹妹这样一幅圆月脸,我可是欢喜呢。”

    五姑娘叶沅最是个爱闹腾的丫头,拍手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扑在情姨娘的怀里直呼揉肚子,四姑娘腼腆,只低了头抿着嘴儿轻笑。大和二也都含笑,众丫头婆子也都捂嘴偷笑着。叶湲气得两个腮帮子都鼓成球了,只郑氏微微皱了下眉头,叶湲便垂下眼推开巧瑞不吃荔枝了。

    新娶的大嫂子姚氏,新媳妇腼腆,抿着唇不肯大笑,亲自切了块蟹黄馅的月饼递给太太道:“老祖宗尝尝我做的这饼味道如何?”太太颔首,尝了口姚氏亲手做的月饼,笑道:“清哥媳妇的手艺真不错,给你婆婆和婶婶都敬一块儿,姑娘们自己动手吧!”各人便从刚才的笑料中脱出来,尝了月饼,各自赞叹几声。叶湲也松口气,感激地看了眼大嫂子,姚氏回以淡淡一笑。

    叶湲再一次为体重问题忧虑,再次在心里腹谤了美人乔全身上下!她看了一眼坐过来蹭在太太怀里撒娇的叶洁,眯起眼睛笑了笑,叶洁倒被她笑得不知所措。

    太太又叫了一个媳妇在屏风后击鼓传花,花到谁手里,谁便吃酒说笑话。叶洁从太太怀里钻出来,不依道:“祖母,我才刚已经说笑话了呢。”

    众人一想,刚消下来的笑又响了起来,叶湲不紧不慢拈了颗荔枝道:“都说二姐姐有捷才,果真不假,说我的脸像月亮还真形象呢,那我的身子也胖,该像什么好呢?”

    叶洁见叶湲如此凑趣,手上恰又拿了颗荔枝,便脱口说道:“身子可不就像颗圆滚滚的荔枝?”

    众人见俩小人斗嘴,更笑起来,不想二脸色已不好起来,几个有眼色的便已知道缘由,赶紧收了笑,催促着击鼓传花。叶洁先时还得意,半响才回过神来,抬眼看了眼母亲,脸色涨红,低下了头。原来二生了叶洁后,身子便有些发福,只她脸小,乍一看时是个清丽端正的妇人,细看身子却有些圆鼓了,故一向忌讳别人说胖啊圆啊鼓之类的,叶洁自然知道母亲忌讳,但一忘形张狂了,倒惹了母亲脸上不好看,席间就不敢再拿叶湲的胖说事了。只那背了人,见了叶湲仍要讥讽一回。

    一时间大人都忙着吃酒说笑,叶湲净手毕,便顺着池边石板路行去,听着那边笛声呜咽渐起,似有魔音,时而高昂如急雨时而呜咽如秋风扫叶,煞是好音,迎着天上一轮皎月,不得不叫人情思旖旎。“每逢佳节倍思亲”,到这个世界四个中秋了,亲已不是当年的亲,人亦非旧人,叶湲伤感起来。

    “三妹妹怎么一个人躲这里赏月来了?”

    清雅的声音惊了叶湲,回头却是叶涵端了两盏茶过来,递给叶湲一杯,“今年新进贡的菊花茶,才你吃了许多荔枝,易上火,这个喝了清热败火最好。”

    叶湲感激地道:“多谢大姐姐费心了。”

    叶涵已九岁,自是仪态端方,明艳无双,月色下一双明目如珠玉熠熠生辉,叶湲看着都觉得生动无比,叶涵问道:“看妹妹似有感怀之色,可是为三妹妹的冒失之语生气了?”

    叶湲摇头,说道:“不曾伤感,不过看祖母这几日面上总有不虞之色,故担忧她是不是身体不适罢了。”

    叶涵目光跳了下,不想三妹妹还不到五岁,就有这份心思,她很快收回心神,望着水中清幽圆月,说道:“祖母怕是担忧定国府的太夫人呢,说是病症越发重了。”

    定国府?那不是沈侨的家?叶湲也曾见过郑太夫人,是个慈善的老太太,可惜身子骨实在太差,说不了两句话便要喘一会儿。沈侨很孝敬祖母,祖母病重,怕是他又要衣不解带地陪着了吧?近年偶尔回家碰见,沈侨都要捏一捏叶湲的胖脸,故叶湲总躲着他,也有许久不见了,他的恶作剧好奇心不知道减轻了没有。

    想起沈侨,叶湲就打了个喷嚏,收回心思道:“夜这样深了,好冷,大姐姐我们回去吧!也好劝祖母早些回去歇息,这露重别着凉了。”

    说时,树影下走来两个小丫头,正是小莲叶和叶涵的丫鬟落棋捧了风帽和大氅,说道:“姑娘快回去吧,太太们都回去了。”

    叶湲奇道:“才刚还听着笛声,怎么这么快就散了?”

    小莲叶道:“说是沈府来人了。”

    这么晚,定侯府来人?落棋一直在府里的,事情知道的多,便说:“怕是太夫人不好了。”

    果然,带叶湲回去,便听郑氏和叶永明说话,一听便知,郑太夫人殁了。

    二十三、成长在线阅读

    二十三、成长

    二十三、成长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