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三十四、离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穿越家长里短 作者:新小说

    三十四、离京

    穿越家长里短 作者:新小说

    三十四、离京

    到晚间叶湲一家人又回到了叶府,沈侨进了城便与郑氏等告别,郑氏吩咐了常理亲自去送,看着他骑马离去,才吩咐叶家马车向叶府而回。进二门外下车,一行婆子媳妇来迎接,口里称呼着“三太太”,郑氏诧异,老太太屋里的李嫂子笑道:“大有喜了,家里有了下一代,老太太吩咐都改了称呼呢!”郑氏微笑点头,按理姚氏进门就该改了的,只一直拖到了今日罢了。

    郑氏带了叶湲去给老太太请安,叶永明带了叶洛去见老太爷。各家相见,自然有一番欢喜说辞,老太太正高兴,拉着姚氏说些孕后保养的事,姚氏羞红着脸低眉顺眼,难掩面上的欢喜之情。叶湲喜欢姚氏的温和,猴着她也说了句恭喜,姚氏笑着谢了。叶湲见了祖母伯母等,又与姐妹们相见,叶涵忧心地问了几句叶湲生病的事。叶洁却对叶湲温和许多,说了句瘦了,便不再理会她,倒叫叶湲松了口气。

    随后,叶永明跟太爷有一番细谈,太爷和老太太都默许了叶永明带家眷就任,随任的事便是定了下来。

    因到年关,叶洛和叶湲都无甚功课,便埋头整理大同资料。叶洛从祖父书房找了张“大景全地图“,叶湲瞧那地图,城市县镇、山川湖泊、官道航道、国省界限,城镇山河湖泊间都用各色线标注了,图有底还有各色标注,图纸比例等,很是齐全的一副地图,叶湲细瞧了,北方那用重条红线标注的应该就是北方边界。大同镇临近与北方鞑靼边界,镇上还画了三角形的一个标注,叶湲瞧标注,那是边关军事重镇的标注。大同在宣府镇和太原之间,北边有城墙似的标线,应就是边关外墙了,内也有道长城,内边与外墙环接,将大同、宣府圈在其中,从京城去大同,便要过内边的平型关。

    叶湲不禁为父亲担忧,这大同镇是九边重镇,驻有数十万屯兵,上有总兵、知府,这些封疆大吏手上都有数十万兵力,财大气,父亲这个小小的知县,怕是难做。虽说边关多年无大的战事,但鞑靼小的犯边不断,怕也是不得安宁,真不知道父亲守了几年,怎么会挑了这么个缺!难不成祖父想叫父亲弃文从武?

    且不说叶湲的担心,只说兄妹两人拿了地图,又找来许多的路志、游记、手记等翻看,为即将的出行定起行程来。哪里有驿站安歇,哪里要急赶路,哪里可以慢行,何处景致好,哪里有什么特产,两人说着兴致大起,满满写了几大张的路引,又推敲了许多细节,才相约到母亲房里。

    郑氏因要准备即将的远行,大太太沈氏便没叫她帮衬着备过年的事宜,只和二太太王氏商议,郑氏便一心挑选跟随的下人,备一家人的衣物,需带的东西等。这日她正拿着笔和寄蓝算路程,苦恼着自己杂事多,没多瞧几本游记,不然倒可以更妥当的安排路程,不叫一家人有错过宿头或走散了等事。见叶湲兄妹进来,郑氏便放了纸笔,叫寄蓝将纸笔都收了,搂了叶湲兄妹坐到炕上说话。

    叶湲见母亲虽有疲色,但气色不错,便知道她虽心远行的事,心中却是欢喜的。叶湲在母亲怀里揉了一回,问道:“娘可是在安排去大同的路程?”

    郑氏点头,“什么都瞒不过你个小鬼灵,怎么你们倒是替我安排好了?”

    叶湲与叶洛对视一笑,叶洛便从袖中拿出自己和妹妹捣鼓了几天的杰作,递给郑氏,说道:“娘瞧瞧,这个可行?”

    郑氏一瞧,是儿子已笔锋纯熟的字,满满几大张纸都是行程路引,将半个月的路程安排的很是妥当,只不过看景买特产的地方稍多了,郑氏拿笔将划掉几处,笑道:“很是妥当,只不过我们是陪父亲外任,不是游山玩水,这几处绕道看风景买特产的还是罢了。”

    叶湲小脸一红,这可都是她的私心,硬叫哥哥添上的,叶洛见妹妹失望,忙说:“也没多耽搁几天,我们就多走几天又不会如何,想来爹爹也不会反对的吧?”

    郑氏便说:“这怕是你妹妹的心思吧?你倒是会替她想,但你也不想想,你父亲刚委了官,还没到任,就四处闲逛,回头叫人参一本渎职,如何是好?”

    叶洛听明白了,说道:“是儿子疏忽了,就听母亲的,这些玩的吃的,以后有机会再去也罢了。”说着眼睛却望着叶湲,叶湲知道哥哥是替她想,忙说:“对对,都是我们贪玩了,总要叫父亲做个好官,不能为我们坏了名声。”

    郑氏便收了兄妹两人的路引,夜间拿给叶永明看,叶永明边看边点头,说道:“洛哥儿有心了,这份路引虽不是十分妥当,却也能用,他能有这份心,会查这许多资料,写出这样有条理的东西来,倒没白读几年书,脑子也还算灵活。”

    郑氏笑道:“难得你夸洛哥儿一回,他若知道定不知高兴成什么样子呢!不过,依我看,这次的功劳怕不是儿子一个的,我们家闺女怕是出头的。”郑氏想起日间叶洛事事以妹妹为先的表现,将心中猜测说出来,“那丫头,年纪不大,不知哪里来的鬼灵,要是个小子,怕是洛哥儿不及。”

    叶永明最疼爱女儿,听郑氏说叶湲好,自然是点头,“那自然,我们家姐儿可是最聪明的,才会说话我教一遍千字文,她都会背了,家里这些兄弟姐妹,还没一个有这样能耐呢!”

    郑氏见夫君一副我家闺女天下第一的表情,笑容更深,“得得,别夸了,亏是家里,别人听见不知怎么笑话呢!”

    叶永明却是举贤不避亲,正色道:“别人听见又如何?我家闺女就是聪明!”郑氏忙道:“是是,最聪明的。”

    叶永明有了谈,却不肯就此罢题,又说道:“说起聪明,家里并亲戚家的这些孩子,怕都比不过侨哥儿。只那孩子太贪玩,先生每说起都摇头叹息,说怕是聪明误了。侨哥儿的记、悟、能力、进益速度都没说的,若能发奋,将来定有大出息,只一条子散漫,什么都不放心上,白浪费了那份聪颖劲儿。听说这两年在家学读书,越发不成体统,上课打瞌睡,逃学,成日就跟武术师傅家里的护院混一处,还到街市到处玩耍,越发不读书了。侯爷恨得咬牙,每要教训他,却总有太夫人护着,总不能管,如今太夫人去了,怕是侯爷严束了他,将来或许能成大才呢!”

    郑氏听叶永明赞起沈侨,也点头称是,沈侨的聪慧是有目共睹的,只不大理人,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却总似隔着一层,说起可亲还是自家侄儿郑峦更好。郑氏想起一事,说道:“说起侨哥儿,我倒想起一事,他平日不大理人,却与我们家湲姐儿投缘,在一处还能笑着说话,也算是件幸事。但不知怎么我总觉得哪里不妥,他似乎对峦哥儿很有成见,莫不是因为我们家姐儿与表哥要好?”

    叶永明忙摇头道:“夫人想哪里去了?这么小孩子,一处玩闹,哪日好了哪日恼了,不都是常事?我看侨哥儿与峦哥儿一处说话做事,都平常的很,看不出什么不妥,夫人哪里就火眼金睛看出火花了?真是有女多愁,才多大点儿,你就想这些她交朋友的事!”

    郑氏也觉自己想多了,便一笑收住话题,夫妻二人又说了几句家务等话,歇息不提。

    时光如梭,且说这年很快到来,叶湲一家在家里过了年,拜会亲戚,各处走礼吃酒交际不提。又有专程请郑氏和叶湲的,是为她们践行,送程仪的,话别的,各色不表。

    待过了年,二月初五,,叶永明一家便打包行李启程上任而去。郑氏便带了常理、五福一家,许庆夫妇,叶洛的小厮青山,叶湲的丫鬟小荷叶和小莲叶,郑氏的陪房周妈夫妇,大丫鬟碧凡和寄蓝,还有青霞和丫鬟南儿,再有行李物件,一行人装了十几辆大车。另有叶永明所用幕友、亲随人等不提。

    临走时,老太太又问了遍人手,觉得不够,又指了左青夫妇跟着去,那左青家的便是以前老太太房里的巧瑞,叶湲自小与她也是极熟的,郑氏知道巧瑞为人公正,并不是那起刁滑之人,便安心收下了。老太太又见叶洛没丫头,便给了自己房中一个柳儿的跟着伺候叶洛。叶湲瞧见自家老哥皱巴的脸,不由偷笑,柳儿那丫头虽才十岁,可已是个美人坯子,怕老太太的心思不是丫鬟那么简单!叶洛瞧见妹妹的笑脸,脸腾地憋红了,恨不能将柳儿赶得远远的,总不叫出现在自己面前。

    叶永明本不愿带着青霞的,奈何老太太只是不肯,他也只有带着,心中眼底都只当没这个人,就连车子都安排在最后,无事不叫她出现在自家面前。青霞满腹委屈,白担了虚名,在府中几日还为老太太房中几个大丫鬟嫉恨,羡慕她的好福气,到了最和蔼的三屋里。青霞是有苦说不出,这次出行,她以前的丫鬟小秀并不在随行中,她行动处都有南儿看着,什么也做不了,也只是一日日的挨罢了。

    且说诸事皆妥,老太太等女眷在二门送了叶永明一家,便眼望着他们出了大门才回去,大老爷叶永正也二老爷叶永直亲自送到城门外,又是话别一番,再说一遍要勤来往书信等话。叶湲和叶洛坐在车里,都有些兴奋,这还是第一次出远门呢!

    叶洛却有些坐立不安,叶湲问道:“哥哥可是等你的朋友送行?”

    叶洛眼巴巴地看着城门,说道:“沈侨说好了临行前给我荐个武举师傅的,我也跟爹娘说好了,若是妥当便叫随我们去大同。可那家伙怎么现在还不来?”

    原来是沈侨,叶湲还是拜年时见过他一回,还是那副生人勿近的模样,不大搭理人,你问三句他回一句,叶湲不知怎的,他越是不理她,她越觉得他可亲,心里跟他更是亲近。沈侨对叶湲也还耐着子,常敷衍几句,但对狂热的叶洁却是躲避不及,几次叶湲都看见沈侨偷偷擦被叶洁碰过的手背,叶湲暗笑,原来他不是不爱理人,而是有洁癖,自此便与他远着些,尽量不触碰他。沈侨对叶湲倒没多大排斥,偶尔还会揉几把叶湲的头发,将叶湲的发辫都弄乱,然后施施然地走了,叶湲很是无语,无法理解这孩子的逻辑。沈侨除了跟叶湲比较亲近,与叶涵关系倒也不错,能静静地坐很久看叶涵穿花玩,听说他还跟叶涵一处钓过鱼,叶湲想果然美人就是惹眼,就连小男生也懂得欣赏美人。

    正想着,叶洛已兴奋地跳下车了,远远一骑飞奔而来,黑马上的小人已能看清楚,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一个武人模样的大胡子。

    沈侨一行停到车队前,沈侨跳下马,怪冷的天的却跑了一头汗,他胡乱擦了把汗对叶洛说:“还好赶到了,不然你走了也要记挂我失信。”

    叶洛见他满头大汗的样子,便说:“慢些儿,我信你为人,若赶不及你定会将师傅荐到大同去。”沈侨抿唇一笑,捶了下叶洛的肩膀,表达了互相信任的意思。

    沈侨见过叶永明等,介绍了身后的大胡子,说是侯府护院院头白师傅的师弟,名周信,人称周大胡子,曾参军当过总旗主,后因脚受伤而回京,被别人顶袭了军职,自己赋闲在家。此次随着叶永明一家外人,一是应侯府六爷所求充当叶洛的武教头,另一是要回大同寻亲。

    叶永明和周信见过。叶永明见周信为人爽朗,身板腰正,眼神憨直,便知道是个直汉子,既袭过军职又卸职了,怕也是因为情耿直,这种人一般都没坏心,当个教头师傅最好不过,叶永明心里便对周大胡子认可了几分。周大胡子见叶永明温和有礼,不是那等有权势傲慢之人,也很是满意这份差事。

    这厢说定了周大胡子和叶永明一家一道走的事,沈侨便去见过郑氏,再来见叶湲。叶湲笑意盈盈看向沈侨,沈侨往过来,神色颇为复杂,眉头微蹙,似有许多话说,最终不过化作几句离别之语,叶湲也笑着回了几句,待沈侨离开,叶湲望着他的背影,皱起了鼻子,似乎有些酸。

    车队终于在车夫的吆喝中起行,京城的高大围墙渐消失在身后,背着霞光,叶湲一家人渐行渐远。

    本卷完。

    三十四、离京在线阅读

    三十四、离京

    三十四、离京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