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太平春 作者:山石先生

    分卷阅读21

    后,甚是烦躁,只因这时很多戏曲理论的东西都还没有出现,让他这个有研究却不通戏曲音韵学理论的人来弥补这一段历史空档,很是艰难与困苦。

    一次次的被诘问,又苦于无法真正写成引经据典学术性的东西打祝枝山的脸,恼羞成怒的徐秀之后直接以后世练就的一手毛体狂草外加大白话回信,还夹杂着方音土语的不雅文字,例如“册那”之类……全当发泄。

    徐秀发愁想道:完蛋,这玩意儿刊印成册发行,我在这文人圈子是混不下去了,祝枝山,算你狠。

    犹如赴刑场的壮烈打开这一本小册子翻看几页后才长舒了一口气,祝枝山人工翻译,把白话都翻成了雅言,不由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真是危险。

    看来莫名其妙有一个把柄落在祝枝山手上了,不行,回去就要写一封言辞诚恳的信给他,最好能撕了。

    看了看封面,《峻嶒先生论曲》,不由咧嘴笑了笑。

    “我竟然也成了先生。”徐秀开心道。

    只因祝枝山和唐寅一是在看了他那一手毛体狂草才觉得此人在书法一道另辟蹊径,将来也足以成一家。二也确实是在散曲一道徐秀的见解很有道理,古人尊敬知识的态度足以为后人之楷模。

    徐秀却不知他那些不雅白话的狂草书信,让后世人无不目瞪口呆,惊呼这不是真的,这不科学,一年份膝盖给徐大人奉上,并列为一级文物中仅有的不许出境的文物。

    或许是不想丢脸丢到海外去才禁的吧。

    ☆、第十六章 结社

    时至年关,北地飘雪,风霜愈烈。

    屋外寒风阵阵吹的行人只能紧缩着双手,快速赶路。而此时的徐秀却被拥进了一个温暖的怀中,感到了微妙的温暖。

    陆深笑着松开了他道:“学弟长大成人了。”

    徐秀别扭的低着头做掩饰道:“陆兄的风采也是依旧。”

    只因长这么大还没在有清晰思维能力的情况下被陌生人抱过的徐秀很无耻的脸红了。

    陆深道:“晚上在南国坊与学弟接风。”

    “不妨事的。”徐秀推脱道。

    陆深推开窗户,指了指外面,认真道:“学弟,北地万里银装,带砺山河,你就没酒性发狂,诗性发作吗?”

    徐秀想了想才道:“如此有劳陆兄了。”

    两年不见,陆深蓄起了淡淡的胡须,人成熟了很多,徐秀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他更显风采,拒绝的心思也就淡了。

    陆深眨了眨眼睛道:“如此甚好,我等多年未聚,今日必要不醉不休。”

    “……”

    怎么陆深也看起来也有点不太对劲的样子,徐秀有点纳闷的想到。

    …………

    南国坊,主要是招待进京赶考的学子所开设的酒家,装饰的清新雅致,走进来后一阵古琴余音,很是别致,也不由放下心来,环境不嘈杂,聚聚也就是了。

    在登科堂内两张长桌并行,陆深、陶骥、徐辉、徐秀、包括运河上结识的除杨慎外董玘、魏校、方献科、邵廷瑷、顾应祥也都前来相聚。

    “久仰久仰。”

    在一阵寒暄过后,众人算是见过了礼。

    董玘坐下后就不安定,闻了闻桌上的酒叫道:“这可是山西淌出来的汾水,名叫竹叶青,有名的名酒呢。”

    陶骥冲他笑道:“文玉弟弟真是懂行的呢。要不我俩先喝一杯?”用他那小手勾了勾。

    “呃,稍后小弟自当敬酒。”说完后也不见了动静安坐在椅子上,微微打了个颤。

    引得众人一阵浅笑。

    顾应祥摸了摸桌上的棋子道:“云南扁,好棋。”

    陆深道:“久闻惟贤兄算学与棋道甚有研究,如此一看,当真名不虚传。”

    顾应祥客气的摇了摇手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子渊兄铁画银钩,小弟才是神往已久。”

    “哪有哪有,同吴中大家相比,差之甚远矣。”

    徐秀嘴角微微一抽,合着你们就是来客套的?

    道:“惟贤兄的算学自当是厉害的,在下佩服不已,子渊兄的书法徐秀也是神往已久,二位又何必客套。”

    方献科磨蹭了下双手道:“屋内很暖和,可在下还是觉得冷,初来北地真是不习惯呐。”

    徐秀没听清楚,顺口就道:“叔贤兄也说勿需客套。”

    “咳咳咳,恐怕叔贤兄并不是这个意思。”离着广东不远的福州人邵廷瑷憋笑道。

    “峻嶒……”方献科作势就要掐他。

    徐秀连忙赔礼道:“哈,小弟的不是,叔贤兄息怒。”

    “呵呵。”

    看到徐辉吹茶盏也不忘嘲笑自己,徐秀一脸纠结,真的是听不明白。

    这时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举子走了进来,一脸尴尬的拱手道:“抱歉抱歉,在下来晚了,诸位息怒。”

    声音洪亮清澈。

    徐秀看向陆深问道:“这位是?”

    年轻举子连忙拱手道:“在下严嵩严维中,江西分宜人。”

    “噗……”徐秀未曾咽下的一口茶就这么喷了出去,连忙尴尬道:“呛着了呛着了,对不住。久仰严兄大名。”

    又是一阵介绍寒暄。

    陆深道:“人到齐了,可以开席了。”

    杯盏交错,品酒下棋,谈狐说怪,论时势,谈先贤之间,徐秀只要逮着机会就会偷偷打量这位严嵩,毕竟明代最牛的奸臣就坐在自己的斜对面,怎能不起好奇心。

    不由一阵纳闷:这么一个眉清目秀,身着也是很朴素的人,很难联想到那位大权奸呢。

    严嵩似乎察觉到他一直以来的偷窥,摸了摸鼻子笑道:“峻嶒兄,在下的脸上是有什么东西吗?”

    “没有没有……我只是觉得严兄好相貌而已。”被抓了个现行的徐秀找不到什么托辞,只好如此讲道。

    严嵩摸了摸自己的脸佯装愁眉苦脸的道:“在下已经成婚了。也并不好那个呢。”

    “哈哈哈哈”所有人都不客气的笑了,数陶骥最贱,徐辉最淡。

    “砰”

    徐秀脑门狠狠的磕在了桌子上,一点儿都不想抬头,一点都不想。

    ……

    在被陶骥连续灌了五杯酒之后,比徐秀还小那么几个月的董玘瞬间就高了,也恢复了那个说话不喘气,一大串话语连绵不断的董文玉了。

    一只腿就这么翘上了桌子,红着眼睛道:“我们从相隔数百里,甚至数千里的地方相聚在这边,这么的意气相投,除了明耀兄又都是今科应试的举子,不如结一个文社,相互勉励,相互激励,将来也好有个照应。诸位怎么看。”

    明代文人结社之风盛行,由此一提并非不合适。

    陶骥把他那条腿扒拉到了地上道:“真是个好主意呢。”

    徐秀心中一惊,自己比严嵩小了九岁,只要注意点,活到他倒台都不

    分卷阅读2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